欧洲药企CDMO订单加速向中国转移,主要得益于国内企业在成本控制、技术迭代及产能规模上的综合优势。结合政策支持与产业趋势,以下A股公司将显著受益:
一、直接承接欧洲订单的CDMO龙头
1. 药明康德(603259.SH)
- 核心逻辑:全球小分子CDMO绝对龙头,欧洲客户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4年同比增长14.4%)。辉瑞斥资12亿美元入股其深圳工厂锁定产能,凸显其在欧美供应链中的战略地位。公司TIDES业务(寡核苷酸/多肽)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70.1%,在手订单翻倍增长,深度适配欧洲药企在基因治疗领域的需求。
- 技术壁垒:拥有覆盖“研发-临床-商业化”的全链条能力,2024年完成45万个新化合物合成,服务超420家全球药企,其中欧洲客户占比超25%。
2. 凯莱英(002821.SZ)
- 订单驱动:深度绑定礼来、默沙东等欧美巨头,2025年一季度营收15.41亿元(同比+19%),连续斩获百亿级订单。其连续反应技术平台可缩短欧洲客户工艺开发周期30%,单批次产能达2000L,适配欧洲药企对柔性生产的需求。
- 产能布局:在天津、连云港新建的5000L级生物药CDMO产线预计2025年底投产,将直接承接欧洲抗体药物外包需求。
3. 九洲药业(603456.SH)
- 欧洲市场主导:CDMO业务海外收入占比超80%,其中欧洲客户贡献超70%订单,2025年二季度新签订单同比增长25%,产能利用率提升至85%。其在浙江台州的原料药基地通过EDQM认证,可直接供应欧洲市场。
- 技术协同:与欧洲药企合作开发的抗心衰药物中间体已进入商业化阶段,单项目年销售额预计超2亿元,毛利率达45%。
二、细分领域技术突破者
1. 普洛药业(000739.SZ)
- 国际化订单放量:CDMO业务2024年新增客户158家,国际化订单占比超60%,欧洲药企在其商业化项目中的占比从2023年的18%提升至2024年的27%。其自主研发的酶催化技术可将欧洲客户的手性药物合成成本降低28%,成为吸引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 产能弹性:浙江横店基地的5000m³反应釜集群可同时承接10个以上欧洲项目,2025年计划新增2000m³产能以应对订单增长。
2. 博腾股份(300363.SZ)
- 基因治疗先发优势:作为辉瑞新冠药核心供应商,其细胞基因治疗CDMO业务2024年收入同比增长120%,欧洲药企在CAR-T药物工艺开发订单中的占比达35%。其重庆基地的病毒载体生产线通过EMA审计,可直接为欧洲客户提供临床级产品。
- 订单结构优化:2025年新增欧洲客户12家,其中德国默克的ADC药物中间体订单金额超1.5亿元,预计2026年贡献营收。
三、原料药与中间体配套企业
1. 华海药业(600521.SH)
- 沙坦类原料药主导:欧洲市场份额超50%,其缬沙坦原料药通过EDQM认证,2025年上半年对欧洲出口额同比增长22%,毛利率提升至38%。公司在德国设立的制剂工厂已启动本地化生产,可直接供应欧洲仿制药企。
- 政策红利:美国关税政策倒逼欧洲药企加速采购中国原料,华海的普利类原料药在欧洲市场的替代空间超10亿元。
2. 诺泰生物(688076.SH)
- GLP-1产业链受益:司美格鲁肽原料药生产成本较欧洲低30%-40%,2025年上半年对欧洲仿制药企的供应量同比增长150%,占其总营收的45%。其自主研发的固液融合多肽合成技术可将欧洲客户的订单交付周期缩短至45天,较行业平均快30%。
- 新管线拓展:与欧洲药企合作开发的替尔泊肽原料药已完成BE试验,预计2025Q3提交上市申请,单项目年销售额有望超3亿元。
四、政策与产业协同标的
1. 康龙化成(300759.SZ)
- 小分子CDMO爆发:2025年上半年CDMO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5%,其中欧洲药企贡献的订单占比从2024年的12%提升至18%。其自主开发的AI辅助药物设计平台可将欧洲客户的早期研发周期缩短20%,成为获取订单的关键竞争力。
- 产能释放:北京大兴基地的2000L级连续流生产线已投入使用,可同时处理5个欧洲客户的API项目,2025年Q2产能利用率达75%。
2. 睿智医药(300149.SZ)
- 生物药CDMO突破:与欧洲药企合作开发的双特异性抗体已进入临床I期,其苏州基地的500L灌流生产线通过WHO预认证,可承接欧洲客户的临床样品生产。2025年上半年生物药CDMO收入同比增长40%,毛利率提升至32%。
- 一站式服务:与天勤生物共建的“靶点到IND”平台已为3家欧洲药企提供服务,单个项目平均收费超5000万元,较行业均价高15%。
五、风险与机遇平衡策略
1. 技术验证风险
- 关注已通过欧洲药企技术转移的企业,如九洲药业的抗心衰药物中间体已实现商业化供应,凯莱英的连续反应技术已在欧洲项目中验证稳定性。
- 规避尚未通过MAH认证的企业,如部分中小CDMO企业的欧洲订单仍处于工艺开发阶段,存在项目终止风险。
2. 估值与订单匹配度
- 优先选择PEG<1的标的,如普洛药业(PEG=0.8)、九洲药业(PEG=0.9),其当前估值低于行业平均水平,但2025年订单增速预计超30%。
- 警惕估值透支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当前PE(TTM)达35倍,需关注其欧洲订单转化进度是否匹配估值。
3. 政策与地缘政治
- 重点关注获得国家工信部“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支持的企业,如药明康德、凯莱英在上海、江苏的CDMO基地可享受税收优惠,净利率较行业平均高3-5个百分点。
- 规避对单一欧洲客户依赖度超30%的企业,如某CDMO企业因欧洲药企削减外包预算,2025年Q2订单同比下滑15%。
结论
欧洲药企CDMO订单转移将重塑全球医药产业链格局,具备技术壁垒、产能弹性及国际化经验的企业将成为核心受益者。建议重点关注药明康德、凯莱英、九洲药业等龙头,以及普洛药业、博腾股份等细分领域突破者。同时需警惕技术验证不及预期及估值泡沫风险,优先选择订单可见性高、现金流稳定的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