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药行情观察及301277新天地观察17

用户头像
爱个人不容易
 · 湖北  

到底是我错了,还是市场又错了?想来想去,还是从记录心路的出发点,写下这些。

这个市场缺乏效率,这是市场的悲哀,却又是用心的投资者的机会。每天,这个市场都有非常多的炒作,相当多都非理性,而理性的判断也往往得不到结果的证实,起码是长时间的漠视,算是一种“常态”,也因此,众多投资者都愿意相信“庄家”,而不是价值。也因此,这个市场上能够发现价值并发掘价值的强大投资者,在盆满钵满之际,也应该有一份对市场纠偏的功劳,一份为市场提升效率“匡扶正义”的自豪!当正义越来越多,这个市场的环境才会越来越好,每一方的生存环境才会越来越良性,由之,资本市场对实体经济的影响才越来越多良性和正面。

回到新天地。以下是我写的:全面认识新天地的长期价值

首先,是创新药的中国崛起,这个以点带面的过程还会持续很长时间。新天地从没有说过不做创新药,这份保守更多的是对创新药投入和风险的认识,秉持一贯的稳健作风,利用上下游优势寻找切合自己的机会,先当好黄金矿的卖铲人,是明智选择。

其次,是仿制药的长周期机会。国产替代政策和欧美大型药企10年内的专利保护过期,给国产仿制药带来了长期机遇。医保政策让更多国民享受到买药的便利,买到更好的国产药需要一大批国产药企业在仿制药上大力发展,替代进口还要扩大出口,这一片天地无限广阔。新天地研发储备多种原料药深耕于此,研发中心也即将竣工,厚积薄发可期。

再次,美国医药政策的重大变化,尤其是要求药企一年半以后全产业链国产化以及大幅降低药价都会产生深远的全球性影响,这只是中美医药产业竞争的一个侧面。据分析,在美国,药企全产业链建成大型生产设施约需4年,在此期间为规避高税收,药企只能选择提前进口更多备货,未来许多利润微薄的常用药是否还会坚持当地生产存在很大不确定。这些常用药市场正是新天地这样的药企的正面战场。新天地占据全球阿莫西林原料药1/3份额,在建的产线更新将提升产能一倍并更具多品种智能调节能力,预计年内完工。背靠河南农业大省原材料优势以及国内上下游化工产业技术人才产能优势,有望在这场竞争中做大做强。

以上长中短期机遇,对这样一个上市以来稳健经营的药企,都是加分因素。在成为现实之前,理性的资金可以不为所动,但是离后知后觉也就一线之隔。至于不少人担心的大股东解禁,本人一来不认为解禁就等于减持,二来也不认为现价是大股东合适的减持价位。该股上市以来分红优厚,发展前途广阔,实际控制人经营有方,等待价值继续大幅增值才是更好的选择。(完)

本周最新消息,美政府致函17家药企,限9月29日前降价,要求美国药厂直接以“全部发达国家”最低药价提供全部药品,否则将动用“一切手段”。

从以上分析和最新消息面综合来看,没谱既要药价大幅降低有利于普通患者,又想实现药品国产重新伟大的一通操作,最终换来的很可能是极大的刺激和帮助中国药企占领市场和增加盈利。试想,如果你是一家美国药企的大股东,在面临大面积产品被迫降价时,是继续加大投资扩充产线实现政府号召的“国产化”,还是干脆收缩产能关闭微利部门,加大进口储备廉价原料和成品,熬过这段艰苦时期为专利产品、高毛利新品腾出资源,把眼光放得更远些?显然,对于新天地这种占据常用药相当市场份额的国产药企,将明显受益于美方政策调整。

如果我的预测没有大的问题,预期新天地很快(三季度)将感受到一个持续时间较长(2年或更久)的主力产品需求量的增加甚至价格因需求增加而出现的上涨,配合今年的产能扩张,可谓是“瞌睡虫遇到枕头”,中短期盈利将可观增长。而中长期,仿制药的前景也是一片光明,最新的“维格列汀片”取得药品注册证,就是一个缩影,自建研发中心竣工后必然会潜力更足。

尽管如此,对于盈利的增长还难以量化。粗略计算,不考虑涨价和新品因素,如果阿莫西林原料药销售增长10%,净利润可能增加20%。即便量化,就好像前一只重仓股大叶股份一样,提前两个多月就预测了一季报盈利激增在一元甚至更高,市场还是要等到一季报公布第二日才出现蜂拥追捧。像我这样执着于从价值分析角度去看待股票的人,尤其是从这些看似关联不大的信息去探求价值变化的人,可能真的是有点迂腐,等待市场认同耗时漫长,但最终市场认错纠偏后,那份预言家一般的体验,也着实让人兴奋。

(昨天太晚了,今天继续写)

还是从常用药,仿制药,创新药三个方面继续。

阿莫西林原料药作为新天地的主打,在美国药企90天大降价和一年半国产化缓冲期影响下,很可能面临至少是美方囤货(为一年半后的进口大幅增税)、不排除唯一的阿莫西林美国当地制造商关闭的可能。这可能为新天地带来1-2年额外的销售额和利润,长期有利于巩固市场地位,甚至巩固形成国际范围内的寡头竞争生产局面,这是一家企业很高的护城河。

产品单一一直是新天地饱受诟病的经营短板,新天地的新药储备其实有不少,但是还未形成大的销售额。对于药品销售我是外行,常规理解就是药店、医院和医保、出口这四大渠道。作为关系生命的非普通消费品,这显然需要长期的经营和推动。阿莫西林的市场地位保证了企业稳定的高毛利,也为推动其他产品营销争取了时间。新天地长期和联邦制药等多家大型药厂因原料药形成的稳定关系,为它理解药品营销显然是有便利。此外,按我的理解,仿制药并非是高难度研发的,拥有批文和高品质才是重点,而进入销售后,能否量产和降低成本才是关键,而新天地在原料药行业的资源和经验,也显然有利于在和竞品的竞争中取得一定优势。在北京、河南研发基地后巨资新建的研发中心,还有和北京昭衍合资的研发子公司,都是后续仿制药的布局,政策推动和欧美药企的专利过期潮,都为企业后续发展提供了大显身手的大环境。

最后是创新药这块。手握稳定盈利的企业,除了自主研发,还可以通过购并加招募形式获得跨越式创新发展。许多所谓的创新药企业,常常是顶着连年巨额亏损在艰难运行,稍有差池,可能连工资都会发不上。新天地长期稳健的经营,有别于此,也为购并留下了空间。

在近300家医药上市公司中,新天地市盈率现在27位居85名左右,距离行业市盈率中间的54倍水平还有一倍空间,更难得的是它的毛利率高且长期稳定,负债率很低。如果利润有增加,估值水平会更低,从目前看,确有可能。从长期角度,只要现有新品在销售上有大突破,盈利再上大台阶也是意料之中,如果再有新品获批或者新品研发进入快车道,抑或出现购并之类的刺激,估值空间还可能倍增。有不少投资者担心11月的大股东解禁,其实按照我的理解,11月的产能翻倍改造完工和后续的研发中心完工才是需要注意的正面刺激,在企业发展形势这么好的情况下,企业主想的应该是怎么等盈利提高把猪养肥,而不是急急忙忙的抛售。这家企业的股份不仅不会被减持抛售,甚至从产业角度看,值得被收购,正如我过往曾长期看好的新时达科林电气一样。令人遗憾的是,无论是新时达还是科林电气,直至被产业资本收购都鲜见公募基金现身,和后续收购外企股价飞涨的大叶一样,最终只是私募参与进来。这次,恐怕还是会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