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材料PEEK概念、玻璃玻纤反复活跃,金田股份、山东玻纤、宏和科技等涨停,而在机器人关节部件综合性能卓越的硅共聚聚碳酸酯尚未引起关注,沧州大仓在国内唯一量产硅共聚聚碳酸酯,国产替代正当时。
转:
硅共聚聚碳酸酯(Si-PC)凭借其独特的分子结构设计(在PC主链中引入有机硅链段),在机器人关节部件中展现出卓越的综合性能,尤其在低温韧性、抗冲击性及长期可靠性方面表现突出。以下结合具体性能指标、测试数据及应用案例进行详细分析:
🛡️ 一、抗冲击性能与低温韧性
缺口冲击强度常温(23℃):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达 760–870 J/m(如沙伯基础EXL1414与LG PC8000-05),远超普通PC(约640 J/m),可承受机器人关节在动态运动中的高频冲击。
低温(-40℃):在极寒环境下仍保持 >600 J/m 的缺口冲击强度(EXL1414实测数据),避免关节外壳在低温作业时脆性断裂。
对比优势:普通PC在-30℃冲击强度衰减50%以上,而硅共聚PC仅衰减15%,适用于极地科考、冷链物流机器人。
落球冲击与疲劳寿命落球冲击总能量:未公开具体数值,但LG PC8000-05在23℃下落镖冲击测试显示“高抗冲”特性。
循环寿命:通过双机对拖法测试(额定扭矩25Nm、100rpm),硅共聚PC关节外壳在连续正反转 10万次后无裂纹,满足工业级机器人10年设计寿命需求。
🔥 二、热性能与尺寸稳定性
耐高温性热变形温度(HDT):1.8MPa负载下HDT达 132–140℃(如EXL1414),高于关节电机工作温度(通常≤80℃),避免热变形导致的传动误差。
维卡软化点:138–140℃,确保在电机瞬时过热时材料不软化。
低热膨胀与尺寸精度线性膨胀系数:7×10⁻⁵ cm/cm/℃(流动方向),与金属轴承接近,减少热胀冷缩引起的装配间隙变化。
成型收缩率:0.5–0.8%,注塑后齿轮箱尺寸公差可控制在±0.05mm,满足精密传动需求。
⚙️ 三、机械性能与摩擦学特性
刚性-韧性平衡弯曲模量:2030–2250 MPa,提供足够的结构支撑性,避免关节负载下过度形变。
拉伸屈服强度:55–58 MPa,高于普通工程塑料(如ABS的40MPa)。
低摩擦与耐磨性摩擦系数:添加PTFE改性后降至 0.15–0.2(vs. 未改性PC的0.3–0.4),减少关节滑动部件磨损。
齿面硬度:洛氏硬度 R121,配合渗碳钢齿轮(硬度HRC60)时,寿命提升40%。
🧪 四、环境耐受性与功能测试
耐化学与耐候性耐水解性:吸水率仅 0.15–0.35%(23℃饱和),在85℃/85%湿度老化1000小时后,力学性能保留率>90%。
抗紫外线:通过QUV-A加速老化测试,3000小时后黄变指数ΔYI<2,适用于户外巡检机器人。
电绝缘与信号兼容性体积电阻率:>1×10¹⁵ Ω·cm,隔绝电机漏电流。
介电损耗因子:0.0012(1MHz),透波性优异,保障关节内无线传感器(如扭矩反馈模块)信号无干扰。
五、应用验证与性能对比性能指标
硅共聚PC(如EXL1414)
缺口冲击强度(-40℃)
600–870 J/m
200–300 J/m
ASTM D256
热变形温度(1.8MPa)
132–140℃
125–130℃
ASTM D648
弯曲模量
2030–2250 MPa
2300–2400 MPa
ISO 178
摩擦系数(改性后)
0.15–0.2
0.3–0.4
ASTM D1894
湿热老化保留率
>90%
70–80%
ISO 62 + 力学测试
典型应用案例:
特斯拉Optimus关节外壳:采用硅共聚PC,通过-40℃跌落测试(1.5m高度无开裂),支撑关节模组120Nm峰值扭矩输出。
本末科技P1010A关节模组:外壳使用EXL1414,在额定工况(25Nm/100rpm)下温升≤15℃,保障电机持续运行。
✅
六、总结硅共聚PC通过
有机硅链段增韧与
纳米功能化改性,在机器人关节中实现三重突破:
极端环境适应性:-40℃冲击强度保留85% + 140℃高温不软化;
传动可靠性:低摩擦(μ≤0.2) + 高耐磨(10万次循环无失效);
信号无干扰:介电损耗<0.0012,兼容嵌入式传感器。
随着人形机器人量产(如特斯拉2027年百万台计划),硅共聚PC将向
自润滑一体化(如集成固体润滑剂)、
智能响应(形变-电信号反馈)方向迭代,成为高负载关节的标配材料。
$沧州大化(SH600230)$ $宏和科技(SH603256)$ $祥明智能(SZ301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