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长动能:双轮驱动初显成效
收入与利润加速增长
营收:2025H1实现6.53亿元,同比+22.13%,连续2年增长;Q2单季营收3.62亿元,同比+32.2%,增速环比提升。
净利润:归母净利润4308万元,同比+31.89%,显著高于营收增速,反映盈利效率优化。
增长引擎:汽车及工业应用业务收入3.34亿元(占比51.18%),同比+28.22%,成为主要驱动力;消费电子业务收入3.19亿元(占比48.82%),同比+16.33%,稳健支撑。
战略转型效果显现
公司实施“T字战略”,重点拓展汽车电子及上游半导体封测业务,推动产品结构升级。
收购无锡感芯(半导体封测领域)布局产业链上游,虽标的公司短期贡献微弱(2025H1净利润仅37.7万元),但长期技术协同潜力待释放。
二、盈利质量:毛利率提升与净利率、同比与环比分化的背后
毛利率持续改善
综合毛利率30.44%,同比+1.56个百分点,连续2年提升,反映高附加值产品(如车规级电声组件)占比提高。
汽车电子业务增速快于消费电子,进一步优化收入结构。
净利率承压的隐忧
净利率6.85%,同比-0.44个百分点,与毛利率背离。
同时,二季度净利润同比和环比也出现分化,同比增长37%,环比-2.87%。
核心原因:
1、研发投入力度加大(未直接披露,但战略提及“加强新品研发”),研发费用同比增加43%约700万元,二季度环比增加23%约460万元。
2、资本支出增加,一方面收购整合,一方面是大项目投入进入收尾期。上半年投资设立子公司阡途智驾,增资马来西亚子公司,参投私募投资基金,在建工程2.005亿元约为去年同期6569万元的3倍,致使财务费用同比增长515%增加770万元。
研发和资本投入力度加大,既反映共达电声业务扩张的一面,又影响了盈利数据的表现。扣除研发费用和财务费用的影响,毛利率和净利润率、同比和环比都是增长的,都是正向关联的。
三、成长潜力:从“尖角”到“绽放”的关键变量
行业定位优势
车规级电声组件需求随智能汽车渗透率提升而放量,公司在该领域增速领先(+28.22%),有望持续受益产业红利。
财务指标预示弹性
高成长评级:近3年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达488.58%,ROE提升至6.25%(同比+0.62pct),盈利与成长能力均属行业前列(消费电子行业排名:成长能力第11,盈利能力第8)。
估值空间:当前市值49.5亿元,距历史峰值102.6亿元有107%空间,反映市场对转型成功的预期。
四、小结:小荷才露尖尖角,静待雨露润新枝
共达电声的“尖角”已现——高增长赛道布局(汽车电子)+ 盈利结构改善(毛利率提升),新枝又迎来了三道雨润:
1、加速半导体封测业务整合,兑现技术协同。
2、加速共达浙江大项目的投产量产,逐步贡献利润。
3、平衡研发投入与盈利转化效率,实现ROE可持续提升。
回顾韦感半导体入主共达电声的这几年,是布局、升级、成长的几年,但是股价却长期蛰伏了几年。目前股价还低于关税战前的热点板块上的股票已经不多,共达电声算是其中一个。
共达电声互动平台说明产品用于无人机、Al眼镜、智能相机,涉传感器、国产芯片、消费电子、半导体、汽车电子等热点赛道,中报数据表明营收和利润加速增长,共达电声终于迎来成长加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