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H1RevPAR,STR行业数据下滑5%(Q1和Q2应该差不多),其中奢华型下滑2%,中档和经济型下滑8%,暑假7-8月继续继续下滑5%。25Q2华住下滑3.8%(同店下滑7.9%),亚朵下滑4.3%(同店下滑5.6%),锦江有限服务下滑5.0%(中端下滑6.5%,经济型下滑5.1%),首旅下滑5.7%(中高端下滑7.0%,经济型下滑2.3%)。万豪下滑0.5%,洲际下滑3%,凯悦上升2.1%,温德姆下滑8%。
$华住(HTHT)$ 25Q2
1.应该是首次披露特许经营/加盟业务(M&F)的利润率M&F季度收入29亿(直营34亿),增速23%,占比45%,其中华住M&F收入28亿,增速23%。Gross Operating Profit19亿(直营9亿),增速23%,利润率66%(直营27%),占比64%(24Q2占比57%),其中DH-M&F的GOP利润率98%。毛估估到净利率30-40%有的,25年收入115亿(25Q3指引增长20%-24%),分部净利40亿
2.股东回报:25H1分红3亿美金,回购0.6亿,合计3.6亿,FCF的90%+。24年全年股东回报7.7亿美金,符合3年20亿美金股东回报计划。净现金62亿。现价股东回报率5.7%
3.RevPAR跌幅小于同店,继续结构升级,Pipeline中高档占比62%,高于存量的54%。同店中经济型和中高档降幅差距不大。中端品牌里全季3200家+,桔子破1000家,中高端品牌里城际似乎是重点,上半年集团内唯一同店正增长品牌。开店节奏符合指引,Pipeline保持平稳。中央预订比例65%,似乎上不去了
$亚朵(ATAT)$
1.亚朵的加盟门店数和房间数是华住的16%和17%,营业额大概是30%,收入达到了46%。这里面亚朵的take rate接近20%,远高于华住的13%。但是亚朵的酒店(自营占比小)毛利率只有38%,远低于华住这次公布的加盟毛利率66%,不过如果算毛利/营业额的比例两家好像差不多,什么原因还没想清楚。按照华住的分类,全季应该算中端,亚朵应该算中高端,华住中高端及以上一共1200多家,是少于亚朵的,而且分散在多个品牌,一盘散沙。中高端定位更多的房间数(多15%)和更高的RevPAR(比中端高30%,比经济型高100%)结果是更高的单店产出,中高端还是很吸引人的。五星级酒店房间数还要多,RevPAR还要高,大家还想拼命往上,但难度陡升。
2.零售业务继续逆天,收入近10亿,增速80%,GMV11亿+,增速85%。除了枕头,被子也成爆款。加盟加上零售收入,亚朵是华住的80%了。毛利率50%+,不过销售费用率较高,净利率能有10-15%但总体亚朵的净利率并不高,不知道是规模效应还是效率因素。零售和轻资产加盟比怎么给估值是个问题。
3.CRS预订占比略有下降,待观察。25%-30%收入增速指引上调至30%,零售从50%上调至60%。净现金51亿,之前公告了3年4亿美金回购计划似乎还没落实
$携程(TCOM)$
1.酒店预订收入62亿,约是华住加盟收入的2.2倍,同比增长21%(略低于华住和亚朵)。如果用take rate倒算携程酒店GTV的话在2500-3000亿(VS2019年连锁酒店营业额4400亿,第三方估计全行业收入在6700亿),华住不到1000亿,亚朵不到250亿。酒店是携程take rate和利润率最高的业务。
2.出境游还是原来那批客户,应该算国内收入。出海收入应该是入境游和国际间旅行等。根据券商的数据,Trip.com收入占比在14%,增速还在50%+。出海确定性目前比连锁酒店要高。
3.已完成4亿美金回购,新推出50亿美金回购计划。账上现金约800亿,净现金400亿,钱是够的,铁树开花 补充一下:9月COO减持2亿,梁建章5亿+,范敏0.3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