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们,互联网电商又要洗牌了

用户头像
古彭草莽
 · 江苏  

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纵观历史,唯一不变的唯有变化。电商时代本来只有一个趋势——去中间渠道化,也就是商品更倾向于直接B2C,这其中受益得要数快递业务。但是线下零售业务受损严重,利润空间和销售空间双重挤压,苦不堪言。

唯一受影响最小的是餐饮业,美团也从此切入一家独大,至此和另外两家电商各自安好。

但是美团的即时零售出来以后,电商平台感觉到了压力,零售商业形态又变成了B2B2C的形式。这一举盘活了线下零售商和犄角旮旯里的商业地产,还带动了外卖人员对社会闲散人员的吸纳能力。

本来大家选择电商,选择的是厂家直送,价格便宜,代价就是多等几天,延迟享受。现在的即时零售主打的是立即送达,立即享用,特别适合生活杂品,零食日化。这些类目的电商以后日子不好过了,受冲击最大的是淘宝,这是淘宝的主战场,拼多多受影响最小,因为拼多多主打的是质次价低,此类产品本身也难以铺进常规零售渠道,而拼多多受众时间是不值钱的,为了省钱可以继续多等。京东人群主要还是家电3C,或者进口品牌本地不一定有铺货渠道的产品。淘宝天猫超市才是即时零售这类产品的主要消费场景,但是目前被美团打到七寸,所以也是最着急的。

还有一个冲击就是快递业务,物流没有影响,货物的流通还是必须的,但是产品的跨区快递可能要变成物流+本地铺货+闪送的形式了。

作为电商从业者,给这些类目的同行们提个醒,尽早布局本地分销中心或者尽早换类目。

下面详细从各方面抽丝剥茧,聊一聊这场革命的机缘和机遇。

革命虽从美团而起,但是一切机缘还在于传统电商遇到了发展瓶颈,那就是各大平台的流量竞合。众所周知的是,电商发展的尽头是厂家直接对消费者销售,中间分销渠道都被刨去,而本该归为分销渠道的利润空间却并没有全部回馈给消费者,而是被流量分销渠道盯上了。纵然,产品的价格确实有下降,但是这空缺出来的利润被平台带领的流量销售群瓜分而去。平台作为公域流量分销商拿了绝大部分利润,剩下的部分公域流量由其他引流平台平分,肉分完了,还剩一些汤——私域流量,则被各种团长,自媒体蚕食殆尽。所以你看,虽然你直接从厂家买了产品,但是产品的价格并不会比你之前从经销商购买更便宜多少。这是宏观的推广成本,而细化到店铺,厂家除了为流量买单,还要为平台之间的竞争买单。不同平台商家都需要开店,而同样一个厂家即要在猫店做买卖,又要做狗店的生意,推广费一分不少都要花。而猫狗的竞争一个拼价格,一个拼推广引流,羊毛出在羊身上,这些推广费用还是商家买单,那么问题就来了,因为猫狗两平台并不会差异化引流,在流量的抢夺上肯定是针锋相对的,所以商家其实是在两边花钱抢一个本来就是自己的客户,这无形中加重了产品的推广成本,而消费者才是最终买单的人。说一个个人店铺数据,推广成本占我销售毛利40-70%,大促期间推广因为价格更低,但是推广成本不升反降,所以占比最高,没有活动的时候价格高一些,推广成本占比还可以下降,这里的数据是毛利占比,因为各个类目产品毛利率不同,所以就不用销售额占比去比较了。

随着电商的发展,推广成本逐年增高,除去经济大环境因素不表,平台之间白热化的流量竞争才是主要因素。当竞争成本持续增高的情况下,破局者就适时的出现了。美团捋顺了外卖分发以后,把眼光瞄准了日渐衰退的实体零售店,因为生存空间的挤压,实体零售店主们亟需一个工具把销售的最后一个环节打通,而外卖闪送不失为一个解决方案。当美团通过强大的地推团队把本是一盘散沙的实体零售店做成了一盘货后,线上零售终于又回到了B2B2C的形式,能否缩减分销渠道的成本就是和电商竞争的第一要务。

送达环节,外卖有配送费,电商有快递费,配送费只算距离,而快递费还要看货物的重量和体积,而物流成本这一块集合转运必然是比零散快递要省钱的,这一环节,外卖完胜,闪送第一直接冲击了快递资本。

实体零售店成本方面,由于外卖配送的存在,市口已经不是零售店的第一选址条件了,目前成熟的专门闪送店都是开在偏僻角落的商业区内,房租成本无形就降低了,决定成本均摊的就是货物流转率,早期因为入场的人较少,流转率肯定会很高,而随着消费者的消费习惯养成以后,市场会进一步增长,入场的人也会增加,房租可能会有提升,流转率可能会有下降。但是最终会被市场稳定在一个合理的比例。所以闪送冲击的第二个资本就是商业地产,重新赋值,资源重组,势在必行。

这样盘算下来,B2B2C的成本物流并不一定增加,反而对于个别品类有缩减,相较于传统电商,两者有来有往打个平手,剩下的成本对比,电商的仓储和推广费用要对阵的是闪送的仓储成本(暂时无推广费用,未来看由于倾向于小区域竞争,推广费用上限不会太高),电商的仓储成本很低,但是推广费用增长上限就是利润空间上限;相对的闪送的仓储成本却是固定的,只要能增大货品流转率,成本可以持续平摊,这样对比下来,闪送反而胜了一筹。 在价格战上,鹿死谁手还为未可知,但是可以预见的是平台不会自降利润的,所以推广成本下降的可能微乎其微,平台现在的办法就是从自己的利润里拿出钱来补贴闪送的竞争,其实已经间接证明,闪送未战而捷。

最后谈到这次的主角美团——这才是闪送成本最大的不稳定因素。之前谈过美团之恶,他对餐饮从业者的侵蚀,和对餐饮行业的改变带来方便的同时,其实并不美好。现在补贴竞争阶段,确实消费者真香了。但是一旦闪送消费习惯养成,资本会不收割吗?每一个毛孔都流着肮脏的血液,我不信任他。结局可能是单纯的改变了消费习惯和零售业态,不变的是换了一个人来吃这空出来的利润空间。消费者能得到的只有方便。

再来谈谈这次的机遇,物流方面,闲散人员可以兼职外卖增加副业收入,专业人士可以考虑加入整个物流流转环节去分一杯羹。

而终端零售方面,我提几个类目,有些是已经很火的有些是小部分人知道的:

成人用品——已经很多人在做了,但是还有机会

五金店——这个没人提过,五金店的消费有个特点就是急急急,特别急,这时候线上买肯定没办法,线下买附近还不一定有。

药店——这个也很火了,但是目前的药店很多房租成本很高,闪送专门药店还是有空间的。

剩下的又是流量了,区域的私域运营,这块很多个人在做的,以后会有更多想象空间。

总之,时代车轮滚滚前行,愿你我都在车里而不在车底。

$美团-W(03690)$ $阿里巴巴-W(09988)$ $京东(JD)$

本人本人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