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大盘从3000点昂首挺进3600点,天富能源(600509.SH)的股价却如陷泥潭,逆势阴跌不止。公司基本面持续改善,业绩稳中有升,资本市场却视若无睹,价值投资者血流成河。这一切乱象背后,市值管理部门的严重失职难辞其咎!作为掌舵市值管理的董事会秘书陈志勇,更是在公众视野中“消身匿迹”,对市场质疑充耳不闻。天富能源的市值管理,究竟是不作为,还是不能为?我们发出五问,直指核心!
一问陈志勇:隐身失声,董秘职责何在?
市值管理是上市公司董秘的核心使命,是与市场沟通的桥梁!然而,陈志勇先生,您在哪里?
公众平台长期“静默”: 上证e互动平台堆积如山的问题石沉大海,投资者关系热线形同虚设,业绩说明会流于形式、避重就轻。您作为公司对外沟通的“首席发言人”,却选择在关键时刻“隐身”,这是对万千股民知情权的公然漠视!
消极应对等于渎职: 面对股价异常波动、市场疑虑丛生,主动、及时、透明的沟通是基本职责。您的长期“失声”,无异于放任市场恐慌蔓延,严重损害公司市场形象与投资者信心。陈志勇先生,您是否还记得董秘的“忠”字当头,“职”字为本?
二问市值异动:大盘高歌猛进,天富为何“独憔悴”?
A股市场暖风频吹,上证指数强势反弹超20%,众多同行业、同区域公司股价水涨船高。反观天富能源:
逆势下跌的“怪现状”: 基本面未见重大利空,业绩报告甚至不乏亮点,股价却长期低迷,甚至屡创新低。这绝非简单的“市场错杀”可以搪塞!
融资盘“魅影”重重: 公开数据显示,公司融资余额占比畸高,股价走势与融资盘动向高度关联,频繁出现非理性杀跌。是谁在利用杠杆工具兴风作浪?管理层对异常交易是否尽到了监控和警示之责? 价值投资者在恐慌抛售中损失惨重,公司市值管理部门岂能置身事外!
三问价值扭曲:业绩向好,缘何引不来“真金”?
公司电力、热力主业稳健,新能源布局逐步推进,基本面持续改善。然而: 价值投资机构“绕道走”: 机构调研记录稀少,主流券商深度报告寥寥,前十大流通股东难觅长期价值型机构身影。是公司缺乏投资故事,还是市值管理部门的“路演”彻底失败? “内鬼”疑云难消: 当基本面与股价表现出现长期、严重的背离,尤其是股价被明显“有形之手”压制时,市场必然质疑是否存在内外勾结、利用信息或资金优势操纵股价、打压吸筹的行为。天富能源管理层,是否需要向监管机构和投资者提交一份令人信服的“无内鬼”证明?
四问资本运作:政策东风劲吹,天富缘何“按兵不动”?
国家三令五申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提质增效,央企更被赋予“价值实现”的重任。天富能源作为兵团国资控股企业:
资本运作近乎“停滞”: 手握相对优质资产和国资背景,却鲜见主动的、战略性的资本运作动作。对政策导向反应迟钝,对提升资产证券化率、注入优质资源、引入战略投资者等选项视而不见。市值管理部门是“看不见”政策,还是“不想为”、“不能为”?
贻误战机,愧对股东: 在国家全力支持国资做优做强的黄金窗口期,天富能源市值管理的保守与无为,导致公司错失利用资本市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良机,严重损害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和全体股东的利益!
五问董事会暮气:高龄守成,谁为“躺平”负责?
审视天富能源董事会核心成员(陈志勇、刘伟等): 年龄结构老化,锐气尽失: 主要成员年逾花甲,决策思维偏于保守,缺乏干事创业的激情与开拓进取的魄力。“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躺平”心态弥漫,满足于守摊子,不敢、不愿、不善作为。
应收账款“顽疾”凸显不作为: 高额应收账款长期挂账,回收效率低下,坏账风险累积,严重拖累公司资产质量和运营效率。面对此等显性“出血点”,董事会多年来消极应对,未见实质性、系统性解决方案出台。如此、缺乏担当的董事会成员,如何能引领公司把握时代机遇?如何对得起股东的信任与重托?是否该考虑启动罢免程序,引入新鲜血液重振雄风?
结语:天富能源,该醒醒了!
五问如雷,直击天富能源市值管理的沉疴痼疾与董事会的暮气沉沉!陈志勇先生及管理层,若仍选择“鸵鸟”策略,继续漠视市场呼声、消极应对投资者关切、在资本运作上无所作为、放任董事会效能低下,则不仅是对自身职守的亵渎,更是对公司未来和全体股东利益的极端不负责任!
资本市场用脚投票的警钟已然长鸣。天富能源的决策者们,是时候直面问题、刮骨疗毒、以壮士断腕的决心重塑市值管理体系、焕新董事会活力了!否则,被市场彻底抛弃、被投资者唾弃、被监管层问责的结局,恐将不远!
市值管理非儿戏,守土失责即为罪! 董事会里暮气沉,守成躺平谁人问? 政策东风拂面过,天富缘何独萧索? 五问如刀斩乱麻,陈君速答莫装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