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液冷技术作为高算力时代绿色基建的核心支撑,正迎来爆发式发展机遇。在2025中国国际液冷技术创新发展论坛峰会上,大元泵业旗下核心全资子公司合肥沪携液冷系统核心技术与创新解决方案重磅亮相,凭借深耕流体输送领域数十年的技术积淀,直击数据中心、储能系统、CDU(冷量分配单元)及算力中心等高密度场景的散热痛点,为行业献上一场 “硬核” 技术盛宴,成为峰会焦点之一。
核心产品:
液冷系统的“动力心脏”
液冷系统的稳定运行,离不开高效、可靠的流体输送核心部件。新沪此次针对性展出专为液冷场景定制的BT、BG、BM 系列屏蔽泵,以 “零泄漏、高性能、低噪音、高集成、长寿命” 五大核心优势,成为破解液冷部署难题的关键 “心脏”,适配多场景散热需求:
· 绝对零泄漏:全密封屏蔽设计彻底杜绝介质外泄,完美适配数据中心、储能系统等对安全性要求极高的场景。
· 高性能强承载:具备超高压强承载能力,可满足高扬程、小流量的 “爆发式” 散热需求,无论是芯片级精准散热,还是 CDU 循环驱动,均能稳定输出。
· 低噪不减效:摆脱传统泵体运行时的噪音干扰,在保持强动力输出的同时,适应服务器机房、算力中心等对运行环境的静音要求。
· 极致紧凑集成:小巧化设计大幅提升系统集成度,在高密度机柜、储能集装箱等空间有限的场景中,最大化利用安装空间,降低部署难度。
· 高效节能耐用:高效能设计显著降低能耗,配合优异的低汽蚀性能,实现超长免维护周期,为客户减少运维投入,兼顾经济效益与绿色需求。
从数据中心服务器冷却,到储能系统热管理,再到高功率芯片散热,新沪的屏蔽泵系列已形成 “全场景覆盖” 能力,为液冷系统的稳定、高效运行筑牢根基。
技术破局:
攻克行业三大痛点
峰会上,合肥新沪创新中心主任章博士发表《守正出新继往开来,新沪屏蔽泵的技术创新与应用》主题演讲,深度剖析当前液冷技术发展的核心挑战,并分享新沪的技术破局路径。
章博士指出,当前液冷行业面临三大痛点:传统风冷思维惯性束缚、系统集成门槛高、维护难度与成本陡增。而合肥新沪凭借数十年 “卡脖子” 技术突破经验,以三大核心共性技术为支撑,针对性破解痛点:
1、永磁同步电机技术:提升泵体运行效率,降低能耗,适配液冷系统对 “绿色节能” 的需求;
2、无损轴承技术:大幅延长泵体使用寿命,配合超长免维护设计,解决液冷系统 “故障率高、运维难” 的问题;
3、低气蚀产品技术升级:优化流体输送稳定性,避免因介质状态变化导致的性能波动,提升系统集成后的整体可靠性。
“从首台国产水洗脱氯屏蔽泵,到如今液冷场景的定制化解决方案,新沪始终以技术创新打破‘惯性’” 正是这些技术积累,让新沪屏蔽泵在液冷领域具备 “长寿命、高转速、高集成、低噪音” 的差异化优势,为行业提供多元化、定制化的散热服务方案。
行业共振:
共绘液冷发展新路径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此次峰会汇聚了服务器及数据中心、智能终端及芯片、通讯基站、储能等液冷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大元泵业(SH:603757) 凭借 “硬核” 产品与技术实力,吸引了众多参会伙伴驻足交流,围绕 “液冷技术落地场景、成本优化路径、行业标准共建” 等话题展开深度探讨。
时代机遇:
赋能全球绿色算力基建
在 “双碳” 目标驱动下,全球尤其是亚太地区对高效散热技术的需求呈爆发式增长。液冷技术凭借 “散热效率数倍于风冷、PUE 值可趋近 1.1-1.2” 的显著优势,已成为高密度算力中心、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的 “必然选择”。
作为液冷产业链的核心部件供应商,新沪将持续聚焦技术前沿:以客户需求为导向,迭代优化产品性能,降低液冷技术应用门槛;以技术创新为驱动,深化与产业链伙伴的合作,攻克散热难题;以 “绿色低碳” 为目标,为全球数字化、智能化进程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液冷核心支撑,助力中国乃至全球绿色算力基建发展。
此次峰会不仅是新沪展示技术实力的舞台,更是与行业伙伴共探液冷未来的契机。未来,新沪将继续 “守正出新”,以屏蔽泵技术创新为支点,撬动液冷行业变革,为高算力时代的绿色发展注入 “澎湃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