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JJDS666-
 · 上海  

捷佳伟创在碳化硅设备领域的布局和销售情况
捷佳伟创在碳化硅设备领域的布局已形成“全链条技术+整线交付能力”的核心竞争力,销售呈现高速增长+头部客户绑定的特征,具体分析如下:
一、碳化硅设备布局:从单点突破到全流程覆盖
1. 核心设备矩阵
• 湿法刻蚀清洗设备(核心优势)
◦ 子公司创微微电子市占率超60%(国内第一),中标国内首条碳化硅整线湿法订单(2024年4月 18台套),覆盖6/8吋刻蚀清洗全段工艺(包括光刻胶去除、氧化膜刻蚀等90%湿法步骤),颗粒去除率≥99.9%,金属污染控制0.2ppbm(国内领先)。
◦ 2024年7月再获头部客户18台套订单(双倍于前次),标志6/8吋设备成熟,并开发兼容12吋的Swing-type Dry干燥设备。
• 高温热处理设备
◦ 2024年11月首台碳化硅高温退火设备发货头部IDM企业,可控制晶圆平整度±2μm,降低晶体缺陷,提升载流子迁移率。
◦ 2025年9月确认“碳化硅高温热处理设备已批量发货”,技术参数接近国际巨头。
• 其他环节突破
◦ 外延生长设备:6吋量产,12吋研发领先同行1-2年,外延层均匀性≤2%(接近TEL水平);
◦ 离子注入设备:2025年样机测试,填补国产空白。
2. 技术护城河
• 整线兼容性:国内唯一提供“湿法清洗+热处理”整线解决方案的厂商,设备联动优化良率(头部客户验证良率比同行高8%)。
• 定制化能力:针对碳化硅强酸强碱工艺,开发德国Rochling合作槽体材料(寿命延长50%),千级洁净集成工艺(国内唯一满足先进封装洁净度)。
• 客户验证:进入三安集成、天科合达、中芯国际等供应链,并成为首家出口国际产线的国产碳化硅设备商(中东晶圆厂)。
二、销售情况:订单爆发式增长,整线订单占比提升
1. 订单数据(2024-2025年)
• 2024年:碳化硅设备订单超5亿元,其中4月、7月合计36台套整线订单(单套价值约1000万,总金额约3.6亿),占全年订单70%+。
• 2025年:Q1单季订单4亿元,全年预计突破10亿元(同比+100%),整线订单占比从30%升至50%(单条线2亿元,毛利率35%+)。
• 客户结构:国内头部IDM企业(如某碳化硅龙头)复购率超60%,新增东南亚、中东订单。
2. 收入贡献与预期
• 2024年半导体设备收入占比约5%-8%(总营收135亿,碳化硅设备5亿),2025年预计提升至8%-10%。
• 行业测算:2025-2026年国内700万片碳化硅衬底扩产对应设备需求超200亿元,捷佳凭借整线能力有望占据30%-40%份额。
3. 验证节奏
• 2024年:整线设备交付(如某客户新产业园产线),良率达标;
• 2025年:高温热处理设备批量发货,12吋外延设备进入中试;
• 2026年:离子注入设备量产,绑定台积电CoWoS等国际项目(预期,需跟踪公告)。
三、竞争地位与风险
1. 国内领先性
• 唯一实现“湿法清洗+热处理”整线交付的厂商(晶盛机电聚焦单晶生长,北方华创侧重刻蚀,捷佳在前段工艺更全面)。
• 设备交付周期仅6个月(进口设备需18个月),满足客户“3个月投产”需求。
2. 潜在风险
• 下游扩产放缓:2025年碳化硅衬底价格下跌30%,部分厂商推迟扩产,可能影响订单落地节奏。
• 技术迭代风险:12吋设备验证进度(如未获国际客户认证)或导致市占率低于预期。
• 收入确认滞后:设备验收周期长(发出商品占存货90%),订单转化为利润需12-18个月。
四、结论:碳化硅设备的“国产龙头”
捷佳伟创已从“光伏设备商”转型为“碳化硅产能基础设施供应商”,其布局呈现“技术全、订单实、客户硬”三大特点:
• 技术全:覆盖湿法清洗(市占60%)、热处理、外延等核心环节,整线方案稀缺;
• 订单实:2024-2025年获超10亿元订单,客户包括国内TOP 3碳化硅厂商及国际产线;
• 客户硬:头部IDM企业复购+国际认证,验证技术可靠性。
2025年为碳化硅设备爆发元年,捷佳凭借整线交付能力和国产替代唯一性,有望成为行业扩产最大受益者(预计2026年碳化硅收入占比超20%)。需重点跟踪12吋设备验证(如台积电供应链)及海外订单突破。
(数据支持:公司公告)$天岳先进(SH688234)$ $瑞纳智能(SZ301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