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了【智能座舱】产业链相关的10家企业:
---
-核心优势:国内智能座舱域控制器龙头,市占率超30%;与英伟达深度绑定,Orin平台订单超200亿元,下一代Thor平台支持L4级自动驾驶;2025年智能驾驶业务收入占比达45%,海外订单增长120%。
-财务指标:PE 29.33倍(2025E),PB 18.43倍,ROE 5.86%(2025Q1)。
-机构估值:目标价297元(现价空间63%),公募基金持仓占比18%,2025年净利润预增43%至55亿元。
2. 亿咖通科技(ECX.US) 美股
-核心优势:全球化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商,“安托拉计算平台+云山软件”全栈技术覆盖;服务沃尔沃、smart等海外车企,海外营收占比35%;舱驾融合方案降本30%,获大众、一汽定点。
-财务指标:PS 1.06倍(2025E),PB 2.1倍,ROE -5.2%(2024,扭亏在即)。
-机构估值:华创证券“强推”评级,目标市值67亿元(上涨空间29%),2026年盈利拐点可期。
3. 顺络电子(002138) 大盘股
-核心优势:汽车电子电感龙头,覆盖三电系统与智能座舱;01005高端电感渗透率提至40%,AI服务器磁性元件订单增长50%;人形机器人关节驱动模组量产。
-财务指标:PE 28.01倍(2025E),PB 3.76倍,ROE 7.87%(2025Q2)。
-机构估值:国信证券“优于大市”评级,2025年净利润预增32%至11亿元,数据中心业务毛利超35%。
4. 美格智能(002881) 中盘股
-核心优势:5G智能模组全球市占率35%,首创“智慧舱联”双域融合方案;高通平台车规级模组适配理想、小鹏,2025年车载模组出货量破百万颗。
-财务指标:PE 97.79倍(2025E),PB 8.19倍,ROE 2.91%(2025Q1)。
-机构估值:东兴证券“增持”评级,舱驾一体模组毛利率42%,目标价49.5元。
-核心优势:车载CIS传感器龙头,智能驾驶市占率超25%;8MP高像素方案导入比亚迪、广汽,全景相机渗透率提至30%。
-财务指标:PE 44.40倍(2025E),PB 5.90倍,ROE 3.50%(2025Q1)。
-机构估值:方正证券“强烈推荐”,2025H1净利润预增45%,L3视觉系统单价提升至$50。
6. 华阳集团(002906) 中盘股
-核心优势:AR-HUD技术领先,市占率40%;搭载小鹏G7“追光全景AR-HUD”,信息可视化延迟<10ms;智能座舱平台绑定长安、广汽。
-财务指标:PE 24.68倍(2025E),PB 2.43倍,ROE 2.38%(2025Q1)。
-机构估值:2025年AR-HUD营收预增60%,基金持仓环比增35%。
7. 继峰股份(603997) 中盘股
-核心优势:全球智能座椅龙头,整合格拉默切入奔驰、宝马供应链;座舱传感器方案支持疲劳监测,单车价值量提至6000元。
-财务指标:PE 亏损倍(2025E),PB 3.11倍,ROE 2.20%(2025Q1)。
-机构估值:22家机构“买入”评级,欧洲订单落地后PE看至30倍。
8. 小鹏汽车(09868.HK)
-核心优势:自研XOS智能座舱系统,G7搭载2200TOPS算力芯片;AR-HUD+多模态交互提升沉浸体验,25H1交付量同比增279%。
-财务指标:PS 1.2倍(2025E),PB 4.47倍,ROE -8.1%(改善中)。
-机构估值:交银国际目标价134.7港元,智能化溢价支撑估值修复。
9. 均胜电子(600699) 大盘股
-核心优势:座舱电子全球供应商,域控制器获蔚来、赛力斯定点;AI语音助手渗透率超50%,海外工厂配套欧洲车企。
-财务指标:PE 27.94倍(2025E),PB 1.98倍,ROE 2.49%(2025Q1)。
-机构估值:低估值修复逻辑明确,安全气囊与座舱业务协同降本。
10. 萤石网络(688475) 中盘股
-核心优势:车载视觉系统新锐,DMS驾驶员监测方案精度99%;绑定零跑、哪吒,舱内传感模组单价提至800元。
-财务指标:PE 55.04倍(2025E),PB 5.02倍,ROE 5.40%(2025Q1)。
-机构估值:车载视觉市场规模CAGR 32%,目标价看涨25%。
---
板块核心逻辑与数据总结
1. 技术驱动市场爆发
- 渗透率提升:全球智能座舱域控制器出货量2025年达4500万套(CAGR 35%),AI语音助手搭载率超70%。
- 价值量跃迁:域控制器单套价值从2500元升至4000元,AR-HUD/多模态交互贡献增量毛利40%+。
- 全球化突破:中国供应商海外订单占比从10%提至25%(德赛西威120%增长、亿咖通欧美落地)。
2. 风险提示
- 技术迭代:高通/英伟达芯片方案升级可能挤压二线厂商毛利(如美格智能研发费用率18%);
- 价格战:座舱域控制器均价年降8%-10%,需靠软件服务(德赛软件收入占比15%)对冲;
- 地缘政治:车载芯片出口限制可能影响供应链(豪威CIS部分依赖台积电)。
配置策略:
> - 技术壁垒型:德赛西威(域控龙头)、豪威(CIS芯片)——高毛利+绑定英伟达/高通生态;
> - 全球化布局型:亿咖通(海外订单)、继峰股份(欧洲整合)——受益出海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