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估值+业绩隐忧,海目星的风险正在放大!

用户头像
五周线
 · 乌兹别克斯坦  

近期股价震荡,我们必须冷静看到其背后的风险。

1. 行业景气进入下行周期

光伏、锂电在2021-2022年处于高速扩产阶段,设备企业普遍迎来业绩爆发。海目星吃到这波红利,订单与营收快速放大。
但问题在于:
光伏硅片、电池环节产能过剩迹象明显,部分环节价格已暴跌;
锂电行业也在去产能,电动车销量增速放缓,头部电池厂资本开支下降。
这意味着设备厂的高增长难以持续。

一旦下游放缓,订单减少,公司未来几年业绩压力很大。

2. 盈利能力波动大,业绩稳定性存疑

翻看财报可以发现:
毛利率逐年下滑,从早期的30%以上下滑到20%左右;
期间费用率偏高,研发投入持续增加但尚未带来确定性回报;
2023年扣非净利润波动剧烈,盈利质量不高。
这说明海目星并非一家“稳定盈利”的优质公司,而是高度依赖行业周期吃饭。

3. 客户集中度高,风险集中

海目星主要客户包括宁德时代隆基、天合等头部企业。看似是利好,但实际上:
客户集中意味着议价能力弱,大客户一旦压价,公司利润率就被侵蚀;
一旦某家头部企业资本开支削减,公司订单会立刻受冲击。
这让海目星的经营稳定性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4. 技术护城河有限,竞争者环伺

海目星以激光+自动化解决方案见长,但行业进入门槛并不算高:
光伏激光设备领域已有多家竞争对手,头部玩家技术差距并不大;
自动化设备同质化严重,客户切换成本不高;
海目星尚未建立类似“唯一供应商”的独占地位。
这意味着其长期毛利率和市场份额难以保障。

5. 高估值难以支撑,风险放大

截止目前,海目星市值75亿人民币,但对比其净利润水平,PE远高于行业平均
市场之前给它的高估值,更多基于“成长故事”,而现在:
行业周期下行,成长逻辑削弱;
公司自身盈利不稳定;
技术壁垒不足。
一旦业绩不及预期,股价就可能承受巨大回调压力。

6. 技术面压力显现

从技术面来看:
海目星股价近期多次冲击高位未果,说明上方抛压沉重;
筹码分布密集,稍有利空就可能引发多杀多;
一旦跌破关键支撑位,将触发部分资金止损,导致股价加速下行。

海目星不是一家没有亮点的公司,但它被市场给予的溢价过高,和现实业绩之间存在明显落差。随着行业进入下行周期、客户集中度高企、技术壁垒有限,再叠加估值高企,海目星当前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大于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