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微策神机
 · 浙江  

美股AI算力基础设施的投资逻辑正沿着从底层资源到上层应用的产业链逐层展开。其核心在于,AI算力集群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远不止是购买GPU芯片那么简单,它需要土地电力、服务器整机、网络互联以及高密度散热等多个环节的紧密协同 。

目前,市场焦点集中于基础设施的扩张阶段。AI算力本质上是“能源密集型”产业。训练和运行大模型需要消耗巨量电力,因此,拥有低成本、大规模、可持续电力资源以及相应土地资源的公司,其资产正经历一场价值重估。在底层,一批拥有廉价电力和土地资源的前加密货币矿企(如IREN、Core Scientific)正将其资产重估为AI数据中心的“新油田”,转型的关键在于获得大型云厂商的长期托管订单以支撑高昂的资本开支 。

在硬件集成层,服务器厂商的产品形态从单机转向整柜级“交钥匙”交付,超微电脑(SMCI)凭借模块化策略实现快速交付,而戴尔DELL)和慧与(HPE)则依靠全栈方案和规模服务在企业市场立足 。

在网络互联领域,核心在于解决大规模AI训练中GPU集群的低延迟、高带宽通信瓶颈,形成了InfiniBand与增强型以太网两条技术路线的竞争与收敛,Arista(ANET)的价值在于将其高速硬件与先进的网络操作系统及可视化软件深度捆绑,提供端到端的“网络大脑”,而Astera Labs(ALAB)则聚焦于机柜内部,通过PCIe/CXL Retimer和内存控制器芯片解决高速信号完整性及内存扩展瓶颈,其增长与底层接口技术的迭代节奏紧密相关。

在供电与散热环节,随着单机柜功耗的急剧攀升,液冷技术从可选项变为决定算力密度上限的硬约束,Vertiv(VRT)作为从配电到制冷的整体解决方案“总包商”,受益于大型项目的明确开工节奏;Modine(MOD)则是液冷渗透率提升过程中弹性最大的核心部件供应商;nVent(NVT)通过并购整合机柜级电气与液冷基础设施;伊顿(ETN)则作为覆盖从电网到芯片的稳健底盘型玩家,提供应对功率突发的系统性配电能力。

整体而言,这一产业链的投资机会紧密围绕各厂商在应对高密度、大规模AI集群集成挑战时所展现出的独特定位、技术路径执行能力以及其业绩兑现的清晰度。驱动这一切的,是云厂商持续高企的资本开支。中性预测显示,2025年北美四大云服务提供商(CSP)的资本开支将继续保持30%以上的增长,其中AI服务器的投入规模预计增长约59% 。

*服务器:交付模式决定增长路径。当前投资的关键在于区分不同公司的增长模型。超微(SMCI)凭借高度模块化和快速交付能力,最能直接受益于AI建设的急迫需求,业绩弹性最大。而戴尔DELL)和慧与(HPE)则依靠其深厚的企业客户基础和全栈服务能力,增长更偏稳健和可持续,适合关注长期稳定性的投资者。

*网络:软硬件结合构筑壁垒。AI集群规模扩大到万卡级别后,网络的复杂程度倍增,单纯比拼硬件端口速率已不足够。Arista(ANET)的价值在于其将硬件与网络操作系统(EOS)、云管理平台(CloudVision)深度捆绑,为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可视性和控制能力,这种软硬件结合的能力构成了很深的护城河。而Astera Labs(ALAB)则卡位在服务器机柜内部的高速互联这一新兴且关键的位置,其成长性与PCIe/CXL等底层接口技术的迭代速度紧密绑定。

*散热与供电:从“支撑”到“关键约束”。随着单个GPU机柜功耗向60-100kW甚至更高迈进,传统的风冷技术已接近瓶颈,液冷(冷板、浸没等)从可选项变为必选项。这使得Vertiv(VRT)这类能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厂商,以及Modine(MOD)等核心部件供应商,获得了超越行业平均的成长动能。其投资逻辑的核心在于液冷技术普及的节奏和具体项目的落地进度。

*GPU:生态壁垒决定护城河当前AI算力竞赛的核心瓶颈并非单纯的计算能力,而是如何将成千上万颗GPU高效、稳定地组织成可用的算力集群。英伟达NVDA)的统治力不仅来自其顶级的GPU硬件(如Blackwell架构芯片),更源于其难以复制的全栈软件生态(如CUDA平台)。这使得客户从开发、部署到运维的整个流程都深度依赖英伟达的解决方案,构建了极高的转换成本。AMD(AMD)和英特尔INTC)的机会在于利用其产品的性价比和可得性,在特定场景或作为英伟达供应链的补充来切入市场。

*存储芯片:AI驱动的结构性机会AI算力需求对存储芯片的影响是结构性的,而非普惠性的。核心在于高带宽内存(HBM)。与传统内存不同,HBM通过3D堆叠等先进技术与GPU核心紧密集成,以满足AI计算对海量数据高速传输的极致要求。因此,美光(MU)等能够量产高性能HBM的厂商,其增长逻辑远超普通的存储周期复苏,而是产品结构的根本性优化和单机价值量的显著提升。相比之下,西部数据(WDC)所处的NAND闪存市场,虽然也受数据中心需求带动,但更多是伴随存储总量的周期性复苏,需求的紧迫性和弹性相对较低。

*制造与互联:不可或缺的基石台积电(TSM)的角色至关重要。AI芯片的先进制程(如3nm/2nm)和先进封装(如CoWoS)是决定其性能与产能的关键,台积电在此环节占据主导地位,其产能扩张进度直接制约着全球AI算力的供给。博通(AVGO)则代表了另一类赢家:它既为大型云厂商设计定制化的AI加速芯片(ASIC),也提供连接大规模AI集群所需的高速网络交换芯片。这意味着,无论客户选择英伟达的通用GPU还是自研芯片,都对博通的产品产生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