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逻辑:英伟达 800V 架构唯一中国 GaN 芯片供应商,为 Kyber 机架系统提供全链路氮化镓电源解决方案,单机柜功率密度突破 300kW。其 8 英寸硅基 GaN 晶圆厂(苏州)是全球最大量产基地,2023 年全球市占率 42.4%。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的 “沟槽栅极” 结构使 GaN 器件导通电阻降低 30%,支持 1200V 高压场景,已通过 AEC-Q101 车规认证,覆盖数据中心、新能源汽车等场景。
产能保障:珠海、苏州双基地月产能超 10 万片,2025 年规划扩产至 20 万片,直接受益英伟达 MW 级机架需求爆发。
深度绑定:英诺赛科 GaN 器件唯一配套电感供应商,其一体成型电感适配 800V 架构高频(1MHz 以上)、高功率密度(>300kW / 机柜)需求,已通过昇腾 AI 服务器认证并批量供货。
市场空间:GPU 场景:GB300 单 GPU 电感用量从 25 颗→64 颗,2026 年 NV 500 万 GPU 对应 10 亿元市场;ASIC 场景:单 ASIC 需 30 颗电感(单颗 10 元),2026 年 700 万 ASIC 支撑 20 亿元;DDR6 内存:每条需 2-3 颗电感,10 亿条需求对应 80 亿元,麦捷已完成技术适配。
技术护城河:金属软磁材料 + 专利结构设计解决高功率与小体积矛盾,全球仅 3 家企业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
联合研发:与英诺赛科联合开发4KW 图腾柱电感,能量转换效率超 99%,单台 AI 服务器需数十颗,已进入客户送样验证阶段。
交叉受益:同步推出 800V 高压驱动变压器,适配新能源汽车与数据中心高压升级趋势,成为 “车 + 储 + 算” 场景的核心硬件供应商。
产能规划:东莞基地扩产后,800V 电感产能提升 40%,2025 年目标配套 50% 以上英诺赛科 GaN 器件出货量。
系统集成:作为英伟达 HVDC 供应商联盟成员,提供 800V 高压直流电源模块(效率 98%+),支持 Kyber 机架系统直接从电网取电,省去多级 AC/DC 转换环节,端到端效率提升 5%。
技术突破:采用 Vienna PFC+LLC 拓扑结构,单台 PSU 功率达 27.5kW,支持 576 颗 Rubin Ultra GPU 供电,较传统方案节省 64U 机架空间。
市场地位:全球数据中心电源模块市占率超 15%,2026 年目标拿下英伟达 30% 订单份额。
工程配套:为英诺赛科苏州 8 英寸 GaN 产线提供Class 1 级洁净室工程,温湿度控制精度达 ±0.5℃/±3%,直接影响芯片良率(英诺赛科良率已达 95%+)。
订单弹性:单洁净室订单超千万元,2025 年半导体业务收入占比预计从 15% 提升至 35%,技术适配性与客户粘性显著。
对标优势:市值仅 8 亿(对标亚翔集成),估值折价 30%,8 月累计涨 15%,机构调研密集。
设备突破:自主研发的Satur N800 MOCVD 外延设备通过英诺赛科验收,支持 8 英寸硅基氮化镓外延片生产,打破国外垄断。
技术参数:具备大面积均匀温度场(±2℃)与多片式大产能(单次处理 21 片),良率较进口设备提升 10%。
订单驱动:2025 年半导体设备订单超 200 亿元,英诺赛科扩产贡献 15% 以上收入增量。
液冷技术:为英伟达服务器提供VC 液冷模组,适配 800V 架构高功率密度散热需求,热阻较传统风冷方案降低 70%。
客户覆盖:已进入英伟达服务器供应链,2025 年目标配套 30% 以上英诺赛科 GaN 器件出货量,同时供货华为、荣耀等 AI 手机厂商。
技术储备:布局石墨烯导热膜(导热系数 > 2000W/mK),未来有望应用于 1.6T 光模块与下一代 GPU 散热。
前道检测:为英诺赛科提供膜厚量测系统(精度 ±1nm)与电子束缺陷检测设备(分辨率 0.1μm),覆盖 GaN 外延片与晶圆制造全流程。
后道测试:自主研发 CP/FT 测试设备,支持英诺赛科 GaN 器件的高压(1200V)、高频(100MHz)性能验证,测试效率较进口设备提升 20%。
产能规划:武汉基地扩产后,半导体检测设备产能提升 50%,2025 年目标配套英诺赛科 40% 以上出货量。
技术突破:自主研发 8 英寸碳化硅衬底(厚度公差 ±5μm),已通过英诺赛科验证,2025 年目标供应 30% 以上英诺赛科 GaN 外延片需求。
产能爬坡:上海临港基地投产后,8 英寸衬底月产能达 3 万片,良率较 6 英寸提升 15%,成本降低 20%。
国际合作:与英飞凌签订长期供应协议,同步切入英诺赛科供应链,2026 年目标拿下全球 10% 市场份额。
生态协同:子公司博思达代理英飞凌、意法半导体等国际大厂产品,天然承接英诺赛科 GaN 芯片分销需求,2025 年目标分销 10% 以上英诺赛科出货量。
交叉拓展:车载通信芯片市占率超 18%,已进入比亚迪、小鹏供应链,未来可通过分销网络将 GaN 器件导入新能源汽车场景。
技术配套:同步提供电源管理与射频器件技术支持,形成 “芯片 + 应用” 协同效应。
高压连接:研发 800V 高压连接器(电流承载能力 > 500A),适配英诺赛科 GaN 模块与台达电源系统,2025 年目标配套 20% 以上英伟达订单。
技术突破:采用镀金铜合金材料,接触电阻 < 1mΩ,耐电压达 1500V,通过 UL94 V-0 阻燃认证。
先进封装:开发 GaN 器件SiP 系统级封装技术,集成驱动芯片与保护电路,体积较传统方案缩小 40%,已送样英诺赛科验证。
产能规划:星科金朋基地扩产后,GaN 封装产能提升 50%,2026 年目标拿下英诺赛科 25% 订单份额。
英伟达 800V 架构的落地,本质是GaN 功率器件 + 高频电感 + 高压电源 + 精密制造的技术革命。上述企业分别从 ** 材料(天岳先进)、硬件(铭普 / 台达)、制造环境(圣晖)、设备(北方华创)、散热(中石)、检测(精测)、分销(太龙)** 七个维度切入供应链,构成从芯片设计到终端应用的完整闭环。其中,英诺赛科与麦捷科技因直接参与 GaN 器件配套,技术壁垒与订单弹性最为突出;圣晖集成与北方华创则受益于英诺赛科扩产的确定性需求;台达电子与中石科技作为系统集成商,技术协同效应显著。
(注:以上信息均基于公开披露的公司公告、行业新闻及权威机构报告,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