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冷尼龙材料个股分析

用户头像
林花色了
 · 上海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全球液冷技术路线正从金属向尼龙基复合材料跃迁.

一、液冷尼龙材料的技术特性与产业逻辑

(一)核心优势与短板分析

核心优势

轻量化革命:尼龙材料密度仅为金属的 1/3(PA12 密度 1.01-1.03g/cm³),单机柜减重超 50kg,直接降低数据中心承重要求与能耗。

耐腐蚀突破:PA12 耐乙二醇腐蚀性能是金属的 5 倍以上,在冷却液长期浸泡环境下无锈蚀风险,寿命延长至 10 年以上。会通股份 PA612 材料更将耐温性提升至 215℃,适配英伟达 GB300 液冷系统瞬时高温需求。

成本重构:尼龙管路成本较金属方案降低 50%(金属 UQD 单价约 500 元 / 对,尼龙方案降至 200 元 / 对),单机柜材料成本节约超 3 万元。

设计自由度:尼龙可注塑成型复杂结构(如 Manifold 分流器),无需焊接工艺,生产效率提升 3 倍。

技术短板

耐高压瓶颈:目前尼龙管路承压能力约 20bar,低于金属方案的 35bar,需通过多层复合结构(如 PA12+TIE+PP)提升强度。

国产化率低:全球 PA12 产能 70% 由阿科玛、赢创垄断,国内会通股份、东辰瑞森等企业正通过 PA612 替代突破。

长期可靠性验证:尼龙材料在液冷环境下的老化数据(如 10 年以上浸泡测试)尚未完全公开,需依赖头部客户认证体系(如 CoolerMaster 2000 次热循环测试)。

(二)产业采用的底层逻辑

技术迭代倒逼

英伟达 GB300 服务器功耗达 120kW,传统风冷方案无法满足散热需求,液冷渗透率将从 2023 年的 15% 跃升至 2025 年的 50% 以上。金属管路在高频冷热循环中易产生应力疲劳,而尼龙材料通过弹性形变吸收应力,漏液风险降低 90%。

CoolerMaster 等龙头企业已验证尼龙方案:其 UQD+Manifold 系统采用溯联股份的 PA12 材料,单机柜价值量达 6 万美金,较金属方案综合成本下降 35%。

政策与环保驱动

欧盟《新电池法规》要求 2030 年电池碳足迹较 2021 年减少 60%,尼龙材料生产能耗仅为金属的 1/4,契合绿色制造趋势。

中国 “东数西算” 工程要求数据中心 PUE 值低于 1.25,尼龙管路的低导热性(导热率 0.25W/mK)可减少冷量损耗,助力实现能效目标。

二、A 股液冷尼龙材料核心企业全景解析

(一)材料端:国产替代先锋

会通股份(688219)

技术壁垒:自主研发 PA612 长链尼龙,熔点 215℃、导热率 35W/mK,耐乙二醇性能超越进口 PA12,已通过比亚迪宁德时代认证。

供应链卡位:珠海基地 8000 吨 PA612 产线满产,通过硕贝德川环科技间接供应英伟达 GB300 液冷系统,2025 年规划产能 2 万吨。

验证逻辑:中国化工信息周刊确认其技术突破,2024 年新能源汽车冷却管材料营收同比增长 120%,液冷领域占比超 30%。

东辰瑞森(未上市)

技术突破:低温固相缩聚技术实现高分子量 PA612 量产,产品耐水解性、尺寸稳定性达国际水平,目标进入英伟达供应链。

产能布局:山东基地 3 万吨产能 2025 年 Q4 释放,客户覆盖华为、戴尔等,出口占比 40%。

(二)部件端:系统集成龙头

溯联股份(301397)

产业验证:全球首家通过 CoolerMaster 尼龙 UQD+Manifold 系统认证的厂商,产品适配英伟达 GB300 液冷架构,单机柜价值量 6 万美金。

技术优势:尼龙 UQD 接头较金属减重 40%、成本降低 50%,耐插拔次数超 5000 次(金属方案约 2000 次),已通过台达、超威验证。

产能释放:东莞工厂液冷产线利用率 90%,2025 年 Q4 新增 10 万套 / 年产能,直接对接富士康、纬创等 ODM 厂商。

标榜股份(301181)

技术储备:开发尼龙 UQD 接头 + 复合管路总成,材料性能对标溯联股份,与特斯拉在机器人冷却系统有技术同源性。

客户进展:液冷产品送样国内头部服务器厂商,2025 年 Q3 有望进入小批量验证阶段,当前市值仅 20 倍 PE,存在预期差。

(三)延伸领域:材料应用拓展

金发科技(600143)

技术布局:珠海基地建设 4 万吨生物基高温尼龙产线,PA10T 材料耐温 250℃,送样超威测试,目标应用于浸没式液冷系统。

风险提示:与英伟达合作尚未明确披露,需警惕技术路线变更风险。

硕贝德(300322)

供应链角色:液冷板通过英伟达 GB200 认证,UQD 产品采用会通股份 PA612 材料,2025 年 Q4 启动量产,单机价值量 9.9 万元。

验证逻辑:中泰电新研报确认其进入英伟达供应链,预计 2025 年液冷业务营收占比超 20%。

三、产业验证与风险控制

(一)核心验证节点

客户认证进展

溯联股份:2025 年 Q3 完成英伟达 GB300 液冷系统全流程认证,Q4 启动批量交付。

会通股份:PA612 材料通过英伟达二级供应商硕贝德认证,2025 年 Q4 进入量产阶段。

产能爬坡节奏

会通股份珠海基地二期 1 万吨 PA612 产能 2025 年 Q4 投产,预计满产后贡献营收 10 亿元。

溯联股份东莞工厂扩产至 20 万套 / 年,对应液冷市场份额超 15%。

(二)风险预警

技术替代风险:碳化硅冷却方案在工业领域已实现应用,预计 2027 年后可能进入液冷服务器验证阶段,当前需关注材料企业研发投入(如会通股份 PA612 改性技术)。

供应链集中度英伟达液冷组件采购高度集中于富士康、纬创等 ODM 厂商,溯联股份硕贝德需警惕订单波动风险。

成本传导能力:PA12 原料丁二烯价格波动较大(2024 年涨幅超 30%),材料企业需通过垂直整合(如会通股份布局聚合工艺)对冲风险。

四、投资价值排序

第一梯队(高确定性)

溯联股份:CoolerMaster 认证 + 英伟达供应链双重背书,2025 年液冷业务营收占比有望达 50%,目标市值 150 亿元(当前 80 亿元)。

会通股份:PA612 材料国产替代龙头,2025 年液冷领域营收贡献超 8 亿元,对应 PE 30 倍(当前 40 倍)。

第二梯队(预期差标的)

标榜股份特斯拉技术同源 + 液冷产品送样,若 2025 年 Q3 获得服务器厂商订单,市值存在翻倍空间。

硕贝德英伟达液冷板核心供应商,UQD 产品量产将带来估值重塑,目标价 25 元(当前 18 元)。

观察标的

金发科技:生物基 PA10T 材料若通过超威认证,有望打开新增长极,需跟踪 2025 年 Q3 测试结果。

川环科技:汽车尼龙管路技术向液冷领域延伸,若获得服务器厂商订单,存在主题投资机会。

五、关键数据验证表

结论:液冷尼龙材料的技术革命已进入商业化临界点,溯联股份会通股份凭借材料突破与供应链卡位占据先机,建议重点关注 2025 年 Q3 订单落地与认证进展,把握估值重塑机遇。$溯联股份(SZ301397)$ $标榜股份(SZ301181)$ $会通股份(SH688219)$

#液冷#

#尼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