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筒作为风机支撑结构,直接受益于全球风电装机增长。2025 年上半年陆上风机中标均价回升至 2096 元 /kW(同比 + 21%),海上招标均价稳定在 3800-4200 元 /kW,行业利润修复确定性增强。头部企业通过产能区位优势与出口突破形成差异化竞争力:
大金重工(002487.SZ):全球塔筒出口龙头
核心逻辑:依托山东蓬莱、广东阳江等沿海基地的自有码头资源,大幅降低塔筒运输成本(占总成本 15%-20%),在海外订单竞争中具备显著优势。
业绩爆发点:海外市场高增长:2025 年上半年出口海工业务发运量同比翻倍,出口收入占比近 80%,毛利润贡献占比提升至 86%,带动净利润同比增长超 200%。在手订单充沛:海外海工订单累计超 100 亿元,覆盖欧洲北海、波罗的海项目,未来两年交付确定性强。海上风电第二曲线:沿海基地天然适配导管架生产,受益于国内深远海规划(广东、江苏 2025 年海风装机目标 12GW),导管架订单占比逐步提升。
泰胜风能(300129.SZ):海上风电渗透率提升受益者
核心逻辑:国内少数具备海上风电塔架、导管架全产业链能力的企业,2025 年上半年海上业务收入同比 + 226.21%,占比提升至 15.8%。
业绩爆发点:产能加速释放:扬州基地爬产顺利,2025 年出货量显著增长;泰胜蓝岛基地技改后可满足海外低碳要求,预计 2025 年内完成认证,打开欧美高端市场。订单结构优化:在手订单 54.75 亿元(同比 + 29.19%),其中海风订单占比 23.3%(同比 + 59.10%),毛利率较陆上业务高 6.03 个百分点至 9.29%。
天顺风能(002531.SZ):战略转型中的海上风电新势力
核心逻辑:主动收缩陆上塔筒业务,重心转向海上风电与海洋工程,德国海工基地建设稳步推进,为拓展欧洲市场奠定基础。
业绩爆发点:海工业务高弹性:2025 年上半年海工收入同比 + 124.40%,尽管短期毛利率为负(-3.94%),但随着产能利用率提升(2025 年 Q2 环比 + 36.4%),规模效应将逐步显现。发电业务稳定器:已并网电站 1.6GW,2025 年上半年发电收入 6.93 亿元(同比 + 4.67%),毛利率 65.53%,为业绩提供安全垫。
叶片作为风机核心部件,技术迭代速度最快。2025 年全球主流海上叶片长度突破 100 米,碳纤维复合材料渗透率提升至 35%,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壁垒与产能布局巩固优势:
中材科技(002080.SZ):技术与产能双领先的绝对龙头
核心逻辑:国内叶片市占率 22%,16MW 漂浮式机组 SI122F 叶片全球领先,2025 年上半年叶片销量 15.3GW(同比 + 103%),收入 52 亿元(同比 + 84%),首次超过玻纤业务成为第一大板块。
业绩爆发点:产能扩张提速:新疆昌吉基地新增 2 条 12-16MW 产线(年产能 4GW),汕头基地首条 16MW 产线预计 2025Q4 试投产,整体产能超 30GW,利用率突破 90%。碳纤维技术突破:碳玻混编叶片成本较全碳纤维方案降低 25%,在 100 米以上超长叶片中渗透率达 85%,2025 年碳纤维用量预计突破 1.2 万吨 / 支。
时代新材(600458.SH):差异化竞争下的稳健增长
核心逻辑:聚焦高可靠性叶片,与金风科技深度绑定(2025 年上半年供货超 4GW,占其采购量 30%),同时拓展海外市场(Nordex、西门子歌美飒订单同比 + 300%)。
业绩爆发点:技术迭代领先:推出 TMT108 系列抗台风叶片及 TMT126 系列 12-14MW 轻量化叶片,适配海上风电深水化、大型化趋势。出口占比提升:2025 年上半年海外叶片销量 2.2GW(同比 + 300%),毛利率 35%(较国内高 8 个百分点),海外收入占比有望突破 20%。
艾郎科技(拟 IPO):结构胶细分领域隐形冠军
核心逻辑:国内大型叶片结构胶市占率 22%,自主研发的 XY-802 型结构胶粘接强度较进口产品高 12%,耐老化寿命达 25 年,深度绑定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头部厂商。
业绩爆发点:产能扩张计划:拟募资 6.94 亿元用于海上风电专用胶粘剂产线建设,预计 2026 年投产,可满足 10GW 叶片配套需求,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海外高端客户突破:与维斯塔斯、恩德集团签订长期协议,2025 年上半年海外收入同比 + 40%,毛利率提升至 35%,成为第二增长曲线。
技术迭代主线:
塔筒:海上风电导管架、漂浮式基础占比提升,单位价值量较陆上塔筒高 30%-50%,具备深水施工能力的企业(如大金重工、泰胜风能)将优先受益。
叶片:碳纤维渗透率从 2025 年的 35% 提升至 2030 年的 60%,碳玻混编技术降低成本,具备大丝束碳纤维量产能力的企业(如中材科技、时代新材)将主导市场。
全球化主线:
塔筒出口:国内企业成本较欧洲竞争对手低 20%-30%,2025 年海外海上风电塔筒出口量预计超 100 万吨,大金重工、泰胜风能在欧洲单桩市场市占率分别达 30%、25%。
叶片出口:2025 年中国叶片出口额预计 55 亿元(同比 + 14.6%),时代新材、艾郎科技通过技术认证进入国际供应链,海外收入占比快速提升。
政策驱动主线:
国内政策:“十四五” 后期风电补贴退坡倒逼技术创新,2025 年新实施的《风电机组退役管理办法》预计产生年均 8-10GW 叶片替换需求,存量市场空间约 25 亿美元 / 年。
国际政策:欧盟碳关税(CBAM)实施后,采用生物基树脂的出口叶片利润率可达常规产品 1.8 倍,推动中材科技、时代新材等企业加速绿色技术布局。
原材料波动风险:塔筒用钢材价格占比 60%-70%,2025 年上半年主轴钢价格上涨 8%,短期压缩利润空间;叶片用环氧树脂价格近三年波动幅度达 ±30%,需关注成本传导能力。
技术替代风险:碳纤维叶片可能面临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的成本竞争,若 AI 辅助设计突破延迟,叶片性能提升幅度可能收窄至年均 2%-3%。
国际贸易壁垒风险:欧美对风电设备反倾销调查可能升级,2025 年欧盟碳关税增加 8%-12% 出口成本,需关注头部企业的本地化生产能力(如天顺风能德国基地)。
风电塔筒与叶片行业正处于技术迭代 + 全球化扩张的双重红利期。塔筒领域推荐大金重工(海外订单高增长)、泰胜风能(海上业务渗透率提升);叶片领域推荐中材科技(技术与产能双领先)、时代新材(差异化竞争与海外突破)、艾郎科技(结构胶细分龙头)。投资者可重点关注企业的产能释放进度、海外订单落地情况及碳纤维技术应用进展,把握行业 β 与个股 α 共振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