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21 年物流行业股价翻倍狂舞,到如今物流圈反内卷:读过去看今朝,本轮能走多远?

用户头像
佛洛依德-彪
 · 山西  
创作声明:本文包含AI生成内容

今天没事干,我想找一个过去派费提升、政策改革整个物流行业和现阶段类似的一个时间段来看,来大概看一下本轮我们能走多远,在找资料的过程中还发现了不少老朋友当年的分析, 诸君且看,不喜可以喷:

(一)21年物流行业及股价分析

1.首先我们看21年的消息面:

2021年9月1日起,中通、圆通等6家企业宣布全网派费上调0.1元/票,旨在缓解末端网点压力并改善快递员收入。此举标志着行业恶性价格竞争阶段性结束,企业从“以价换量”转向“量价齐升”。圆通在2021年8月至2022年3月期间,单票价格连续8个月同比正增长,价格回升预期推动估值修复。自此圆通开启了上涨之旅,2个月时间股价翻倍(8元-16元)。

2.再看21年的政策面:

《“十四五”邮政业发展规划》:2021年9月正式印发,提出“快递进村进厂出海”战略,明确到2025年基本建成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的现代邮政快递体系。

大的政策面也是促进21年快递企业股价回升的一个重要因素。

可以看出:圆通股价翻倍是政策红利、行业周期与公司治理改善共振的结果。2021年下半年密集出台的农村物流、绿色转型等政策为行业长期发展筑基,而旺季业务量爆发和价格战趋缓则直接催化业绩兑现。从行业格局看,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和技术升级巩固优势,中小公司面临更大整合压力。这一阶段的市场表现不仅反映短期盈利弹性,更预示着快递行业从“高速扩张”向“高质量发展”的转型趋势。

3.再看21年各家净利润:

4.结论

可以看出,当年净利润增速部分好的企业(圆通中通),股价大幅增长,相比同时期的申通,净利润增速一般甚至下滑,当时的股价并没有什么像样的增幅。

(二)25年物流行业及股价分析

1.首先我们看25年的消息面:

广东地区整体上调:从8月5日起,广东省快递底价整体上调0.4元/票,均价涨至1.4元以上,各家均不得低于1.4元成本价揽收。“通达系”0.1kg的特价件,各家提升幅度在0.4元-0.5元区间,每增加0.1kg价格提高0.1元,并设置15天锁盘期。这一价格调整传导至末端,广佛地区已有网点派费提高0.1元/单。

义乌地区率先提价:7月,义乌邮政管理局召开会议,将快递底价从1.1元上调至1.2元人民币,自7月18日起生效。该协会倡议摒弃“价格战”思维,推动发展模式向精细的“精耕细作”转变。

部分企业具体调整情况:有消息称,申通快递8月5日在广东地区开始提价,幅度为0.4元。圆通快递8月1日、8月2日广东加盟商/网点开会发布最新市场政策,预计提价幅度高于0.4元,推断为0.6元左右。

可以看出,这次提价并非行业整体同步行动,而是呈现“按地区、分批调整”的特点。优先选择竞争激烈、代表性强的区域先行试点,比如义乌7月率先提价,广东8月初跟进调整,其他地区暂未同步;不同区域在时间、幅度上存在差异,既避免了“一刀切”对各地市场生态的冲击,也为后续根据试点效果逐步推广留出了空间,体现了行业调整的针对性和灵活性。

所以对于各家快递企业净利润的驱动并非短期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缓慢释放的过程,这与行业调整的底层逻辑和现实约束密切相关。

从短期来看,派费和快递底价的区域性、分批调整,对企业净利润的直接拉动有限。一方面,提价范围尚未覆盖全国,仅在义乌、广东等局部区域落地,且幅度多在0.1元至0.6元区间,对于庞大的业务总量而言,短期内难以形成显著的利润增量;另一方面,提价政策从总部传导至末端网点、再转化为实际经营效益,需要经历成本核算、流程适配、市场反馈等多个环节,中间存在一定的时滞,叠加部分企业仍需消化前期价格战积累的成本压力,净利润很难快速反弹。

从长期维度看,这种差异化调整的价值在于为行业构建“利润修复通道”。当重点区域通过提价逐步摆脱“低价内卷”,末端网点生存压力缓解后,企业才有更多精力投入到服务升级、效率提升和数字化改造中——比如优化路由规划降低运输成本、通过智能分拣提高处理时效、拓展冷链、同城等高附加值业务。这些举措虽然短期内难见成效,但长期来看,既能通过服务溢价提升单票收入,又能通过降本增效压缩成本,从而形成“收入增长+成本优化”的双轮驱动,逐步增厚净利润。

2.再看25年的政策面:

法规修订:6月起施行修改后的《快递暂行条例》,强化绿色包装要求,明确企业在环保材料使用、回收管理等方面的责任及违规处罚。

市场规范:国家邮政局整治“内卷式”竞争,引导企业从价格战转向服务质量与效率提升。国家邮政局于7月29日召开快递企业座谈会,强调积极推动解决“内卷式”竞争等突出问题。

网络建设:推进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完善,支持国际网络拓展,助力企业出海。

权益保障:督促企业提高基层网点劳动合同签订率和社保缴纳率,保障快递员权益。

可以看出,2025年政策面与2021年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都将农村物流建设置于重要位置。2021年,《关于加快农村寄递物流体系建设的意见》印发实施,致力于健全县、乡、村寄递服务体系,补齐农村寄递物流基础设施短板,彼时提出到2025年基本形成开放惠民、集约共享、安全高效、双向畅通的农村寄递物流体系的目标。今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再度强调“深化快递进村,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从“实施”到“加快”到“健全”,再到如今的“深化”,体现出政策对农村物流建设一以贯之的重视,以及持续推进这项民生工作的决心。全国已建成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34.6万个,建制村快递服务覆盖率超过95%,接下来则更侧重于“质”的升级,要让农村物流服务更为便捷、覆盖更广、品质更优。

不过,2025年政策的主要发力点与核心重点在于终止价格战。国家邮政局密集召开会议,明确要求快递企业“旗帜鲜明反对内卷式竞争”,整治末端服务质量问题。今年快递行业经营压力巨大,2025年第一季度各家单票盈利接近或低于2021年历史低位,单票现金流表现差于2021年底部,部分企业现金流压力极大。在此背景下,政策出手干预,与2021年单纯推进农村物流体系建设有所不同,今年旨在从根源上扭转快递行业长期深陷价格战的局面。监管部门通过强化市场规范,要求企业总部履行主体责任,创新经营模式,保障基层网点稳定与农村服务可持续性,引导行业从低水平的价格竞争转向高质量服务、差异化竞争,促进快递行业健康、良性、可持续发展

3.再看24年各家净利润:

但是圆通、韵达2025年一季度净利润环比负增长,但在反内卷政策下股价仍上涨,这一现象背后是短期业绩与长期预期的分化。

短期来看,一季度价格战导致单票价格下降、政策传导存在时滞,导致利润暂时承压,环比下滑更多是阶段性因素影响,并非盈利能力恶化。

4.结论(后市怎么看)

股价上涨,源于市场提前捕捉到反内卷政策带来的行业逻辑转变:价格战终结有望推动单票收入企稳、网点稳定性提升,长期盈利中枢上移。加上两家企业此前估值处于低位,政策注入的“确定性”触发估值修复,资金提前布局长期价值,因此短期业绩波动未阻挡股价上升。

这种背离,本质是市场在为行业从“内卷”转向“健康发展”的未来定价。

申通快递近期股价表现颇为活跃,截至2025年8月8日,股价报17.35元。自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达到72.3%。从行权价格角度来看,申通围绕16.5元的行权价格上下波动,显示出市场对其价值的反复权衡。申通在量价齐升方面有着较大潜力,其近几年快递单量迅猛增长,2024年营业收入471.6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5.26%;2025年一季度营收119.99亿元,同比增长18.43%。随着行业反内卷政策推进,快递价格有望企稳回升,申通若能继续保持单量增长势头,实现量价齐升,将对公司净利润产生积极影响。一旦净利润超预期增长,会吸引更多投资者,推动股价在围绕行权价格波动的基础上,向更高价位区间迈进。

韵达股份在2025年一季度面临净利润环比负增长困境。不过,韵达一直在推进自动化设备更新,这将有助于提升运营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目前,韵达需要将此前涉Z调查等负面消息的影响进一步弱化,恢复市场对其信心。随着自动化设备更新完成,若能顺利转化为成本优势,叠加市场份额的稳定或提升,盈利状况有望改善。从股价方面来看,2025年来韵达股价上涨18.31%,后续一旦盈利改善的预期被市场认可,股价可能会迎来新一轮增长,摆脱当前因业绩与负面消息压制的局面,实现估值修复与股价攀升。

圆通速递

在这一轮反内卷政策下股价表现相对稳健,给投资者较强信心。2024年圆通归母净利润40.1亿元,同比增长8%。进入2025年,虽然一季度净利润环比有所下滑,但市场更关注其长期发展逻辑。反内卷政策有利于圆通改善单票收入情况,其自身网络布局较为完善,服务质量也在行业内处于较高水平。随着政策效果持续显现,单票收入提升与成本控制的协同效应将逐步凸显,为净利润增长提供支撑。在股价上,2025年来圆通股价上涨22.81%,预计会延续稳步上升态势,凭借良好的业绩表现与行业地位,吸引更多资金流入,推动股价进一步上扬,成为物流行业股价增长的稳定力量。

#今日复盘# $韵达股份(SZ002120)$ $圆通速递(SH600233)$ $申通快递(SZ002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