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盾安环境(SZ002011)$ 都说液冷拉动制冷配件业务规模,到底在哪体现,谁都不知道。现对液冷业务拉动制冷配件业务一个推算,不一定准,但可窥见一、二。还是以三花、盾安24年下、25年上的制冷配件业务规模为例(不含热管理)。
一是海外部分。
三花:24年上海外几乎没增长,到24年下海外同增12.53亿,同增23.22%,较24年上环增8亿。一般情况下,三花下半年海外收入是少于上半年的,如果没有液冷业务的拉动,24年下是没什么增长的,概算24年下液冷业务拉动10亿左右是有的。然后到25年上,海外同增13.61亿,环增5.61亿,这就体现的更明显了,24年上较上年同期几乎没增长,到25年上增长规模这么大,可以肯定是液冷业务拉动的,至于金额,应该也在10-13亿之间。
盾安:因二供,在海外液冷拉动营收规模上体现得没有三花哪么大。一般来讲,盾安上半年海外营收都是大于下半年的,然后到24年下,海外营收竞超过上半年,其24年下同增2.34亿,环增0.58亿,所以可以推测24年下的2亿左右是液冷业务拉动的。然后到25年上,海外营收同增1.4亿,环增0.81亿,较24年上与上年同期下降0.07亿大为改观。也可以概认为25年上海外新增的1.4亿是液冷业务拉动的。
二是国内部分。只说25年上。
三花:国内业务营收同增12.26亿,减国内业务的热管理同增4.77亿,为7.49亿,再扣减25年上国内空调产量增速5%贡献的营收规模,概算液冷业务拉动营收规模4-5亿左右。所以三花在国内液冷拉动上营收规模上较一般,不如海外拉动得那么明显。
盾安:国内业务营收同增2.99亿,但格力关联交易同减0.5亿,美的方面估计不会下降,但增长不会很多,应该就0.3-0.4亿的同增水平,国内其他客户同增3亿左右,25年上国内就小米空调增速达60%多,如果国内其他客户算上小米的增长和商用配件的下降,概算同增在5%左右,即1亿左右,所以盾安25年上国内新增的2亿左右营收规模是液冷业务拉动的。这个表现比三花在国内的液冷业务拉动规模水平差距不算很大。
综上,海外和国内合计,液冷业务拉动25年上的营收规模方面,三花在14-17亿之间,盾安在3.4亿左右。所以盾安与三花在海外的差距比较大,但国内的差距不是很大。这也证明了在海外高端客户液冷配件方面,三花还是占了很大优势。
后续来看的话,海外方面,随着英伟达GB300出货和海外液冷市场的进一步增长,因三花估计会发生产能不够的问题,这就给盾安带来机会。至于国内液冷市场,盾安较三花还有一定的价格优势,在内卷的国内市场下,说不定能和三花的份额能并驾齐驱。
基于此,推算下全年,在液冷拉动营收规模方面,三花约在35亿左右、盾安约在10亿左右比较符合实际。至于26年及以后,对哥俩来说,液冷业务拉动配件营收迅猛增长预期是显而异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