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一个关键词席卷了科技圈:智能体(AIAgent)。从大模型到具身智能,再到如今的智能体,这场科技“奥林匹克”正以惊人的速度进化。据报道,过去三个月涌现的智能体相关产品,已超过去年全年总和。这并非偶然——大模型、算力供给、能源供给、开源生态和产业应用的同步爆发,共同托举起AIAgent的诞生。数据显示,全球智能体市场规模已突破50亿美元,年增长率高达40%。这股浪潮正推动AI从简单的“内容生成”工具,向“产业智能体的核心引擎”跃迁,重构产业边界。中航证券一针见血地指出:2025年将是AIAgent能力平台化的元年,技术范式与商业价值正同步加速。今天,我们就来深度剖析这场革命背后的投资逻辑与产业变局。
AIAgent的兴起,标志着人工智能进入全新阶段。它不再局限于生成文本或图像,而是能自主执行复杂流程,成为企业的“数字员工”。想象一下:一个智能体能处理客服咨询、优化生产调度,甚至参与决策——这正是产业边界被重构的核心。中航证券的分析揭示,大模型正从“内容生成”跃迁至“流程代理”,这意味着AI不再是被动响应,而是主动代理业务流。这种跃迁的驱动力来自三方面:开源生态的繁荣降低了技术门槛;政策全链支持(如中国的新基建战略)加速落地;应用场景从消费端向产业端渗透。数据显示,40%的年增长率背后,是智能体在制造、政务、医疗等领域的爆发式应用。例如,在制造业,智能体能实时监控生产线,预测故障;在金融业,它能自动化风险评估。这种质变,让AIAgent成为产业升级的“核心引擎”,而非辅助工具。 投资角度看,这场革命催生了两大主线。第一类是大模型开发与AIAgent能力提供商,他们提供底层技术引擎;第二类是AI落地场景平台与消费端应用企业,他们将技术转化为实际价值。中航证券强调,2025年平台化元年的到来,意味着头部企业将率先受益。开源生态的繁荣,让中小企业也能快速接入,但政策支持(如数据安全法规)可能成为双刃剑——既保障发展,也带来合规成本。投资者需警惕:高增长伴随高风险,市场洗牌中,只有真正掌握核心技术的玩家才能笑到最后。
在AIAgent的浪潮中,三家上市公司已崭露头角,它们代表了两大投资主线的典型样本。让我们逐一拆解其业务布局与进展。
酷特智能是产业智能体落地的先锋。2024年1月,公司与华为签订《全面合作协议》,双方将在产品研发联合创新、生产智能体集群、酷特AIAgent升级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目前,合作正按计划顺利推进。这意味着酷特智能正将AIAgent技术融入制造业核心——生产智能体集群能优化供应链管理,提升效率。例如,在服装定制领域,智能体可实现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自动化。这种布局契合“AI落地场景平台”主线,酷特智能的股价表现(如近期盘中涨幅2.97%)反映了市场对其转型的认可。但挑战在于:华为生态的依赖性高,需关注合作进展是否带来可持续增长。
彩讯股份在AIAgent领域持续突破创新,完全自主研发的智能体核心引擎“彩讯AIBox平台”,正深度融合办公、客服、营销等业务场景。公司致力于打造下一代企业智能体,让agent真正参与企业业务流。这体现了“大模型开发与AIAgent能力提供商”的主线——彩讯AIBox平台作为底层引擎,赋能企业实现流程自动化。例如,在客服场景,智能体能处理80%的常见咨询,释放人力。尽管股价近期波动(如盘中跌幅1.92%),但彩讯股份的技术积累(如100%自研)为其构建了护城河。风险点在于:竞争激烈,需快速迭代以保持领先。
德生科技深耕政务民生服务领域,自主研发的“知纬解语”大模型已通过国家网信部门备案,并积累100多个城市的服务语料。在布局上,公司将持续以AIAgent渗透至核心民生场景(如就业、就医、政务等),推动垂直领域AI应用的跨越式发展,打造行业领先的AI应用能力,构建数字化民生服务生态。这属于“AI落地场景平台”主线,德生科技聚焦高壁垒的政务市场,智能体能优化公共服务的效率(如自动处理社保查询)。股价相对稳定(盘中跌幅0.54%),但政策红利(如数字政府建设)是其催化剂。需注意:政务数据敏感度高,合规风险不容忽视。 这三家公司勾勒出AIAgent产业链的全景:上游是能力提供商(如彩讯股份的引擎),中游是场景平台(如酷特智能的制造集群),下游是应用企业(如德生科技的民生服务)。它们共同推动智能体从“实验室概念”走向“产业心脏”。
展望2025年,AIAgent的爆发将带来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