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梳理-以岭药业

用户头像
火炏燊
 · 北京  

一、公司发展历程与核心优势

里程碑事件

1992年:吴以岭创立石家庄开发区医药研究所,奠定络病理论研究基础。

2001年:改制为股份有限公司,心脑血管药通心络胶囊上市。

2011年:深交所上市(募资12.9亿元),连花清瘟成拳头产品。

2020-2022年:疫情驱动连花清瘟爆发式增长,2023年营收峰值103.2亿元。

2024年:呼吸类需求回落,营收65.1亿元(-36.9%),战略重心转向心脑血管。

2025Q1:业绩触底反弹,营收23.6亿元(环比+9.9%),净利3.3亿元(扭亏为盈)。

核心优势

理论体系:独创“络病理论”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2020年),指导17款专利中药研发。

研发实力:2024年研发投入9.1亿元(占营收13.9%),高于行业平均(6.7%)。

全产业链:覆盖中药材种植→研发→生产→销售,拥有60个GAP基地。

二、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2024全年 vs 2025Q1)

收入与毛利率对比(单位:亿元)

关键变化

心脑血管类: 通心络胶囊2025Q1销量环比+18.1%,因进入《冠心病诊疗指南》(2024版)。 芪苈强心胶囊获国际期刊《Nature Medicine》背书(降低心衰风险22%)。

健康消费品: 八子补肾胶囊(抗衰老)2025Q1线上销售+28%,入选《中医药干预衰老专家共识》。

呼吸类企稳: 连花清瘟零售渠道库存消化至1.05亿盒(环比+12.9%),OTC转型完成。

三、财务基本面与行业对比(2024全年 vs 2025Q1)

核心指标分析

注:ROE与ROIC为2025Q1年化值

行业对比(2025Q1)

四、行业规模与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2024年)

中药行业:整体规模8,200亿元(+5.1%),心脑血管中成药占32%。

细分赛道: 心脑血管用药:公立医院端超500亿,口服中成药占63.5%(通心络份额5.88%)。 感冒用药:零售端规模367亿(-11.9%),连花清瘟占2.85%(中康数据)。 抗衰老健康品:市场规模突破1,200亿,年增速18%(八子补肾增速领先)。

竞争格局

五、股权结构与最新动态(2025Q1)

股权集中度

2025年重大动态(更至6月)

研发突破: 柴黄利胆胶囊(胆囊炎新药)获上市受理(2025.03) 连花御屏颗粒(气虚感冒)启动II期临床(2025.05)

国际化: 辛伐他汀片获FDA批准(首款降脂药ANDA,2025.04) 越南注册连花清瘟(2025.06,覆盖东南亚6国)

政策红利: 通络明目胶囊新进国家医保(2025.01,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八子补肾写入《抗衰老中药应用专家共识》(2025.05)

六、机会与风险分析

核心机会

重大风险

七、发展前景展望

短期(2025年)

业绩预测:营收90-95亿元(+38%~46%),净利9-10亿元(ROE回升至12%)。

核心驱动
① 心脑血管产品放量(通心络+芪苈强心);
② 八子补肾线上销售破5亿;
③ 美国ANDA首年贡献1.5亿收入。

中长期(2026-2028)

第一曲线(中药): 心脑血管药市占率提升至20%(循证医学优势) 津力达颗粒抢占糖尿病并发症市场(300万患者)

第二曲线(国际化+健康品): ANDA管线扩容至20个,目标欧美市场10亿营收 抗衰老产品线扩展(新增2款临床阶段新品)

关键跟踪指标

2025H1呼吸类零售数据(6月药店普查)

美国辛伐他汀片放量进度(2025Q2销售披露)

八子补肾临床新适应症拓展(2025下半年)

结论以岭药业已度过业绩低谷,心脑血管核心盘+健康品新增长点驱动复苏,国际化与抗衰老布局打开长期空间。建议关注2025H1财报验证拐点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