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企业梳理-粤万年青

用户头像
火炏燊
 · 北京  

$粤万年青(SZ301111)$ 这家公司问题有点多,所以股价长期低迷

一、发展历程与战略转型

阶段特征

百年药企根基(1891年创立): 前身为汕头制药厂,拥有“万年青”中华老字号(2024年认证),核心产品消炎利胆片、脑力宝丸获国家银质奖。

IPO扩张期(2021年上市): 募资4.19亿元投向中成药扩建与研发中心,但项目进度延迟至2026年。

大健康转型(2024年): 通过收购(万年青药业85%股权)、新设子公司(医疗管理、中药科技等)布局中药饮片、医疗服务、健康食品三大新业务,构建“制药+医疗+健康”生态。

二、主营业务与收入结构分析

(一)收入构成变化(单位:亿元)

核心问题

传统药品拖累:主力产品消炎利胆片(-16.56%)、苦木注射液(-17.93%)受医保调整冲击;归脾液因退出北京医保销量锐减。

新业务尚未起量医疗健康板块(如小贝拉母婴护理中心、诺亚医疗门诊)2024年仅贡献159.84万元收入,2025Q1因推广费用激增(抖音电商等)亏损扩大。

三、财务基本面透视

(一)关键财务指标对比

核心风险点

盈利崩塌:2024年净利润率仅0.15%(2023年为11.46%),主因新业务投入(医疗健康板块影响利润1,987万元)及理财收益减少(-326万元)。

现金流承压:2025Q1经营现金流恶化,因新业务推广费用(如海南万秘堂抖音电商)及人员成本增加。

四、竞争格局与核心壁垒

(一)行业地位

产品优势:拥有101个药品批文,10个独家品种(如胆石通胶囊、固精补肾丸),16个基药目录品种,在胆道类、降糖类领域具技术壁垒。

渠道覆盖:销售网络覆盖全国31省,直控团队渗透医院、连锁药店,2024年直销收入增长36.61%。

(二)政策与市场挑战

集采冲击:参芪降糖片2025年中选全国中成药集采,价格降幅30%,短期利润承压但利于市占率提升。

竞品挤压:清热解毒类(-18.98%)、补益类(-4.93%)产品受同仁堂白云山等龙头挤压。

五、投资机会与风险预警

(一)潜在机会

产业链协同:饮片业务(收购万年青药业)与医疗健康(国际医疗港项目)形成闭环,2024年饮片产量161吨,奠定供应链基础。

政策红利:中药配方颗粒、经典名方(如保阴煎研发)受益于国家中医药振兴政策。

(二)重大风险

新业务亏损医疗健康板块2024年亏损1,033万元,2025Q1因海南万秘堂推广费用550万元,扭亏时间不确定。

研发停滞:研发投入仅占营收3.02%,核心项目(如消炎利胆片工艺升级)进展缓慢。

商誉减值:收购万年青药业形成商誉732万元,若整合失败恐计提减值。

六、投资建议

策略

短期观望:业绩拐点需等待新业务放量(关注2025H2医疗港运营数据)及集采品种销量兑现。

长期布局:若中药饮片、医疗服务的协同效应显现(目标饮片收入占比超5%),可逢低配置。

关键跟踪指标

医疗服务收入增速(2025年目标突破1,000万元);

参芪降糖片集采后销量份额变化;

经营性现金流改善情况。

报告来源:基于公司2024年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数据深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