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给药制剂(Transdermal Drug Delivery Systems, TDDS),也称为透皮治疗系统(TTS),是一种通过皮肤敷贴给药,使药物以恒定速率穿透皮肤屏障,进入全身血液循环并达到有效血药浓度,从而产生全身治疗作用的给药系统 814。它是继口服、注射之后的第三大给药系统。在全球范围内,美国和日本是经皮给药技术最成熟、市场规模最大的两个市场 。
中国市场目前仍以传统的中药贴膏为主,但化药凝胶贴膏等新型经皮给药制剂正在快速发展,未来存在巨大的市场潜力和替代升级空间。所以很多玩家就进来了。
虽然九典制药2025年上半年营收15.12亿元(+10.67%),净利润2.91亿元(+2.57%),毛利率74.58%。。业绩还是很能打的,但前景有点暗淡。
九典制药(300705.SZ)作为国内经皮给药制剂(尤其是凝胶贴膏)领域的龙头企业,曾经辉煌(2020-2024年股价涨了8倍),但目前正处在一个竞争格局急剧变化的节。其核心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商品名:久悦)曾是其业绩增长的绝对主力,但该产品的独家市场格局已被打破,导致其面临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
1.护城河受到冲击:其核心产品的技术壁垒和审批壁垒正在被攻破。竞争对手通过生物等效性试验(BE)而非昂贵的大临床即可获批仿制药,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玩家涌入这个市场。
2.从“独家”到“红海”: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市场已从九典独家垄断转变为多家竞争的“红海”。未来的竞争将更加侧重于成本控制、品牌营销和渠道拓展能力。
最主要的竞争来自于其核心产品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的仿制者。该产品曾是其独家产品,2023年销售额达15.47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57.46%。然而,这一市场格局在近期发生了根本性改变:
1.乐明药业:其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已获批上市,成为该品种第二家获批的企业,且是首家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获批的产品。这打破了九典制药长达数年的市场独占,是引发其股价剧烈波动的重要原因之一
2.北京泰德制药:作为国内透皮贴剂领域的传统强者,泰德不仅拥有成熟的氟比洛芬凝胶贴膏产品,其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也已在2025年早些时候获批,直接与九典的核心产品竞争
3.南京海纳医药:其洛索洛芬钠凝胶贴膏也已获批,进一步加剧了该市场的竞争除了洛索洛芬钠,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领域,九典制药也面临激烈竞争。该领域已有9家企业的上市申请在审,包括万高药业(其申请获受理是引发九典股价闪崩的导火索之一)、华润三九和云南白药等实力强劲的对手
竞争不仅来自同类产品的仿制,更来自可能颠覆市场的新技术。
•联盛医药:其开发的酮洛芬贴片(Tape) 已获批上市。与传统的凝胶贴膏(Patch)相比,贴片的黏附性能更好,被视为更先进的技术方向。参考日本市场,贴片(Tape)的市场份额高达90%,而贴膏(Patch)仅占10%,这预示着未来可能存在技术路线的替代风险
在更广阔的外用贴膏市场,九典制药还需与传统巨头竞争市场份额。
•中成药贴膏巨头:如羚锐制药(以“两只老虎”贴膏闻名)和奇正藏药(如消痛贴膏)。它们主导着中成药贴膏市场,2023年该细分市场规模达135亿元,占整个贴膏市场的68%。虽然化学药贴膏(如九典的产品)与传统中成药贴膏在技术路径和理念上有所不同,但它们在终端消费者解决肌肉酸痛、关节炎等问题的需求上是直接的替代关系,竞争不可避免。
此外,一些综合性的化学制药企业也在不同层面与九典形成竞争或可比关系。
•海思科医药集团、灵康药业集团等化药企业,业务范围与九典制药的化药制剂板块存在重叠
•山东赛托生物、西藏卫信康医药等,在生物制药或综合性医药领域也可能存在间接竞争
目前来看,九典制药的竞争对手既有乐明药业、北京泰德等直接挑战其核心产品的仿制者,也有联盛医药等可能带来技术颠覆的创新者,还包括羚锐制药、奇正藏药等占据庞大传统市场的替代者。其未来的表现将极大考验其应对激烈价格战和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