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港股市场,有一家公司左手握着长三角黄金高速,右手控股券商,却被多数人当成普通基建股。它就是浙江沪杭甬——2024年靠收过路费赚了106亿,证券业务分了63亿,股息率飙到6.75%,比银行理财香多了。今天用最新数据拆解,三个细节告诉你:这票的稳健性,可能超出你的想象!
一、不止是高速股:左手收钱右手炒股,双轮驱动有多赚?
浙江沪杭甬的生意经,比单纯的高速公司复杂多了,相当于"高速收费站+券商"的组合体:
1️⃣ 高速业务:每天躺赚2900万,沪杭甬高速贡献半壁江山
- 沪杭甬高速:连接上海、杭州、宁波三大金主城市,日均车流量超30万辆(相当于每小时1.25万辆),2024年收了50亿通行费,占高速业务收入的47%。这条路货车占比35%,全是真金白银的物流需求,毛利率常年40%以上;
- 其他路产:舟山跨海大桥靠港口物流年赚18.7亿(同比+8.1%),杭徽高速靠旅游客车收15.2亿(客车占70%),只有上三高速受施工影响降了3.1%,但架不住整体能打——11条高速全年共收106.6亿,占总营收60%以上。
2️⃣ 证券业务:控股浙商证券,资本市场来钱快
手里握着浙商证券29.5%的股份,2024年这块贡献63.7亿收入(占营收23%)。别看比例不算高,弹性却不小:股市热闹时,经纪和资管业务能多赚好几亿;就算行情差,也比纯靠收过路费多一个缓冲垫。
3️⃣ 其他业务:酒店、PPP项目当"零花钱"
占比不到5%,但胜在稳定。比如高速服务区的酒店,靠着车流生意差不了,偶尔还能承接点政府PPP项目,算是给现金流锦上添花。
二、三大护城河:垄断+政策+股东,别人抢不走的饭碗
1️⃣ 长三角路网半壁江山,谁来都得交钱
手里1143公里高速,占了浙江省60%的份额,等于说在浙江开车,大概率要给它交钱。最狠的是沪杭甬高速,上海到宁波的货,走它最快最顺,就算旁边修了新高速,货车司机还是认这条路——这就是垄断的底气。
2️⃣ 特许经营权吃到2049年,比房产证还稳
杭徽高速的经营权到2049年,沪杭甬高速也能吃到2031年,剩下15-25年的饭票攥得死死的。这意味着什么?只要车轮子还在转,每天的通行费就像闹钟一样准时到账,比租房收租靠谱多了。
3️⃣ 大股东持续"输血",优质路产不断进来
背靠浙江交通集团,这两年陆续注入杭绍甬高速等优质资产,资产证券化率提到70%。简单说,集团建好的新路,优先给它运营,等于坐着就能扩大生意版图,这种好事私企想都别想。
三、行业地位:长三角高速一哥,定价权握在手里
按通行费收入算,全国前五,长三角第一。更关键的是,它卡着浙江的交通命脉——上游对接集团每年500亿的基建投资,下游服务全省的物流和客运,政府都得高看一眼。
2024年浙江省还给货车通行费涨了5%,这种定价权可不是谁都有。要知道,高速收费这事儿,抗通胀能力超强,物价涨了收费标准也能调,利润不容易缩水。
四、未来增长点:新路通车+股市回暖,双击机会来了
1. 路网扩容:甬金高速改扩建砸了187亿,杭甬复线2025年3月通车,这两条路一跑起来,每年至少多赚10亿;
2. 车流量跟着GDP涨:浙江2024年GDP破9万亿,年增5.5%,汽车保有量超2000万辆,只要经济不停,车轮子就不会停;
3. 证券业务添彩:浙商证券净资本充足,注册制一来,IPO和资管业务可能爆发,到时候又能多分点红。
现在能买吗?6.75%股息率+低估值,防守进攻都合适
- 分红比存款香:2024年股息率6.75%,比银行大额存单高3个点,而且高速的现金流旱涝保收,分红有底气;
- 估值太便宜:现在市盈率才5.8倍,比行业平均9倍低一大截,等于用打折价买长三角的核心资产;
- 风险提示:沪杭甬高速2031年到期(但大概率续约),杭温高铁2026年通车可能分流点客车,但影响有限——毕竟货车跑高速还是比高铁实在。
浙江沪杭甬的逻辑,就是"高速打底保吃饭,证券添彩赚外快"。在市场波动大的时候,这种既有垄断资产又有成长弹性的票,可能比纯题材股靠谱多了——毕竟,长三角的车轮子,可比题材故事实在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