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风云录:深圳国际】 深圳国际(00152):7.87%股息率+大湾区垄断,这只基建股藏着多少金矿?

用户头像
天山投研侠
 · 重庆  

在港股市场,有一家被严重低估的“基建隐形冠军”——深圳国际。手里握着广深高速这样的现金奶牛,物流园土地堪比“大湾区地皮银行”,2024年股息率飙到7.87%,却因“业务太杂”被散户忽视。但机构悄悄买了5年:社保基金持仓超2%,外资持股比例创3年新高。今天用最新数据拆解,三个细节告诉你:这票的价值,可能被低估了一半!
一、不止是高速股:四轮驱动的“基建财团”有多能赚?
深圳国际的生意版图,远比单纯的高速公司厚实,相当于“收费公路+物流地产+港口+环保”的组合体:
1️⃣ 收费公路:每天躺赚1.5亿,广深高速是印钞机
- 广深高速:连接广州、深圳两大一线城市,日均车流量63.2万辆(相当于每小时2.6万辆),2024年日均收费788万元,一年就进账28.8亿,占公路业务收入的28.7%。这条路货车占比40%,全是跨境物流的硬需求,毛利率常年维持在50%以上;
- 其他路产:清连高速靠南北货运年赚6.3亿(日均173万),阳茂高速收7.6亿(日均209万),水官高速和梅观高速垄断深圳东部交通,光这5条路就贡献了公路业务80%的收入——16条高速全年共赚100.3亿港元,占总营收64.4%,是妥妥的压舱石。
2️⃣ 物流+港口:大湾区地皮银行,躺着收租还能增值
全国布局46个物流园,运营面积579万㎡,2024年物流园收入15亿,港口服务更猛,靠靖江港等项目赚了35.9亿(同比+28%)。但更值钱的是土地:
- 深圳龙华区50万㎡待开发住宅用地,按当前市场价估值超100亿;
- 华南物流园土地整备已确认23.7亿收益,剩下3宗地块还能慢慢释放,未来6-8年预计总收益超156亿,等于每年多一个“红包”。
3️⃣ 环保业务:双碳风口的潜力股
风电、餐厨垃圾处理虽目前占比不高,但2024年装机量同比+15%,毛利率超30%。随着大湾区环保政策收紧,这部分可能成为新的增长极,现在布局等于提前占座。
二、三大护城河:垄断+土地+模式,别人学不会的赚钱逻辑
1️⃣ 大湾区路网垄断,谁开车都得交钱
手里600多公里权益高速,条条都是黄金线:广深高速是珠三角货运生命线,清连高速卡住粤北咽喉,水官高速垄断深圳龙岗到福田的通勤流。这些路的收费权最长到2050年,等于握着几十年的“过路钱”欠条,比房产证还稳。
2️⃣ 土地储备是“隐藏金库”
大湾区853万㎡物流用地,光是深圳的地块,这几年每平米地价涨了3倍多。更妙的是“投建管转”模式:先建物流园,等区域成熟了转成商住用地,比如华南物流园,一转手就赚几十亿,这种操作私企根本拿不到资质。
#3️⃣ 国资背景+REITs玩得溜
深圳市国资委控股44.2%,是大湾区基建的“亲儿子”,拿项目、融资本钱比民企低30%。更厉害的是资产证券化:2024年通过华夏深国际REIT回笼资金,确认收益5.9亿,以后还能把更多物流园打包上市,既赚租金又赚差价,资金周转效率比同行高50%。
三、行业地位:大湾区基建的“总调度长”
作为深圳唯一境外上市的基建平台,深度参与大湾区规划:
- 高速路网串联广州、深圳、东莞等9城,货运量占珠三角60%;
- 物流园对接盐田港、蛇口港,跨境电商货物70%要经过它的园区;
- 这种“路+港+园”的协同,在大湾区找不到第二家,等于卡住了区域经济的“血管”。
四、未来增长点:三个信号预示要爆发
1. 广深高速改扩建:通行能力提升后,货车收费标准可能上调,预计每年多赚5亿;
2. REITs滚动发行:手里大把物流园资产,每上市一只就能回血数十亿,再投新项目,雪球越滚越大;
3. 土地增值加速:深圳、东莞的物流用地转性政策放宽,华南物流园剩下的地块可能比已释放的更值钱。
现在能买吗?7.87%股息率+破净,等于捡钱机会?
深圳国际的投资逻辑,是“高速公路的稳+土地增值的狠+REITs的活”。在市场炒作概念的当下,这种手握硬资产、分红又猛的票,可能才是真正的“抗跌神器”——毕竟,大湾区的车轮子和地皮,比任何题材故事都靠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