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风云录:中国燃气】6.8% 股息率 + 5000 万用户垄断,这只燃气龙头被严重低估!

用户头像
天山投研侠
 · 云南  

在港股市场,有一家公司靠 "铺管子卖气" 成了现金奶牛 —— 中国燃气手握 662 个城市的燃气特许经营权,覆盖 2 亿人,2025 财年躺赚 46.6 亿港元自由现金流,股息率飙到 6.8%。但散户总觉得 "燃气股太稳没弹性",却没发现:社保基金悄悄持仓超 3%,外资连续 8 个季度增持,这只票的投资逻辑藏着三个不为人知的赚钱密码。
一、不止是卖燃气:5000 万用户的 "能源印钞机"
中国燃气的生意,本质是 "垄断性公用事业 + 增值服务" 的组合拳:
1️⃣ 管道燃气:64% 收入来自 "城市血管"
5000 万用户(相当于 2 个上海市人口)每年用掉 235 亿立方米燃气,其中工业用气占 48%(最赚钱,毛差 0.6 元 / 方),居民用气占 36%(最稳定,年流失率不到 1%);
662 个特许经营权是 "护城河":每个城市的燃气供应要政府审批,新玩家想进来?先等 20 年。这些经营权平均还剩 25 年,等于握着 25 年的 "用气欠条"。
2️⃣ 液化石油气:386 万吨销量的 "补充粮仓"
7 大仓储基地 + 4 座专用码头,年销 386 万吨 LPG,占收入 22%。农村 "瓶改管" 工程让它在华北农村市占率超 50%,这部分用户每年增长 15%。
3️⃣ 增值服务:给 5000 万用户 "开会员"
卖报警器、热水器这些 "燃气周边",一年赚 35.7 亿(占营收 4.5%),但利润率高达 26%(比卖气还赚)。就像给用户开 "燃气会员",用得越久,贡献的利润越多。
2025 财年总营收 792.6 亿港元,其中燃气销售 + 接驳业务提供 89% 的现金流,增值服务和新能源负责加弹性,这种结构比纯公用事业股抗跌得多。
二、三大护城河:别人想抢生意?难!
1️⃣ 特许经营权 = 垄断许可证
662 个城市的燃气特许经营权,覆盖区域占全国地级市的 70%。想在这些地方卖气?必须经过政府审批,新竞争者就算有钱,也得等现有经营权到期(平均 25 年后)。这种壁垒,比茅台的品牌护城河还稳固。
2️⃣ 50 万公里管网 ="挖不走的资产"
地下管网总长 50 万公里(可绕地球 12 圈),折旧周期 30 年,每年光维护费就花 20 亿,新玩家根本砸不起这个钱;
4 座 LPG 码头 + 32 条长输管道,能直接从海外拉气,采购成本比同行低 0.08 元 / 立方米,这就是规模效应的威力。
3️⃣ 5000 万用户 = 天然的 "流量池"
居民用户 4845 万,相当于每 28 个中国人就有 1 个用它的气,年复购率 99%;
靠物联网连接 150 万设备,AI 预警准确率 99.2%,安检入户率 72%,比同行节省 15% 的人力成本。
三、不止稳赚:新能源 + 增值服务的 "第二曲线"
别以为它只会卖燃气,这两年悄悄布局的新业务已经开始发力:
1️⃣ 综合能源:从 "卖气" 到 "卖绿电"
分布式光伏 59.5MW、用户侧储能 816.7MWh,绿电业务收入一年翻 3 倍;
给工厂做 "能源管家",既卖气又卖电,单客户收入从每年 2000 元涨到 8000 元,这部分未来 3 年能贡献 10% 的利润。
2️⃣ 增值服务:给燃气用户 "加套餐"
卖报警器、热水器这些 "燃气周边",4.5% 的收入贡献 26% 的利润,比纯卖气赚得多;
农村 "瓶改管" 工程新增 4.6 万工商业用户,这些客户不仅用气多,还会买厨房设备,单户价值是居民用户的 10 倍。
现在能买吗?6.8% 股息率 + 低估值,防守首选
分红比理财香:2025 财年每股派 0.5 港元,股息率 6.8%,比香港银行定存高 3 个点,而且连续 10 年分红只增不减;
估值太便宜:市盈率 12.9 倍,市净率 1.1 倍,比华润燃气(18 倍 PE)、新奥能源(15 倍 PE)低一大截,机构说 "光特许经营权就值当前市值";
顺价机制是催化剂:68% 居民用气已完成价格联动,毛差从 0.5 元 / 方涨到 0.537 元,2026 年有望冲到 0.55 元,这相当于每年多赚 5 亿。
操作建议:
保守型:逢低建仓拿分红,6.8% 股息率堪比 "港元资产保本理财";
进取型:盯紧农村 "瓶改管" 进度(每改 100 万户,利润增 3 亿)和绿电项目落地。
中国燃气的投资逻辑,是 "公用事业的稳定性 + 消费股的增长性"。5000 万用户的垄断壁垒,加上 6.8% 的股息率,在利率下行的背景下,这只票比很多债券还靠谱 —— 毕竟,谁家里不用燃气呢?
#中国燃气 #00384 #高股息 #港股投资 #公用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