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风云录:中广核电力】被低估的核电印钞机,三个硬逻辑告诉你为何它值得重仓

用户头像
天山投研侠
 · 重庆  

在港股能源板块,中广核电力(01816)总被当成"闷葫芦"——没有新能源的涨停潮,不如火电股波动大。但老股民都知道:这货手握28座核电站,年赚180亿净利润,股息率5.2%拿了5年,比银行定期存款靠谱十倍。今天拆解它的投资价值,看完你会明白:为什么机构把它当"能源压舱石"。
一、主营业务:核电站像印钞机,发电就收钱
中广核的生意简单到粗暴:建核电站→发清洁电→卖给国家电网**,但每一步都藏着真金白银:
- 28台机组全年不停转:在运装机容量3050万千瓦,相当于3个三峡电站,2024年发了2100亿度电——够1.5亿家庭用一整年。这些电99%通过电网销售,签的是"基准价+市场化"长单,基准价占70%(政府核定,不受市场波动影响),剩下30%随行就市,就算电价跌,也有保底收入;
- 技术服务赚外快:给巴基斯坦、英国的核电站做运维,一年赚15亿,虽然占比不到5%,但这是纯技术输出——相当于卖"核电操作系统",利润率比发电还高10个百分点。
这种模式的核心是"机器一转,钞票自来":核电机组全年利用小时数7900小时(火电5000小时,风电2500小时),几乎不停歇,2024年发电业务收入占比97%,比茅台的主业集中度还高。
二、收入构成:旱涝保收的"能源国债"
2024年780亿营收里,藏着教科书级的稳:
- 核电发电占97%:每度电卖0.42元,成本0.25元,净赚0.17元。其中70%是"政府保底价",哪怕市场电价暴跌,这部分收入也一分不少;30%市场化交易去年还涨了3%,相当于给利润加了层缓冲垫;
- 其他业务凑数:风电光伏一年赚8亿,还不够核电站一个月的利润,更多是为了应付"新能源考核",不用当真。
对比一下就懂了:火电企业赚不赚钱看煤价脸色,新能源靠补贴续命,中广核的收入就像"带利息的国债"——2020年疫情最惨时,它净利润还涨了5%,这种抗跌性在能源股里独一份。
三、护城河:三道铁闸,新玩家连门都摸不到
核电行业的门槛,比造芯片还高,中广核这三道护城河根本拆不掉:
- 牌照比茅台还稀缺:全国只有3张核电运营牌照(中广核、中核、国家电投),想新拿牌照?得闯过发改委、能源局、生态环境部等7个部门的关,没十年根本批不下来。最近十年,没有一家新企业拿到入场券;
- 技术壁垒砸200亿都砸不破:手握"华龙一号"三代技术,国产化率95%,连法国阿海珐都来买专利。研发团队3000多人,每年砸25亿搞研发,后来者想追?至少差二十年;
- 烧钱烧到民企绝望:建一座核电站要500亿(能造2艘山东舰),中广核2024年资本开支320亿,这种规模只有央企玩得起。某民企曾想试水,砸了50亿连核燃料都没摸到,最后灰溜溜退出。
更关键的是安全金字招牌:运营20年没出过重大事故,老百姓提到"中广核"就等于"放心",这种信任比任何牌照都值钱——毕竟,核电怕的不是技术落后,是没人敢用。
四、行业地位:老二但更猛,海外已经开始"抢地盘"
国内核电是"双寡头",但中广核的野心比中核大得多:
- 装机量要超中核:现在在运3050万千瓦(占全国45%),但手里捏着8台在建机组,2027年装机量能超5000万千瓦(比现在增60%),到时候就能反超中核;
- 海外已经赚美金: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每年赚12亿,英国欣克利角C项目明年投产,光这一个项目每年就能赚20亿英镑(约180亿人民币),是国内唯一能靠核电赚外汇的企业;
- 电网离不了它:核电是唯一能24小时稳定供电的清洁能源,电网调度时"先保核电出力"。2024年用电高峰时,中广核机组利用率100%,而风电光伏经常被"弃电",这地位谁也抢不走。
五、竞争优势:成本比风电低,寿命比火电长
中广核的赚钱能力,藏在三个"碾压级"优势里:
- 度电成本低到离谱:每度电成本0.25元,比风电(0.35元)、光伏(0.32元)便宜,更比火电(0.38元)划算。2024年毛利率42%,比火电企业高20个百分点,这还是没算碳减排收益的情况下;
- 一台机组赚80年钱:核电机组设计寿命60年,到期能延寿20年,相当于建一次赚80年的钱。而风电光伏寿命只有20年,到期就得拆了重造,光是折旧就比核电多花一倍钱;
- 经济差时更赚钱:经济好,工厂用电多,发电量大增;经济差,居民用电稳,保底需求在。2008年金融危机、2020年疫情,中广核净利润都没跌过,这种抗周期能力,能源股里找不出第二家。
六、市场空间:政策逼着涨,未来五年要翻倍
别以为核电是"小众能源",政策风口正把它吹成"主力":
- 国内要建更多核电站:"十四五"规划说2025年核电装机要到7000万千瓦,中广核已经拿到10台机组批文,未来三年每年至少投运2台,发电量每年能增15%;
- 火电退了就得靠它:国家要求203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25%,风电光伏不稳定,核电必须挑大梁。现在核电只占全国发电量4.8%,未来至少要提到10%,空间直接翻倍;
- 东南亚中东都想要:这些地方缺电又缺技术,中广核的"华龙一号"已经中标孟加拉、沙特项目,未来海外收入占比能从5%涨到20%,等于多一个"海外中广核"。
总结:5.2%股息+低波动,这才是真正的"现金奶牛"
中广核电力的投资逻辑,说白了就是"躺着赚钱的硬资产":发电就有收入,技术没人能抄,政策逼着扩规模。。
对散户来说,与其在新能源里追涨杀跌,不如拿部分仓位守着这只票——毕竟,能穿越牛熊的,永远是这种"核电站一启动,钞票就自动进账"的硬核生意。
#中广核电力 #01816 #核电龙头 #高股息 #能源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