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赛道里,风电公司的厮杀比想象中更狠——有的靠规模碾压,有的凭效率躺赚,有的藏着设备老化的暗雷。今天把龙源电力、三峡能源、福能股份、中绿电、华能国际这五家拉出来遛遛,用硬核数据告诉你:谁是真龙头,谁在吹泡沫。
一、装机规模:龙源电力甩同行16条街,但有个致命短板
风电圈的“体型差距”大到离谱:
- 龙源电力以30408.8MW总装机稳坐头把交椅,是第二名福能股份(1809MW)的16倍,相当于16个福能才能打平一个龙源;
- 三峡能源虽然没披露总装机,但海上风电占比30.1%,是五家里最“敢闯深海”的,6MW+大机型已经普及,未来潜力最猛;
- 福能股份和中绿电走“专精路线”:福能100%装机在福建,中绿电58%扎在新疆,地理集中度高到没朋友。
但龙源有个隐忧:平均运营年限9.2年,比三峡能源(6.8年)老了近3年,设备老化意味着未来维修成本可能飙升——这就像买二手车,里程数太高总要多花钱修。
二、发电效率:福能股份一年多赚10亿,靠的是“地理开挂”
能不能赚钱,利用小时数说了算(越高越能赚):
- 福能股份:年化利用小时数3324小时,比全国平均高1197小时,相当于别人发1年的电,它7个月就干完了。按这个效率,1809MW装机能发60亿度电,比同规模公司多赚10亿;
- 龙源电力:2206小时,比全国平均高99小时,中规中矩但胜在稳定;
- 三峡能源:2001小时,比全国平均低106小时,这与其海上风电占比高有关——海上风大但设备维护复杂,实际发电时间反而少了;
- 华能国际:2098小时刚及格,但它的设备平均用了10.1年,是五家里最老的,未来效率可能还要降。
说白了,福能能躺赚,全靠福建的风“给面子”;而三峡想追上,得先解决海上风电的运维难题。
三、成本与电价:中绿电成本最低,福能卖价却少赚0.036元
度电成本和电价的“剪刀差”,直接决定利润肥瘦:
- 中绿电:度电成本0.176元,比华能国际(0.201元)低12.4%,成本控制最狠,但它的电价只有0.398元,是五家最低——便宜发、便宜卖,赚的是辛苦钱;
- 龙源电力:成本0.184元,电价0.466元,一进一出每度电净赚0.282元,是五家里最会“赚差价”的;
- 福能股份:成本0.168元(第二低),但电价0.430元,比龙源少0.036元,好在它效率高,靠量补回来了;
- 华能国际:成本最高(0.201元),电价0.421元,每度电利润比龙源少15%,老设备+高成本,简直是“双重打击”。
四、资产质量:华能国际埋着地雷,三峡最“干净”
产权和设备状况,藏着未来的风险:
- 华能国际:新疆项目用地手续还在补办,相当于“房子没房产证”,一旦被查可能停工,这颗雷随时可能爆;
- 三峡能源:95.2%资产自有,租赁占比仅4.8%,且设备平均6.8年(最年轻),资产质量像“刚交房的新房”,后续麻烦最少;
- 龙源电力:91.7%自有产权,但8.3%租赁资产可能面临涨租风险,不过它的设备没产权瑕疵,比华能靠谱;
- 福能股份:100%自有产权,福建项目手续齐全,像“全款买的学区房”,稳得很。
五、收益率:福能ROE14.2%碾压,华能垫底
最后看真金白银的回报:
- 福能股份:ROE14.2%,比龙源(12.1%)高17%,比华能(8.6%)高65%,效率+成本+电价的组合拳,让它成了“风电印钞机”;
- 龙源电力:ROA5.8%、ROE12.1%,不算最拔尖但胜在规模大,相当于“薄利多销”的龙头;
- 三峡能源:ROE11.5%,略低于龙源,但它的海上风电和新设备是“潜力股”,未来可能反超;
- 华能国际:ROE8.6%垫底,老设备+高成本+产权风险,性价比最低。
结论:谁值得重仓?
- 激进派选福能:效率爆表+成本低,福建风电资源独一份,适合赚快钱;
- 稳健派选龙源:规模碾压+资产干净,12.1%ROE配得上“龙头溢价”;
- 潜力派等三峡:海上风电占比高+设备新,解决运维问题后可能成“黑马”;
- 避雷华能:老设备+产权风险,别被“低估值”迷惑。
风电投资,别光看装机规模,效率、成本、资产质量才是“隐形密码”。这五家的差距,比表面看起来大得多。
#风电龙头 #新能源投资 #龙源电力 #三峡能源 #福能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