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额商誉,短期债务压力,关税,机器人… | 均胜电子最新调研纪要

用户头像
徽杭股道2015
 · 浙江  

本文首发【徽杭股道2015

这一周,上市公司调研继续。相继跑了$均胜电子(SH600699)$ $宁波精达(SH603088)$ $国邦医药(SH605507)$

各有特色。信息量也很大。我会慢慢整理,与大家分享。

这次是均胜电子股东会参会调研纪要。

公司耐心而坦诚地回应了关于海外业务整合、关税战的影响、巨额商誉、短期债务压力、机器人进展等,许多市场关心的问题。

问:均胜2025年可能要在美洲关停五家公司。今年关停了欧洲的一些业务,计提了大概五个多亿。目前整合进度?以后会产生多少非经常性损益?

管理层:2018-2020年,并购高田和百利德,整合工作开始比较顺利,2020年由于疫情原因,有些停滞。疫情后继续整合工作。

总体来说,在欧美整合,过程比预想的要稍微长一点。现在看整合效果不错。

很多国际化大公司都在整合,因为德国的劳动力成本不太支撑汽车行业的进一步发展。我们2020年开始,比很多国际的大零件公司整合得更早一点。

美国的整合实际上大部分已经结束了。均胜安全在2025年基本上大的整合就结束掉了。

国际化运营,由于国际地缘政治的变化,劳动力成本的变化,企业一直要寻找一个最优的地方。

如何跟竞争对手保持最好的竞争力,是需要我们去整合的基本逻辑。怎样有更好的成本结构?怎样更好的满足客户需求?怎么做好更好的供应链?怎么实现最低的劳动力成本?

我们核心所有的整合优化就是,产品有没有竞争力,组织能不能适合市场更好的发展。

总体的整合是比较顺利,而且是比较超前的。(整合到多少了?)我觉得整合基本上80%到90%了。

问:关税的影响?美加墨协定未来会是怎样一个发展趋势?有怎样的应对?

管理层:美国关税政策的目的,本质上还是希望制造业回流到美国,或者美加墨地区。

美加墨贸易协定能持续多长时间?我们的判断,因为美加墨地区相互间,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产业链分工合作。

在这个自由贸易区内,不是一次贸易就能完成的,比如说在墨西哥加工了以后到加拿大,再到美国,可能来回好几次。

如果后面取消,影响将是非常巨大。但我们也不知道后面会怎样,我们持续在关注。

我们在全球所有的汽车主要产出国和地区,业务基本上都是本地化的。进出口的业务量相对非常有限。

我们还是边走边看,根据变化来调整我们的对策。

退一万步来说,目前这种状态是整个企业产业集体面临的,我们的全球化布局,如果短期内会受到冲击,但从长期来讲,应该说能从危机中发现一些新的机会。

问:负债率越来越高,钱花到哪里去了?算个账,长期负债怎么降下来?有什么样的规划?

管理层:2024年经营现金流收回了46亿,今年新项目获取了800多亿,研发投入也有20亿,46亿减20亿,还银行贷款8亿多,所以现金流从经营层面多了17亿。

报表上2024年底货币资金多了20亿,达到70亿。

现在整体货币宽松,多做些现金储备,面对未来的需求。

资产负债率增加,主要还是由于去年我们收购了均胜安全中小股东的一部分股权,8%左右,花了20亿人民币。

均胜安全从2018年到现在,毛利率持续提升,经过整合,重组,新业务的持续增加,控股权一个比较好的时机能够收回。

国内再融资的窗口现在还没有明确的时间表。结合目前公司的资产负债率在行业里相对处于高点,我们也在想怎么解决。

一方面,现金流的每年增加20亿,每年要把现金流挣回来。另外一块,我们也希望通过资本市场的力量,把资产负债率降到一个合理水平。

因为关税的问题,市场还是有很多不确定性。我们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怎么让生产经营有足够的现金流,另外从资本市场上储备一些现金流来度过这个寒冬。

问:账上有78亿的现金资产,包括交易性金融资产。短期负债40多亿,一年内到期的长债30多亿,加起来80多亿。短期内还是有偿债压力。但在银行授信上没有看到具体金额。

管理层:现在银行都想跟大企业合作,给我们的授信非常大。为什么不写金额?主要是授信太多了。债务方面,我们会尽量少借钱,尽量借更便宜的钱。

今年4月份其实还了一笔当时并购的一亿多美元的长期借款。长期借款不断在减少,短期借款还是保持这个金额。逐步的选择更低成本的资金,进一步降低融资成本。

问:美元如果贬值一半,对公司资产多大影响?

管理层:至于你说美元要贬值一半,我很难预测,也不是我能来回答。但是不管怎样,我们还是会做一些报表的对冲。(我核心问题是,现在美元计价的资产大概占我们资产的比例?)20%左右。资产和负债也会对冲的嘛。

问:公司目前商誉50亿,占净资产比例近50%,此前有过巨额商誉减值,未来是否有商誉减值的风险?

管理层:商誉现在大概就是账面余额是50亿。2021年我们减值了将近30亿。原因主要是美洲和欧洲的业绩比较差。当年再加上美元和欧元的利率不断的上升。所以2021年,均胜安全美洲区和欧洲区的商誉全部计提完了。

除了一部分是均胜安全中国区和日本区,其他均胜安全没有商誉了。

普瑞有一点,金额不是很大,主要是当时收购均联智行。结合目前中国区的发展态势,现在中国区的业务占比25%,随着我们在手订单的预测,市占率可能会进一步超过35%到40%。加上中国目前的利率成本,我们认为,中国区商誉减值的概率非常小。

日本区,高田最早是日本的上市公司,从去年到今年,新业务获取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增长。从目前在手订单的情况,以及两个国家的利率水平,很难看到有任何减值的风险。

电子那块将近有10个亿商誉。当时收购均联智行,销售也就2亿欧元,现在60多亿营收,能看到到100亿的增长区间。

所以,商誉这块虽然占比有点大,但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安全的。

问:均胜目前在机器人方面的布局和进展?

管理层:均胜在四个方面来打造机器人业务板块:

第一个是核心的零部件;第二个是具身智能数据的训练;第三个是应用场景的开拓;第四个是产业链的协同,机器人生态链的构建。

在机器人关键零部件方面,包括像我们比较擅长的电池管理系统,机器人的机甲,无线充电,传感器套件。

以电池管理系统为例,均胜具备了丰富的经验,在汽车行业已经做了超过100万套,实际上在机器人身上是相通的。

均胜还有全球各地代工厂,供机器人进行训练。包括行业这么多的客户资源,有利于上下游合作,打造合作共赢的生态。

问:机器人这块具体的进展?

管理层:我们在具身机器人提供了一些关键零部件。和一些头部的机器人企业已经进行了合作,有的已经送样认证阶段。在关键零部件上,不远的将来就会实现量产。我们也和一些头部机器人企业在工厂,在应用场景上有合作。

问:是否有员工激励计划?

管理层:上一轮的股权激励还没做完。因为2024年计提了重组费用5.5亿,导致我们没有满足上一轮股权激励解锁的要求。所以预计的股权激励方案要延长一年。

但是我们在筹备,特别是均胜安全已经完成他们内部的、不和上市公司的挂钩的,和他们自己业绩挂钩的利润分享计划

我们能够看到均胜安全在业绩快速的修复过程,我们也愿意跟管理层一同分享。

问:去年董事长跟我们说了一个春天的故事。今年大致的目标和情况怎么样?

董事长:去年讲的目标基本上应该也是实现的。从长远来说,我一直对均胜非常的看好。

尤其是在大的形势不确定的情况下,均胜相对其他公司更有确定性。我们所有的公司,所有的工厂以及研发机构,基本上几大区域都覆盖了,销售也比较均衡。

当然,特朗普的关税,这是不确定性。刚刚也谈到美元,这是不确定性,但总体来说,现在是慢慢的平稳的。未来是几大区域的市场割裂,这一定形成。从长远的角度上来讲,所有中国公司如果要有大的发展,他一定会经历均胜今天或者昨天经历的事情。

不然你的市场就只有中国,没有可能。而中国的产能这么大,后面的竞争一定会加剧,内卷一定会加剧。从长远来说,我觉得对均胜一定是长期的利好。至少我是这么看,大家都可以有不同意见,包括我们高管里面也有不同意见,也有不同想法。

在这种不确定的情况,我们在一季报也会有一个很好的增长。包括我们整合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七八十,的确不容易,七八万人一直整合到现在四万人以下,这其实是也是为数不多的。

均胜仍然按照5%的净利率往前走,今年销售我想会超过600亿,整个有二三十亿的利润。我也希望管理层一定要完成今年的目标。

均胜是在去年已经触底的情况下继续发展。当年市场起起伏伏。我也很难去预测市场一定会怎样。但我相信我们均胜的业绩,均胜的产品一定更有竞争力,市场一定会更大。@雪球创作者中心 #雪球星计划# #2025股东大会调研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