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买了20%的健帆生物,原本想着翻翻,但至今只有蝇头小利。22年财报营收锐减,管理层没有给出明确答案。如果二季度财报营收继续下跌,则一季度财报营收下跌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希望中报营收同比增长,最起码不要继续下降。投资健帆的逻辑是,疫情、医改、查处医疗腐败等一系列动作,让整个行业来到低估。显然,已经严重影响到患者获得医疗资源的质量,应该有所缓解和调整。谁知道呢?对健帆还是最不放心,有事问AI.
健帆生物是不是空壳公司?
已完成思考
健帆生物并非空壳公司。空壳公司通常指没有实际业务、资产或员工,主要用于非法活动或财务欺诈的企业。以下从多个维度分析健帆生物的实际经营状况:
主营业务明确且持续运营
健帆生物的核心业务是血液灌流相关产品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包括一次性使用血液灌流器、血浆胆红素吸附器等,应用于肾病、肝病、危重症等领域jafron.com。其产品覆盖全国 6000 余家二级及以上医院,并销往德国、瑞士等 92 个国家,2023 年血液灌流器收入占总营收的 76.39%。这表明公司有明确的产品矩阵和市场覆盖,并非虚构业务。
技术领先与行业地位稳固
公司是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示范企业,在国内血液灌流市场占有率超过 70%,首创的 “全血灌流” 技术国际领先,产品纳入瑞士、土耳其等 13 个国家医保jafron.com。2023 年研发投入 2.45 亿元,占营收 12.76%,拥有 307 项专利(含 87 项发明专利),并通过欧盟 MDR 认证,技术实力和市场认可度显著。
营收与现金流支撑业务真实性
2023 年公司实现营收 19.22 亿元,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 9.17 亿元,同比增长 3.73%,显示核心业务仍能产生稳定现金流入。尽管受渠道库存调整和价格竞争影响,2025 年一季度营收同比下降 26.4%,但环比增长 13.75%,业务呈现恢复趋势。
资产与负债结构符合行业特征
截至 2025 年 3 月,公司总资产约 43 亿元,非流动负债 13.72 亿元,资产负债率 43.12%,虽高于部分同行,但主要因扩产和研发投入所致。货币资金与交易性金融资产合计约 25.87 亿元,可覆盖短期债务,未出现债务违约风险。
应收账款与库存管理逐步优化
2023 年应收账款同比下降 66.24%,渠道库存压力显著缓解,经销商重新恢复采购动力,业绩重回增长轨道。这表明公司业务模式并非依赖 “压货” 虚构收入,而是基于真实市场需求。
研发投入与创新能力
公司拥有 544 名研发人员(占员工总数 23%),持续投入新产品开发,2023 年新增 4 个医疗器械注册证,包括全球首款同时清除蛋白结合毒素和中大分子毒素的 pHA 系列灌流器jafron.com。研发投入占比长期超过 10%,技术壁垒明显。
管理层与员工结构稳定
2023 年末员工总数 2408 人,高管团队薪酬方案透明,且通过学术推广、临床合作等方式持续拓展市场。公司在珠海拥有自有生产基地和研发中心,实际运营场所明确jafron.com。
合规问题已整改,无系统性风险
公司曾因出口报关错误被海关罚款 2.95 万元,以及药代违规导致产品被医院停采,但均属于局部管理问题,已完成整改并加强内控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总署。此外,2025 年可转债触发回售条款,但公司表示资金充裕,可应对短期偿付压力。
市场需求长期增长
我国血液透析患者数量年增速约 13%,老龄化趋势下需求持续扩大。健帆生物通过价格调整(如 HA130 产品降价 26%)和适应症拓展(如脓毒症、自身免疫性疾病),进一步巩固市场份额jafron.com。
国际化布局加速
产品已进入 92 个国家,2024 年海外业务收入增长 13.51%,并通过欧盟 MDR 认证,未来有望在欧美市场实现突破。
健帆生物拥有真实的业务场景、持续的研发投入、稳定的现金流和行业领先地位,尽管面临市场竞争和政策调整压力,但不符合空壳公司的定义。其合规问题属于发展中的局部瑕疵,而非系统性欺诈。投资者应关注其渠道库存消化进度、新品推广效果及海外市场拓展情况,但无需质疑其作为实体企业的真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