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巴先生股息种田人
 · 河北  

$格力电器(SZ000651)$ 综合来看,格力电器在“高端芯片”实现自给自足的时间表可以分成两条线:
1. 低-中端芯片(MCU、功率半导体、碳化硅器件)
• 已经实现自给:截至2024 年底,空调主控 MCU、变频功率模块、碳化硅 SBD/MOS 等芯片年用量合计超 5000 万颗,其中 30% 以上已切换到自研产品,空调业务基本不再外购。
• 产能支撑:珠海 6 英寸 SiC 产线 2024 年 12 月投产,年产能 24 万片,良率 99.6%,足够覆盖现有空调及智能装备需求。
2. 真正意义的“高端芯片”(<28 nm 制程、手机/服务器级 SoC、AI/GPU 大算力芯片)
• 目前公开信息为零:格力尚未披露 28 nm 及以下先进制程的研发计划或流片时间表,业界普遍认为其短期内不会涉足 7 nm、5 nm 等尖端节点。
• 现实路径:格力高管在 2024 年业绩会上提出的“芯片业务分拆上市”时间表显示,2025 下半年-2026 上半年完成科创板/创业板 IPO 后,才会把募得资金重点投向“下一代功率器件、车规级 MCU 及更高算力 AI SoC”。结合行业流片-量产周期,即使资金、团队全部到位,最早也要 2027-2028 年才可能看到 28 nm 以内产品小规模下线。
结论
• 用在空调、智能装备里的“中-高端”功率芯片、MCU、SiC 器件:2024 年起已可完全自供,并对外代工。
• 与手机、PC、服务器同等级别的先进制程“高端芯片”:格力尚未启动,乐观估计需 3-5 年(2027-2028 以后)才有可能真正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