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回,亿都是一家非常本分的上市公司,上市十多年来稳定分红,查看其K线图,21年之前股价为负数,意味着21年之前买入,现在持有成本为负。
这样的宝藏公司不多,为什么亿都能如此恪守本分?这就不得不说起亿都的管理层了。
亿都的实控人为方仁德,以下介绍资料由AI生成,数据已经过校准,各位雪友看个乐呵。
一、家学渊源与精英积淀:香港实业家的精神传承
1. 家族基因:纺织世家的实业底色
方仁德的商业基因源自三代香港实业传承:祖父方肇周为香港传奇人物,香港最早的四大家族,纺织业四大家族之一的方家创始人。方肇周成功后,心系南通故土,积极捐建实业;方仁德父亲方铿继承家业后,不仅壮大纺织生意,更在江海电容器濒临破产时增资 1 亿元控股 50%,奠定方家 “实业兴邦” 底色。作为第三代家族掌舵人,方仁德自幼浸润实业与慈善家风。
2. 精英履历:投行淬炼的全球化视野
教育背景上,方仁德毕业于世界名校麻省理工学院,理工与商科交叉培养体系为其产业布局奠定技术认知基础。早年任职于华尔街投行 Donaldson Lufkin&Jenrette,在资本运作与产业估值领域积累深厚经验,“技术 + 资本” 双重履历让他兼具实业家稳健与金融家敏锐。
3. 品德传承:三代延续的慈善基因
方仁德延续家族慈善传统,从祖父捐建实业、父亲向南京大学捐资 3000 万港币兴建设施,到方家数十年南通扶贫,慈善已内化为家族基因。而他更将这份责任感延伸至企业经营 —— 所有家族产业投资均依托亿都平台展开,让股东共享收益,尽显实业家本分。
二、产业操盘手的实绩:从电容巨头到科创孵化器
1. 江海股份:濒临破产到 300 亿市值的救赎
方仁德在父亲离世后接掌江海股份 “救火” 重任,彼时行业饱和竞争加剧,他通过技术升级与市场开拓,推动公司净利润连续 8 年增长,2025 年 9 月市值突破 311 亿元。更关键的是,他主导的超级电容技术突破让公司进入英伟达 GB300 服务器供应链,3.0V/100F 超级电容模组全球份额超 70%,单柜供货价值达 5 万元。2023 年转让实控权时,他以 27.6 亿元套现离场,转让后仍通过亿都持有部分股权,截至 2025 年 9 月,该部分股权市值约 45 亿港元,成为亿都资产负债表中的重要优质资产;且离场当日股价涨停,足见市场对其保障股东利益操作的认可。
2. 清越科技:十年孵化的科创硕果
在显示技术领域,方仁德主导亿都对苏州清越的投资堪称典范。历经十年培育,清越科技 2023 年登陆科创板,亿都持股从 35.10% 摊薄至 28.08%,对应市值达 11.6 亿人民币,股权价值较初始投入增长数十倍。值得注意的是,这笔长期投资的所有收益均纳入亿都合并财务报表,未通过个人或其他体外平台分流,将产业红利完全沉淀在上市公司,充分体现方仁德 “以亿都为核心载体” 的经营理念。
三、AI 时代的战略远见:从投资者到生态构建者
1. 转身抉择:舍电容巨头 all in AI 的底气
2023 年转让江海股份实控权的决策,彰显方仁德对产业周期的精准判断。彼时电容器行业增速放缓,而他早已通过江海股份与英伟达的合作洞察 AI 算力革命机遇 —— 超级电容在 AI 服务器中的应用,让他提前 5 年接触 AI 产业核心圈层。这种 “提前布局 + 果断转身” 的节奏,让亿都 AI 转型并非从零起步,更让45 亿港元市值的江海股份剩余股权成为转型 “安全垫” ,为后续投入提供稳定支撑。
2. 双轮驱动:投资 + 实业的 AI 生态构建
方仁德为亿都设计 “投资卡位技术节点 + 实业打造应用场景”AI 战略,且全程以亿都为唯一平台:
投资端:以亿都为主体密集布局沐曦、记忆张量、相风科技等 AI 明星企业。其中沐曦 2025 年 7 月进入上市问询阶段,算丰科技(亿都全资子公司)既是早期投资方也是核心客户,双方合作的 128 卡超算节点 Shanghai CUBE 成行业标杆。据雪球社区测算,这些 AI 股权价值保守估计超 30 亿港元,所有投资均以亿都为唯一主体,未拆分至个人或其他关联方,截至 2025 年 9 月28日亿都市值仅 45亿港元,资产价值显著被低估。
实业端:算丰科技在 AI 算力落地层面快速推进,2023 年方仁德启动 AI 转型后同步运营算力集群,截至目前已建成超 3000 卡规模的算力集群,形成稳定的算力供给能力。技术产品上,其推出的 Shanghai CUBE 采用沐曦 C550 芯片,128 卡液冷部署性能对标英伟达 SuperPod,首套样机已入驻复旦大学张江校区并成功运行 DeepSeek 671B 大模型。客户合作方面,算丰已与中国移动国际、香港宽频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前者依托其东南亚网络资源,共同推进算力出海业务;后者则聚焦香港本地市场,为企业客户提供定制化 AI 算力服务,两大合作既夯实了算力业务的客户基础,也为亿都打开了 “香港 + 东南亚” 双市场空间。而这一系列实业布局的收益归属,全部指向亿都上市公司主体。
3. 差异化破局:避开内卷的全球化视野
在寒武纪、摩尔线程聚焦国内市场时,方仁德精准抓住香港 “国际算力枢纽” 定位,通过算丰与沐曦协同解决两大痛点:为沐曦提供海外场景验证,破解国产芯片 “估值虚高但缺乏落地” 痒点;将算丰从解决方案整合商升级为 “国产算力出海载体”。而这一生态构建的核心,始终围绕亿都展开 ——无论是技术合作还是市场开拓,最终价值均沉淀于上市公司,让全体股东共享 AI 产业红利,这种 “不搞体外循环” 的操作,正是方仁德厚道本分的直接体现。
结语:被低估的 AI 生态舵手
从传奇世家第三代传人,到华尔街淬炼的产业操盘手,再到 AI 时代的生态构建者,方仁德的每一步转型都以亿都为核心载体。当前亿都40亿港元市值,仅反映传统业务价值,而45 亿的江海股份剩余股权、12亿清越科技股权、30 亿 + 的 AI 股权投资、即将爆发的算力解决方案收入,共同构成价值洼地。更难得的是,方家所有产业投资均依托亿都展开,无任何体外留存 —— 这种 “将家族产业红利与全体股东共享” 的厚道特质,让亿都不仅是产业转型平台,更是方仁德实业精神的具象化体现。随着沐曦上市与 Shanghai CUBE 订单放量,亿都的价值重估已箭在弦上。
我买亿都股票的理由其实就两条,一条是AI赛道里面,还处于低估的公司,另外一条就是管理层要有能力承接AI的价值。
前面一条,亿都完全符合,当前只有45亿市值,不加每年2个亿利润的显示器业务,手上股权都不止这点,算丰相当于白送。
第二条,方仁德已经用江海、清越验证过自己出色的经营能力,并且算丰已经在WAIC上拿出了让人眼前一亮的产品,业绩可期。另外,让我更看重的,是方仁德的魄力,江海都已经300亿市值了,并且搭上了达链的大船,但他还是转了实控人的股份,选择向上攀登,ALL in AI。天才+敢想敢干,一旦成功,绝对不是小打小闹,这样的标的,再加上价格,太稀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