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新元(SZ300472)$ *ST新元重整投资人深度研究:潜在主体与投资逻辑分析
投资要点
*ST新元(300472)的重整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意向投资人应于2025年8月11日中午12点前完成报名。根据最新公告和市场信息,公司重整已吸引多方关注,潜在投资人包括地方国资、产业资本、金融机构及个人投资者等多种类型。本研究通过对公司背景、招募条件、市场传闻及潜在投资者背景的综合分析,梳理出最具可能性的12类重整主体,并对其参与动机、优势及可能的投资模式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发现,公司重整可能形成"地方国资+产业资本+金融机构"的三角合作模型,其中江西省投资集团、协鑫集团、中信资本、中国信达等机构最具参与潜力,而新进股东张燕宁及其关联企业也可能通过多种方式介入重整。
一、*ST新元重整背景与招募条件分析
1.1 公司重整进程概述
*ST新元的重整进程已进入关键阶段。2025年6月27日,债权人马建林向江西省抚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公司破产重整和预重整。2025年7月4日,抚州中院决定对公司启动预重整程序,预重整期间为三个月。2025年7月28日,公司临时管理人正式发布《关于公开招募重整投资人的公告》,明确了重整投资人的招募条件和流程。
公司目前面临多重困境,包括财务状况恶化、内斗不断、立案调查等问题。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101.55%,已处于资不抵债状态。2025年3月27日,公司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中国证监会立案调查。此外,公司全资子公司天津万向和宁夏万向目前处于临时停产状态。这些因素使得*ST新元的重整工作既紧迫又充满挑战。
1.2 重整投资人招募条件分析
根据公司公告,重整投资人需满足多项条件,这些条件直接指向了潜在的投资主体类型:
主体资格要求:意向投资人应为依照中国法律设立并有效存续的企业法人或非法人组织,近三年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未被列入限制高消费、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资金实力要求:意向投资人应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能够出具相应的资产证明或其他履约能力证明。
行业背景要求:在以下方面具有优势的,同等条件下将被优先考虑:
• 可基于新元科技现有资源禀赋在产业赋能方面最大化上市公司产业价值
• 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领域具备产业配套优势
• 在绿色低碳领域具备领先的技术创新能力或在可再生能源开发等方面处于行业前沿
• 能够为新元科技复工复产作出特殊贡献或提供业务赋能、融资支持
联合体要求:两名或两名以上企业法人或非法人组织可组成联合体参与投资,联合体中至少牵头投资人应符合全部资格条件,且应为意向产业投资人。
这些招募条件为我们筛选潜在重整主体提供了重要线索,尤其是对产业协同性和资金实力的要求,直接指向了具有特定行业背景和雄厚资金实力的投资者。
二、潜在重整主体深度分析
2.1 张燕宁关联企业及个人相关主体
2.1.1 张燕宁及其关联企业概况
张燕宁作为*ST新元的新进股东,持有公司4.36%的股份,其在公司内的角色和关联企业备受关注。2025年2月24日,张燕宁与另外两名牛散岑晔涛、刘某以物抵债获得原股东国联大成持有的2145万股,合计占公司股份的7.79%。更值得注意的是,张燕宁在2025年7月还提名了董事和独立董事人选,显示出他不仅是财务投资者,可能还有更深层次的战略意图。
张燕宁控制或关联的主要企业包括:
1. 易捷智能科技(济南)有限公司:张燕宁持有该公司85%股权并担任法定代表人,主营业务为智能科技研发,与*ST新元"智能制造"的重整优先条款高度契合。
2. 万向新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张燕宁目前担任该公司法人、股东及高管,而万向新元正是*ST新元的母公司,这一直接关联关系表明张燕宁可能通过上市公司体系内资源整合推动重整。
3. 北京荣达鼎盛文化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燕宁担任监事,该公司涉及文化产业投资,可能通过财务投资或引入其他产业方间接参与重整。
2.1.2 张寿清关联机构
张燕宁的舅舅张寿清也是资本市场的活跃参与者,其控制的机构包括:
1. 浙江思考投资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张寿清曾是该公司股东及监事,与岳志斌等13人签署一致行动协议,共同控制公司。思考投资旗下管理多支私募基金,涉及证券投资及大宗交易。
2. 致知1号结构化证券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张寿清实际控制该信托计划,资金来源为其个人资产,交易决策由其主导。该信托曾参与多起上市公司法拍及大宗交易。
3. 张宇投资团队:张寿清与牛散张宇长期合作,通过大宗交易及法拍市场接盘上市公司股权。张宇团队在A股法拍市场活跃,曾参与凯瑞德、华钰矿业等重整项目。
2.1.3 投资可能性分析
张燕宁及其关联企业参与重整的可能性较高,主要基于以下几点理由:
1. 利益一致性:作为持股4.36%的股东,张燕宁的利益与*ST新元的重整成功高度绑定。
2. 业务协同性:易捷智能科技的智能科技业务与*ST新元的主营业务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符合招募公告中优先考虑产业协同的要求。
3. 已有行动迹象:张燕宁已提名董事和独立董事,显示出其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这可能是为后续参与重整做准备。
4. 资金实力:张燕宁及其关联方通过法拍和大宗交易获得公司股份,显示出较强的资金实力和投资意愿。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张燕宁以易捷智能科技为主体单独参与重整投资
• 联合张寿清控制的思考投资、致知1号信托等机构组成联合体参与
• 通过万向新元母公司体系内资源整合推动重整
• 引入张宇投资团队等专业重整力量共同参与
2.2 产业协同相关企业
2.2.1 神雾节能及其关联方
神雾节能是一家主营节能环保技术的上市公司,张寿清曾参与其重整过程。*ST新元在节能环保领域也有布局,两家公司业务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和互补性。
参与可能性分析:
• 业务协同性:神雾节能的节能环保技术与*ST新元的业务方向契合,特别是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布局,符合招募公告中的优先条件。
• 已有合作基础:张寿清曾参与神雾节能重整,这为两家公司的合作提供了可能性。
• 行业整合趋势:节能环保行业正处于整合阶段,神雾节能可能通过整合*ST新元扩大市场份额。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通过股权收购成为战略投资者
• 与张寿清关联方组成联合体参与重整
• 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协同,换取股权或业务合作机会
2.2.2 协鑫集团
协鑫集团是国内知名的新能源企业,在光伏产业链和新能源领域有广泛布局。张燕宁在新潮能源法拍中竞得1.68亿股,而新潮能源与协鑫集团在新能源领域有业务交集。
参与可能性分析:
• 产业协同性:协鑫集团在新能源领域的布局与*ST新元的业务方向高度契合,特别是在多晶硅废料提纯技术方面的布局。
• 间接关联:张燕宁与协鑫集团通过新潮能源存在间接联系,这为协鑫集团介入提供了可能的渠道。
• 政策导向:"双碳"政策下,协鑫集团可能通过整合*ST新元扩大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布局。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通过张燕宁关联渠道间接参与重整
• 直接以产业投资人身份参与
• 与张燕宁或其他投资者组成联合体参与
2.2.3 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企业
*ST新元的子公司清投智能曾涉足智能显控装备领域,公司招募公告中明确表示优先考虑在信息科技、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相关产业领域具备产业配套优势的投资者。
可能的目标企业包括:
• 科大讯飞:在人工智能领域具有领先技术,与清投智能的智能显控装备业务有协同可能。
• 商汤科技:作为AI领域的领军企业,与*ST新元在智能科技方面的布局契合。
• 拓璞数控:专注航空航天五轴联动数控机床研发,与*ST新元子公司清投智能可能形成业务协同。
• 新瑞欣科技:光伏金刚石线龙头企业,客户包括协鑫集团,可能通过供应链整合与*ST新元建立合作。
参与可能性分析:
• 招募条件导向:公司招募公告明确优先考虑人工智能及智能制造领域的投资者,这些企业符合优先条件。
• 业务互补性:清投智能的智能显控装备与人工智能、智能制造企业有较强的互补性,可能形成协同效应。
• 行业趋势:智能制造和人工智能是国家重点支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这些企业可能通过投资*ST新元布局相关领域。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单独参与,以技术或资金支持换取股权
• 与其他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组成联合体参与
• 通过技术授权或合资公司形式与*ST新元合作开发新产品
2.3 金融及投资机构
2.3.1 中信资本
中信资本作为国内知名的私募股权机构,在金融科技、新能源等领域有广泛布局,其参与重整的逻辑与*ST新元"智能制造+绿色低碳"的战略方向高度契合。
参与可能性分析:
• 合作背景:锦天城律所在2025年ST仁东重整案中担任中信资本专项法律顾问,而锦天城目前是ST新元的临时管理人,这为中信资本参与提供了渠道。
• 业务协同性:中信资本在新能源等领域的布局与*ST新元的业务方向契合,能够提供产业协同支持。
• 资金实力:中信资本作为头部私募股权机构,具备足够的资金实力参与*ST新元重整。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通过旗下产业基金(如嘉强荟萃)联合地方国资设立专项投资平台
• 重点关注*ST新元子公司清投智能的智能显控装备业务升级
• 引入光伏产业链资源(如参股企业协鑫集团)推动多晶硅废料提纯技术落地
2.3.2 中国信达/华融资产
中国信达和华融资产作为国有资产管理公司(AMC),在处理困境企业方面经验丰富,且能协调地方资源推动重整。
参与可能性分析:
• 业务专长:国有AMC在债务重组方面具有专业优势,特别适合处理*ST新元当前的债务问题。
• 资产负债率:*ST新元2025年Q1资产负债率高达101.55%,这使国有AMC成为可能的介入方。
• 合作案例:锦天城律所在2024年天津中节能智能玻显重整案中,创新性引入假马竞标规则,国有AMC可能以类似方式介入。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通过设立重整服务信托承接不良债权
• 联合产业方(如格林美)设计"债务重组+资产注入"方案
• 以债转股或共益债形式介入
2.3.3 爱建信托
爱建信托可能发起专项信托计划为*ST新元提供共益债融资,同时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子公司资产运营。
参与可能性分析:
• 合作背景:锦天城律所在2024年广州政源房地产重整中,协助爱建信托通过"预重整+服务信托"模式盘活停工项目,这种模式可能被复制到*ST新元重整中。
• 业务匹配性:爱建信托在房地产和基础设施领域的经验可能延伸到*ST新元的重整中,特别是在盘活资产方面。
• 融资需求:*ST新元亟需资金支持,爱建信托的信托计划可以提供必要的流动性。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发起专项信托计划为*ST新元提供共益债融资
• 引入战略投资者(如协鑫集团)参与子公司抚州万向新元的资产运营
• 与其他金融机构组成联合体参与重整
2.3.4 私募基金及财务投资人
多家私募基金及财务投资人也可能参与*ST新元重整,包括:
1. 大涵私募证券基金:曾在*ST长药重整中以1.45亿元认购600万股,显示其对困境企业重整后的估值修复机会的关注。
2. 合肥当歌长弘/安徽宏业基金:在ST长药重整中分别以1.04亿元和1.02亿元认购股份,可能联合地方政府引导基金参与ST新元重整。
3. 思考投资:张寿清关联的思考投资曾参与新潮能源法拍,可能联合其他机构组成投资联合体。
参与可能性分析:
• 市场机会:困境企业重整后的估值修复对财务投资者具有吸引力。
• 已有案例:这些机构在其他ST公司重整中已有成功案例,积累了丰富经验。
• 投资策略:财务投资者通常寻求短期或中期的投资回报,*ST新元的重整可能提供这样的机会。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作为财务投资人单独参与
• 与产业投资人组成联合体,提供资金支持
• 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参与重整投资
2.4 地方国资相关主体
2.4.1 江西省投资集团及江铜集团
江西省投资集团和江铜集团作为江西省属国企,可能根据江西省国资委支持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产业的政策,通过产业基金参与重整。
参与可能性分析:
• 政策导向:江西省国资委近期推动"争链主、强集群"行动,重点支持智能制造、绿色低碳产业,这与*ST新元的业务方向契合。
• 业务互补性:江铜集团的固废处理业务可与*ST新元的环保技术形成互补。
• 地方保护:作为江西省属上市公司,*ST新元的重整可能获得地方国资的支持,以维护地方经济稳定。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通过产业基金(如江西绿色产业引导基金)参与重整
• 与其他产业资本或金融资本组成联合体参与
• 提供资金支持并协调地方政策资源
2.4.2 抚州市地方国资
抚州市临川区区属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已作为债权人代表进入公司过渡期临时工作组,显示出地方政府对*ST新元重整的关注和参与。
参与可能性分析:
• 已有介入:抚州市临川区国资已作为债权人代表进入公司临时工作组,显示出地方政府对公司的关注。
• 属地因素:*ST新元注册地址位于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地方国资可能基于属地原则支持公司重整。
• 保壳需求:*ST新元是当地上市公司,地方政府可能有动力支持其重整以维护地方资本市场稳定。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直接参与重整投资
• 协调地方资源支持重整
• 提供政策支持和优惠条件
2.5 其他潜在主体
2.5.1 湖南新辉控股集团
湖南新辉控股集团是*ST新元的控股股东,实控人为吴贤龙。尽管其未直接持股,但通过委托投票协议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
参与可能性分析:
• 实控人责任:作为控股股东,湖南新辉控股集团对*ST新元的重整负有一定责任。
• 已有承诺:吴贤龙承诺借款0.6亿,并投入2.0-5.7亿持股20%以上。
• 内斗因素:公司内部分为两派,吴贤龙和赵秋丽为一派,另一派为张光华董事等,这可能影响湖南新辉控股的参与意愿。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通过增加投入巩固控制权
• 与其他投资者达成妥协,共同推动重整
• 转让控制权给更有实力的投资者
2.5.2 立马集团
立马集团是一家电动车企业,在2022年*ST星星重整中,锦天城律所引入立马电动车作为产业投资人,后者承诺2-3年内注入全部电动车资产实现借壳上市。
参与可能性分析:
• 合作背景:锦天城律所在ST星星重整中成功引入立马集团,而锦天城目前是ST新元的临时管理人,这为立马集团参与提供了渠道。
• 业务转型:*ST新元可能寻求业务转型,立马集团作为电动车企业可能通过类似模式参与。
• 资源利用:*ST新元子公司抚州万向新元的智能制造基地资源可能吸引立马集团参与。
可能的参与方式包括:
• 作为产业投资人注入资产
• 与*ST新元子公司开展业务合作
• 通过资产置换等方式参与重整
三、重整模式预测与潜在方案分析
3.1 可能的重整模式
基于对潜在重整主体的分析,*ST新元的重整可能采取以下几种模式:
3.1.1 "地方国资+产业资本+AMC"三角合作模型
这一模型由锦天城律所可能牵头构建,具体包括:
• 江西省投资集团通过产业基金提供基础资金支持
• 中信资本/嘉道博文注入技术或资产实现业务升级
• 中国信达通过债务重组优化资本结构
这种模式结合了地方政府资源、产业资本和专业AMC的优势,能够全面解决*ST新元的资金、业务和债务问题。
3.1.2 "产业整合+债务重组"模式
这种模式将重点放在业务整合和债务重组上:
• 引入协鑫集团等产业资本,利用其在新能源领域的资源和技术优势,提升*ST新元的业务价值
• 由中国信达等AMC负责债务重组,优化公司资本结构
• 地方国资提供政策支持和协调资源
这种模式能够同时解决公司的业务发展和债务问题,是一种较为全面的重整方案。
3.1.3 "控制权转让+资产注入"模式
这种模式以控制权变更为核心:
• 现有控股股东湖南新辉控股集团转让控制权给更有实力的投资者
• 新的控股股东注入优质资产,提升公司价值
• 引入财务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
这种模式在ST公司重整中较为常见,能够快速实现公司的转型和价值提升。
3.2 潜在重整方案分析
根据公司目前的财务状况和招募条件,我们预测可能的重整方案如下:
3.2.1 资本公积转增股本方案
参考其他ST公司的重整经验,*ST新元可能采取资本公积转增股本的方式:
• 按每10股转增10股的比例进行资本公积金转增股本,公司将增加2.753亿股本
• 部分转增股份用于偿还债务,如每股抵债12元左右,8500万股用于偿还债务
• 剩余股份由产业投资人和财务投资人认购,如财投以2.8元/股获得7000万股,产投以2元/股获得1.2亿股,控股20%左右,成为新实控人
这种方案能够有效解决公司的债务问题,并为公司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
3.2.2 债务重组方案
考虑到*ST新元的高负债率,债务重组将是重整的核心内容:
• 引入中国信达等AMC机构,通过债转股或共益债形式参与重整
• 对公司现有债务进行分类处理,有财产担保的债务优先清偿,普通债务通过债转股、延期清偿等方式处理
• 引入新的战略投资者提供资金支持,用于偿还部分债务
这种方案能够有效降低公司的资产负债率,为公司的持续经营创造条件。
3.2.3 业务整合与转型方案
针对*ST新元的业务困境,可能的业务整合与转型方案包括:
• 剥离亏损业务,如万向新元宁夏等亏损子公司
• 聚焦智能制造和绿色低碳领域,与协鑫集团等产业资本合作开发新产品
• 引入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清投智能的智能显控装备业务竞争力
这种方案能够优化公司的业务结构,提升核心竞争力,为公司的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四、投资风险与不确定性分析
4.1 内斗风险
*ST新元内部存在明显的派系斗争,这可能影响重整进程:
• 公司董事会分为两派,一派是吴贤龙、赵秋丽董事,另一派是张光华董事等
• 张燕宁作为持股4.36%的股东提名了董事和独立董事,显示出积极参与公司治理的意愿
• 2025年7月16日,董事会多项提名新董事议案被否,显示出明显的分歧
内斗可能导致重整方案难产,影响重整进程,甚至可能导致重整失败。
4.2 立案调查风险
*ST新元于2025年3月27日收到证监会立案调查通知书,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
• 若调查结果认定公司存在重大违法行为,可能导致退市
• 即使调查结果不构成重大违法,也可能影响投资者信心和重整方案的制定
• 调查期间,公司的信息披露和决策可能受到限制
立案调查是*ST新元重整面临的重大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对重整进程和结果产生重大影响。
4.3 重整失败风险
*ST新元的重整面临多种失败风险:
• 若未能在预重整期间达成一致的重整方案,可能导致重整失败
• 即使法院受理重整申请,也可能因重整计划未获批准而失败
• 重整失败将导致公司被宣告破产,股票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重整失败的风险是投资者必须考虑的重要因素,可能导致投资本金的重大损失。
4.4 退市风险
*ST新元面临多重退市风险:
• 若2025年年报不能出具干净的审计意见,将面临退市
• 立案调查若涉及重大违法,可能导致退市
• 若2025年度营业收入低于1亿元,且经审计后的利润总额、净利润、扣非后的净利润三者孰低为负值,公司股票将面临终止上市风险
这些退市风险相互叠加,增加了*ST新元重整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
五、结论与建议
5.1 潜在重整主体综合评估
通过对各类潜在重整主体的分析,我们对其参与可能性和影响进行综合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