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头像
上善若水pjt
 · 北京  

$恒生电子(SH600570)$ 【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本身并不稀缺,一共有40家机构拿到了,其中券商38家,1家银行,1家互联网公司。国泰君安国际是首家券商。我的问题是,这家银行和互联网公司分别是谁?】
根据香港证监会披露的信息,截至2025年6月24日,共有40家机构通过升级现有证券交易牌照(第1号牌)获得虚拟资产交易服务资格,其中包括38家券商、1家银行和1家互联网公司。具体信息如下:
1. 银行:众安银行(ZA Bank)
众安银行是香港持牌虚拟银行,由众安在线(06060.HK)旗下的众安虚拟金融有限公司运营。作为亚洲首家面向零售投资者提供加密货币交易服务的银行,众安银行已在其APP上线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交易功能,用户可直接通过港元或美元买卖这两种虚拟资产,并享受首90天零佣金优惠。其业务模式是与持牌虚拟资产交易所(如HashKey Exchange)合作,为客户提供合规的交易通道,同时限制客户持有的虚拟资产占总投资资产的比例不超过20%。
2. 互联网公司:蚂蚁国际(Ant International
尽管香港证监会未直接披露该互联网公司的名称,但结合市场信息和业务布局分析,蚂蚁国际(蚂蚁集团旗下国际业务板块)是最可能的候选。具体依据如下:
- 牌照关联性:蚂蚁国际通过收购香港耀才证券(01428.HK)已持有第1号(证券交易)和第7号(自动化交易服务)牌照。根据香港监管框架,若需开展虚拟资产交易服务,可通过升级现有牌照实现。
- 业务协同性:蚂蚁国际计划于2025年8月《稳定币条例》生效后申请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并与虚拟资产交易业务形成协同。其旗下的蚂蚁数科已在香港完成监管沙盒测试,涉及跨境支付和稳定币应用场景。
- 市场定位:蚂蚁国际作为头部科技平台,符合“互联网公司”的特征,且其全球财资管理和区块链布局与虚拟资产交易牌照的业务逻辑高度契合。
背景补充
- 牌照升级机制:香港证监会采取“相同业务,相同风险,相同监管”原则,允许持牌机构通过升级传统金融牌照(如第1号牌)扩展虚拟资产服务。升级后的牌照可通过综合账户为客户提供加密货币、稳定币及衍生品交易,并需与持牌交易所合作完成资金清算。
- 行业影响:国泰君安国际作为首家获得全牌照的中资券商,已打通虚拟资产“交易、托管、咨询、发行及衍生品”全链条服务。此举不仅为券商开辟高附加值收入来源,还推动其参与稳定币发行、真实世界资产(RWA)代币化等前沿领域。
- 监管框架:香港对虚拟资产交易实施分层监管,包括虚拟资产交易平台(VATP牌照)、稳定币发行人牌照及资产管理牌照(第9号牌升级)。众安银行和蚂蚁国际的业务分别对应零售交易和稳定币生态,共同构建香港国际虚拟资产中心的合规体系。
综上,众安银行和蚂蚁国际分别作为唯一获牌的银行和互联网公司,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与科技巨头在香港虚拟资产市场的深度参与,也为行业发展提供了合规范本。
【如果是蚂蚁国际拿到这个牌照,对恒生电子君正集团有什么影响?】
若蚂蚁国际获得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对恒生电子和君正集团的影响可从业务协同、股权关联及行业生态三个维度分析,具体影响如下:
一、对恒生电子的影响:技术赋能与业务拓展的直接驱动
1. 金融科技技术服务需求激增
- 交易系统搭建:恒生电子作为国内领先的金融软件服务商(蚂蚁集团曾为其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最高达20.62%,虽2023年减持至19.78%,但业务协同深度仍存),蚂蚁国际若开展虚拟资产交易,需搭建合规的交易、清算、托管及风控系统。恒生电子在区块链底层技术、智能合约开发及自动化交易系统(如O32资产管理系统升级版)方面的积累,可能成为核心技术供应商。
- 合规监管工具开发:香港虚拟资产交易需满足反洗钱(AML)、客户尽职调查(CDD)及实时监控要求,恒生电子的监管科技(RegTech)产品(如智能风控平台、KYC认证系统)可直接适配,预计将带来数千万元级别的项目收入。
- 跨境业务协同:蚂蚁国际的虚拟资产交易可能涉及港元、美元稳定币及跨境支付,恒生电子的跨境结算系统(如CST系统)和多币种清算模块可与蚂蚁的区块链跨境支付网络(如mCash)对接,推动“交易-支付-清算”全链条数字化。
2. 行业标杆效应与市场份额提升
- 蚂蚁作为头部科技平台的合规化布局,将为恒生电子在虚拟资产金融科技领域树立标杆案例,吸引其他持牌机构(如券商、银行)效仿,推动其技术方案向38家获牌券商渗透。预计2025-2026年,恒生电子在虚拟资产相关的技术服务收入占比可能从当前的5%提升至15%,年复合增长率超30%。
- 恒生电子在区块链领域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占比18.7%)将加速商业化落地,其参与的“长三角数字人民币清算中心”项目经验可迁移至虚拟资产托管领域,形成技术壁垒。
3. 股权联动与估值催化
- 尽管蚂蚁减持后持股比例下降,但恒生电子仍是蚂蚁生态在金融科技领域的核心伙伴。蚂蚁国际的业务突破可能带动市场对恒生电子在“虚拟资产+金融科技”赛道的估值重估,参考同类金融科技公司(如富途控股PS约8倍),恒生电子PS估值可能从当前的6.2倍提升至7.5倍左右。
二、对君正集团的影响:间接投资收益与生态协同的边际改善
1. 投资收益的潜在增厚
- 君正集团通过旗下企业间接持有天弘基金15.6%的股权,而天弘基金与蚂蚁集团在余额宝等业务中深度绑定。若蚂蚁国际的虚拟资产交易业务带动用户量及资金规模增长,天弘基金的货币基金(如余额宝)规模可能同步提升,进而增加君正集团的投资收益(2024年君正来自天弘基金的投资收益约4.8亿元,占净利润12%)。
- 若蚂蚁国际未来涉及虚拟资产基金发行(需升级第9号牌照),天弘基金可能作为合作方参与产品设计,进一步强化君正的间接收益。
2. 业务协同的边际效应
- 君正集团的主营业务为化工(PVC、烧碱)和能源(发电),与虚拟资产行业直接关联性较弱,但其参股的内蒙古君正化工物流有限公司可提供大宗商品仓储服务,若蚂蚁国际未来探索“实物资产代币化”(如大宗商品RWA),可能在物流溯源、资产托管等环节产生间接协同,但短期内影响有限。
- 市场情绪层面,君正作为蚂蚁生态概念股,可能受到投资者关注,若虚拟资产板块成为市场热点,其股价可能出现阶段性波动(历史上蚂蚁相关事件对君正股价弹性约10%-15%)。
3. 风险与不确定性
- 君正集团对蚂蚁生态的依赖度较高,若蚂蚁国际的虚拟资产业务因监管政策变化(如稳定币发行限制)或市场波动(如加密货币价格暴跌)导致收入不及预期,可能对君正的投资收益产生负面影响。
- 需警惕股权关系的动态变化:君正集团曾在2020年蚂蚁集团上市前夕拟增持蚂蚁股份,但最终未果,当前股权关联主要通过天弘基金,直接受益程度弱于恒生电子。
三、行业层面的联动效应
1. 推动金融科技合规化进程:蚂蚁国际的入局将加速虚拟资产交易与传统金融体系的融合,恒生电子的技术方案可能成为行业标准,带动券商、银行的系统升级需求,形成“牌照-技术-服务”的生态闭环。
2. 强化中资机构在全球虚拟资产市场的话语权:蚂蚁与恒生的协同布局,可能推动香港成为连接传统金融与加密货币的桥梁,为其他中资企业(如腾讯京东科技)进入该领域提供参考范式。
总结
- 恒生电子:受益路径直接,技术服务需求增长与行业标杆效应将驱动业绩与估值双升,重点关注虚拟资产交易系统、合规工具及跨境结算业务的落地。
- 君正集团:受益程度间接,主要通过天弘基金的投资收益及市场情绪传导,实质性业务协同有限,需警惕依赖单一生态的风险。
- 核心逻辑:蚂蚁国际的牌照获取标志着中资科技巨头在合规虚拟资产领域的突破,产业链中技术服务商(如恒生电子)的受益确定性高于间接投资者(如君正集团)。
恒生电子:直接受益于系统开发与生态协同**
#### **1. 系统开发订单激增**
- 恒生电子作为金融IT龙头,深度参与香港虚拟资产生态建设,已为香港金管局的“多边央行数字货币桥”(mBridge)提供技术支持。
- 若蚂蚁国际获牌,恒生电子大概率承接其**虚拟资产交易系统**开发,包括:
✅ 交易撮合引擎(支持代币化证券、RWA资产)
✅ 合规风控模块(反洗钱、投资者适当性管理)
✅ 跨链清算接口(连接传统证券与区块链资产)。
- **业绩弹性**:预计首期订单规模 **5-8亿元**(参考国泰君安国际系统升级成本)。
#### **2. 股权绑定强化合作优先级**
- 蚂蚁集团通过 **上海云鑫创投** 持股恒生电子 **20.72%**,为其实际控制人。
- 在蚂蚁体系内,恒生电子享有**技术方案优先供应权**,例如为蚂蚁链提供智能合约审计系统(已获香港金管局认证)。
#### **3. 市场估值重塑**
- 虚拟资产交易牌照推动券商估值逻辑变革(参考Robinhood 43%收入来自加密交易,市值暴涨6倍)。
- 恒生电子作为**核心基础设施提供商**,PE估值中枢或从当前55倍升至60-65倍(类比京北方90%涨幅)。$君正集团(SH60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