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可以是电影界的$游戏驿站(GME)$ 的
《浪浪山》的故事里,没有英雄拯救世界,没有渲染男女情绪对立,只是把镜头对准了普通的每一个我们。
很搞笑,很感慨,很欣慰。我就是想多看看这样的普通电影!
我们这些普通的观众们,用脚投票,不仅线下观影,发挥自己的影响力进行宣传。也用钱投票,持续买入上海电影的股票,为这个孵化出优秀作品的公司站台。
原先是一场完美的双向奔赴,票房和股票上涨,产生更大的热度,带动更多人前往《浪浪山》,不断地突破预期,进而再推动票房和股票上涨。
正义小散股票和获得感双丰收,逼死老庄和量化。
但是短短3日!
在你我的浪浪山,上演了一场疯狂背刺和溃败。
上海电影股价3日内从38.5元跌至33.7元,下挫12.5%!
《小妖怪》每日票房的逆跌趋势完全被打断,线上的讨论环境充斥刺耳的“尖叫”,各路博主打足了鸡血冲向流量。
普通人分享共情体验、依靠口碑破圈的氛围已经消失殆尽了!
是主创背刺了我们?是宣发团队背刺了我们?
问1:《浪浪山》的影片呈现好看吗?
答1:非常优秀!难得的水墨画面、完整的故事讲述、贴合的音乐设计
问2:《浪浪山》价值观表达是不是正常?
答2:非常正常!普通人的奋斗、梦想、无奈、和解
问3:《浪浪山》这样的电影现在多吗?
答3:特别稀缺!甚至电影的后期需要靠众筹才得以完成
这样这部完全正能量,关注普通人的优秀动画片。
极端的反女拳人群,因为宣发上的一些问题,直接把片子本身给否定了。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知乎上这个问题,近千条评论,已经完全脱离了电影本身,围绕着身份标签站队,全部是刺耳的“尖叫声”,知乎推荐踩到了76%。
看上去是为了所谓反女拳,其实更多的是满足自己情绪上发泄输出的欲望
当然,里面肯定也有各处势力在推波助澜,恶意带节奏。
最后伤害了谁?极端女拳,损失了一根毫毛吗?
简单做个比喻。
家里好不容易做了一座好酒好菜,隔壁一直搞破坏的野狗汪汪乱叫,厨师听烦了扔过去一块肉骨头,家里熊孩子“咔”一下把桌子掀了,说厨师背叛自己,都别吃了。
野狗损失了什么?只会在隔壁叫的更开心!
家里好酒好菜,花的钱,花的精力是不是白瞎了?
这样的傻熊孩子,以后还会带他吃席吗?
面对从内部刺来的刺刀,普通的我们,只剩下了溃败!!
1、《浪浪山》票房回落,直接伤害了价值观正常、创作能力极佳的主创团队。
2、未来同类型的“正常电影”再想拉投资,显然难度会再次上升。
3、正义的散户股东被资金完成一轮收割。(尖叫的极端反女拳们恐怕也不在少数)
4、集美们拍手看戏,带来二次精神污染。
5、《浪浪山》电影本身,占领的电影市场份额被推到了对面阵营。
没有方案!没有策略!
只能简单陈述,你我的《浪浪山》被极端反女拳抢走,最后扔给了女拳们的过程。
这就是每一个浪浪山上小妖怪的无奈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