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洋能源(SH601222)$ 林洋能源在碳交易领域的战略布局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核心方向,结合其智能电网、新能源及储能业务的协同优势,构建差异化竞争力:
一、光伏电站碳资产开发与绿电交易联动
CCER项目储备:依托自持的1.1GW光伏电站及14GW运维规模,开发符合《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的CCER项目,2024年连云港灌南项目已实现绿电交易2300万千瓦时,溢价6.4分/度1。
平价电站转型:通过出售补贴电站资产(如2025年6月转让安徽、江苏5家项目公司),加速平价电站占比提升至47%,规避补贴回款风险的同时提升碳资产质量2。
01:59
梁润权为什么买入林洋
江涛泳Ning
00:49
林洋能源:子公司中标2498.89万美元储能项目
界面新闻
二、区块链技术赋能碳资产数字化
可信电表数据链:为国网开发区块链电表,确权超2亿终端数据,支撑碳核算底层数据可信度,参与起草《非介入式负荷监测系统用感知装置》标准1。
光伏RWA探索:与蚂蚁数科合作开发光伏资产上链解决方案,通过绿色碳链联盟实现碳足迹国际互认,2025年7月董秘透露正研究区块链在数字资产领域的应用3。
三、储能业务碳减排协同增值
储能碳值管理:累计交付4.5GWh储能系统,通过优化充放电策略降低全生命周期碳排放,2025年一季度新增开工项目超500MW14。
海外市场拓展:采用“技术出海+产能基地互补”策略,中东欧市场订单突破8亿元,同步开发碳资产收益5。
四、全球化碳资产管理服务
运维生态构建:通过子公司林洋智维开展碳资产托管、绿电交易代理服务,覆盖14GW新能源场站1。
国际标准参与:加入中国智能配电与物联网创新联盟,推动光伏、储能场景碳足迹标准制定1。
未来,林洋能源将延续“智能+新能源+储能”三驾马车战略,在碳交易领域形成从资产开发到金融变现的闭环生态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