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 GPU 要 “超车” 了?3 大赛道 + 6 家龙头,这篇研报讲透机会

用户头像
唯有星星知我心
 · 河南  

国产 GPU 要 “超车” 了?3 大赛道 + 6 家龙头,这篇研报讲透机会

当 “算力” 成为 AI 大模型、云游戏甚至工业互联网的 “发动机”,被海外垄断近 20 年的GPU赛道,或许迎来了国产替代的 “关键拐点”。那么国产 GPU 的核心机会在哪里?哪些公司能真正站到 “替代潮” 的风口上?

B一、为什么说 “GPU 国产替代” 是必打之战?

先搞懂一个逻辑:GPU 不是 “显卡” 那么简单 —— 它是AI 训练的 “算力心脏”(比如训练一个千亿参数大模型,需要上万张高端 GPU),是信创系统的 “核心组件”(如涉密场景,必须用自主可控的 GPU),更是数字经济的 “底层基建”(云游戏、智能驾驶都要靠 GPU 的图形渲染和并行计算)。

但过去 20 年,全球 GPU 市场被英伟达(占比 65%)、AMD(占比 28%)垄断。直到 2023 年,景嘉微的 GM9 系列芯片批量进入信创市场,才打破了 “0 的突破”;2025 年摩尔线程 IPO 过会,成为 “国产 GPU 第一股”,才算把 “替代战” 推到了资本市场的聚光灯下。

B二、国产 GPU 的 3 大核心赛道,龙头已就位

国产 GPU 的替代,不是 “单点突破”,而是“芯片设计 - 产业链支撑 - 系统应用” 的全链条突围。这 3 条赛道里,已经跑出了一批能打的公司:

B1. 芯片设计:核心中的核心,4 家公司占了 80% 的研发投入

芯片设计是国产 GPU 的 “命门”—— 要突破架构、制程、驱动三大难题,没有 10 年以上的技术积累根本玩不转。目前国内能打的玩家,就 4 家:

景嘉微(300474):国内唯一 “大规模工程应用” 的 GPU 公司,GM9 系列芯片已经用国内关键单位的信创电脑上,2025 年 Q3 信创市场占有率高达 35%,是 “国产 GPU 的老大哥”。

摩尔线程(IPO评审会通过):2025 年 IPO 过会的 “国产 GPU 第一股”,厉害在MUSA 架构—— 单芯片就能支持AI计算 + 图形渲染,旗下 MTDS 80 显卡是国内首款支持DirectX 12的产品,已经拿到了和而泰、世纪华通的订单,云游戏场景的渗透率快速提升。

海光信息(688041):主打 “AI 训练” 的 GPU 公司,深算系列 DCU 芯片能支持长上下文推理(比如处理 10 万字的文档),被阿里云、腾讯云列入 “算力合作伙伴”,是机构眼里的 “算力黑马”。

摩尔线程近日完成IPO上会评审

B2. 产业链支撑:从 “设计” 到 “制造”,这些公司是 “幕后英雄”

GPU 芯片不是设计出来就行,还要能 “造得出来”“封得好”。这部分的龙头,是国产替代的 “供应链基石”:

中芯国际(688981):国内晶圆代工的 “一哥”,用 14nm 工艺给摩尔线程、景嘉微代工,是 “国产 GPU 能落地的关键”。

通富微电(002156):封测龙头,承接了摩尔线程 30% 的 GPU 封装订单,是 “从芯片到成品的最后一公里保障”。

盛宏科技(002690):高端 PCB 板的供应商,给摩尔线程供 12 层高速 HDI 板(GPU 的 “神经血管”),订单已经排到 2026 年 Q2,是 “GPU产业链的隐形受益者”。

B3.系统集成:把 GPU 变成 “能用的产品”,这些公司在 “跑落地”

GPU 不是卖芯片就行,还要能装进服务器、做成 AI 平台 —— 这部分的公司,是 “国产 GPU 从实验室到市场的桥梁”:

东华软件(002065):和摩尔线程签了 “3 年 50 万片” 的采购协议,联合开发医疗 AI 平台(比如用 GPU 辅助读 CT 片),服务器生产基地已经投产,是 “GPU 落地的急先锋”。

浪潮信息(000977):国内服务器龙头,已经推出内置摩尔线程 GPU 的 AI 服务器,纳入官方产品矩阵,2025 年 Q3 这类服务器的销量同比增长 40%,是 “算力规模化的推动者”。

B三、投资国产 GPU,要避开 3 个 “坑”

看完机会,也得泼点冷水 —— 国产 GPU 的替代,不是 “一夜爆发”,而是 “慢工出细活”,投资要注意这 3 点:

别只看 “技术参数”:很多公司宣传 “性能接近英伟达”,但驱动稳定性、主流框架(比如PyTorch)的支持度才是关键,生态建设比技术突破更难。

别忽略 “供应链风险”:高端 GPU 需要 7nm 甚至 5nm 工艺,目前国内还依赖台积电,这是 “卡脖子” 的环节 —— 中芯国际的 7nm 工艺要 2026 年才量产,短期内还得靠 14nm “过渡”。

别盯着 “短期利润”:多数国产 GPU 公司还在 “烧钱研发”(比如摩尔线程 2024 年研发投入占比 45%),要关注 “营收增长” 和 “市场份额”,比如景嘉微的信创收入从 2022 年的 5 亿涨到 2024 年的 15 亿,这才是 “真成长”。

B国产 GPU 的 “未来”,在你手里?

从 “0” 到 “1”,国产 GPU 用了 10 年;从 “1” 到 “100”,可能只需要 5 年,当前,AI 大模型、信创、云游戏的需求,正在 “倒逼” 国产 GPU 加速。

你觉得国产 GPU 接下来的爆发点会在哪里?评论区聊聊你的看法,关注我,持续跟踪国产算力的最新进展!

(注:本文不构成投资建议,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海光信息(SH688041)$ $浪潮信息(SZ000977)$ $中科曙光(SH603019)$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