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都电源(300068)2025年中报简析:净利润减225.48%,三费占比上升明显

用户头像
证券之星财经
 · 上海  

据证券之星公开数据整理,近期南都电源(300068)发布2025年中报。截至本报告期末,公司营业总收入39.23亿元,同比下降31.67%,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下降225.48%。按单季度数据看,第二季度营业总收入27.84亿元,同比上升0.93%,第二季度归母净利润3385.38万元,同比下降67.03%。本报告期南都电源三费占比上升明显,财务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总和占总营收同比增幅达49.62%。

本次财报公布的各项数据指标表现不尽如人意。其中,毛利率10.95%,同比增7.84%,净利率-6.24%,同比减298.27%,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总计4.38亿元,三费占营收比11.17%,同比增49.92%,每股净资产4.26元,同比减32.53%,每股经营性现金流0.66元,同比增230.07%,每股收益-0.26元,同比减223.81%

财务报表中对有大幅变动的财务项目的原因说明如下:

在建工程变动幅度为31.39%,原因:新建储能系统集成产能,本期增加。合同负债变动幅度为23.94%,原因:预收货款增加。应收票据变动幅度为88.57%,原因:期末已背书且在资产负债表日尚未到期的应收票据增加。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变动幅度为68.17%,原因:一年内到期的大额存单增加。其他非流动资产变动幅度为-41.67%,原因:大额存单一年内到期转列。应付职工薪酬变动幅度为31.67%,原因:期末应付工资增加。其他流动负债变动幅度为47.16%,原因:已背书未终止确认的应收票据增加。营业收入变动幅度为-31.67%,原因:公司战略转型,铅回收板块业务主动减产。营业成本变动幅度为-32.27%,原因:营业收入下降。所得税费用变动幅度为2546.18%,原因:期初存货跌价准备转销导致递延所得税费用增加。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233.84%,原因:本期公司调整业务结构加强回款,同时加强供应链管理,共同影响。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36.71%,原因:本期投资新建产能,固定资产投资支出增加。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变动幅度为-152.26%,原因:本期加强经营活动现金管理,减少部分融资租赁等借款。其他收益变动幅度为-51.86%,原因:铅回收板块收到的与收益相关的政府补助减少。投资收益变动幅度为-109.13%,原因:上年同期处置股权产生收益。

证券之星价投圈财报分析工具显示:

业务评价:去年的净利率为-19.4%,算上全部成本后,公司产品或服务的附加值不高。从历史年报数据统计来看,公司近10年来中位数ROIC为3.41%,中位投资回报较弱,其中最惨年份2021年的ROIC为-13.6%,投资回报极差。公司历史上的财报非常一般,公司上市来已有年报14份,亏损年份3次,显示生意模式比较脆弱。商业模式:公司业绩主要依靠资本开支驱动,还需重点关注公司资本开支项目是否划算以及资本支出是否刚性面临资金压力。需要仔细研究这类驱动力背后的实际情况。

财报体检工具显示:

建议关注公司现金流状况(货币资金/流动负债仅为22.95%、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流动负债仅为5.03%)建议关注公司债务状况(有息资产负债率已达48.95%、有息负债总额/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已达20.57%、流动比率仅为0.9)建议关注财务费用状况(财务费用/近3年经营性现金流均值已达71.19%)

分析师工具显示:证券研究员普遍预期2025年业绩在2900.0万元,每股收益均值在0.03元。

最近有知名机构关注了公司以下问题:问:请简要介绍一下公司情况。答:南都电源是一家具备三十年储能经验的公司,从通讯储能领域起步进入电池行业,随着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公司主要面向储能应用领域,提供以锂离子电池和铅电池为核心的系统化产品、解决方案及运营服务,专注于新型电力储能、通信与数据中心储能、民用储能等全系列产品的研发、制造、销售、服务等及环保型资源再生产业一体化。我们自2005年起就率先开启国际化征程,开创了多个海外市场“第一”的卓越纪录,持续为全球能源转型贡献中国智慧。经过二十年的全球化深耕,公司在全球四大洲、七大重点区域布局了海外销售子公司,并在欧洲、美国、澳洲三大核心区域建立全球服务中心,配备了专业的技术服务团队和备件仓储中心,使得我们能够覆盖全球 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中国储能企业中国际化程度高、市场覆盖广、销服一体化卓越的领军企业。其中:公司取得如下的行业地位1、新型电力储能:2024年中国储能系统(直流侧)全球市场出货量第三名;2、数据中心与通信储能:2024年度全球市场基站/数据中心电池出货量(中国企业)第二名;公司始终坚持技术创新引领企业发展,坚持研发一代储备一代。1994年成立,即是国内率先以国产替代进口的新能源电池企业;2001年进军锂电产业,同年,作为创始股东开始进行氢燃料电池的布局与研发;2010年起进行储能电池及系统开发,完成国内外 100余个示范项目的投运;2016年起率先在国内推进储能商业化应用;2017年开始全固态锂电池的研制,2024年项目通过浙江省科技厅重点研发项目验收公司设有行业内首个国家认可实验室、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浙江省级院士专家工作站、浙江省装备电子重点企业研究院等先进的研发平台,覆盖锂电、铅电、储能系统、电控及新材料等关键领域,实现了从材料到系统集成的全栈自研。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