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19日宇晶股份(002943)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19日召开业绩说明会。
具体内容如下:问:投资者出的及公司回复情况答: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应用于碳化硅衬底材料加工的 6-8英寸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成为碳化硅衬底加工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碳化硅是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材料,因其耐高温、耐高压、高频、大功率、抗辐射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以 5G通信、国防军工、航空航天为代表的射频领域和以新能源汽车、以“新基建”为代表的电力电子领域。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问题 2、公司线切机最大能匹配多大尺寸的半导体产线呢?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碳化硅衬底行业正处于尺寸升级的关键发展阶段,行业正在由 6 英寸、8英寸向大尺寸碳化硅衬底升级阶段,公司应用于碳化硅衬底材料加工的 6-8 英寸高精密数控切、磨、抛设备已实现批量销售,成为碳化硅衬底加工设备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公司应用于半导体 12寸硅片切割的高精密多线切割设备研发进展顺利。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问题 3、您好,IPHONE17 的推出会不会对公司消费电子业务的起量有所帮助?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研发制造的高精密多线切割机及配套的金刚线产品和研磨抛光机,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玻璃、蓝宝石、陶瓷等硬脆材料切割、研磨、抛光等关键工序,受到行业知名企业的高度认可,已深度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智能终端领域,消费电子领域新工艺、新技术产业化的应用也为公司带来了新的机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问题 4、您好!管理层对消费电子行业发展怎么看?会将公司重心放手机一块么?尊敬的投资者,您好!根据 IDC 数据,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实现增长 1.0%,达 2.952 亿部,实现了连续第 8 个季度的增长。目前,各大消费电子终端厂商不断创新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在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挖掘更多的产业机遇,向价值链高端奋力转型升级。5G、物联网(IoT)、智能设备、人工智能(I)、个性化和可持续性的趋势正在转变这个行业,科技创新正在打开消费电子产业的新蓝海。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问题 5、董秘您好!上半年消费电子业务发展情况怎样?公司有没有打算加大这一块的投入?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受 I 技术爆发等因素推动,消费电子产业景气度持续暖,以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穿戴式智能设备等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仍具有广阔的市场。根据 IDC 数据,2025年第二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仍实现增长 1.0%,达2.952亿部,实现了连续第 8个季度的增长。目前,各大消费电子终端厂商不断创新产品类型、拓展应用场景,在丰富消费者选择的同时,挖掘更多的产业机遇,向价值链高端奋力转型升级。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问题 6、你好,公司供应蓝思科技吗?公司和苹果公司有业务往来吗?尊敬的投资者,您好!公司研发制造的高精密多线切割机和研磨抛光机,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玻璃、蓝宝石、陶瓷等硬脆材料切割、研磨、抛光等关键工序,受到行业知名企业的高度认可,已深度应用于智能手机、穿戴式智能设备等智能终端领域。蓝思科技是公司的客户,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问题 7、管理层为何看好磁性材料业务?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磁性材料是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的基础性材料,是电能与动能转换、信号传输、电源适配、磁场屏蔽、模拟和数据存储等重要的功能材料,磁性材料的硬度高、性脆、忌温度骤变,机械加工存在一定难度,其技术水平和发展速度直接影响着电子信息产业的升级速度,是我国重要的基础性产业。目前磁性材料及磁材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风电、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家电,军事等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大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通信基站和机器人产业等领域。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分别达 1288.8 万辆和 1286.6 万辆,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 34.4%和 35.5%。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4 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量达 55.6万套,与上年相比增长 14.2%。人形机器人、新能源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也带动了磁性材料需求持续增长。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问题 8、您好,公司在磁性材料领域的布局是怎样的情况?打算生产哪些具体产品呢?尊敬的投资者,您好!目前磁性材料及磁材制品已广泛应用于风电、电子、计算机、通信、医疗、家电、军事等几乎涉及国计民生的各个领域,并开始大量应用在新能源汽车、光伏发电、通信基站和机器人产业等领域。公司对磁性材料设备行业有较深的认知,研发生产的磁性材料切割机设备、及配套的金刚线产品受到了客户高度认可,随着磁性材料行业景气度的持续升,将给公司带来较好的发展机遇。感谢您对公司的关注!
宇晶股份(002943)主营业务:主要从事高硬脆性材料切割、研磨抛光等设备和耗材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宇晶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4.84亿元,同比下降33.91%;归母净利润1179.65万元,同比下降74.72%;扣非净利润112.43万元,同比下降97.27%;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62亿元,同比下降3.95%;单季度归母净利润5136.04万元,同比上升212.3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4381.59万元,同比上升178.34%;负债率68.81%,投资收益27.75万元,财务费用1893.52万元,毛利率26.95%。
融资融券数据显示该股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1540.08万,融资余额减少;融券净流出2638.0,融券余额减少。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