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之星消息,2025年9月24日高伟达(300465)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5年9月23日进行路演,蚂蚁数科隋百荣、中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张令泓、长信基金何增华、创金张小郭、长城财富保险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胡纪元、深圳市正德泰投资有限公司钟华、青骊投资杨爱琳、上银基金杨东朔、交银理财袁东学、深圳市国银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胡勇军、复星保德信李心宇、东吴证券王紫敬 郑泽凡、深圳大道至诚投资管理合伙企业蔡天夫、厚葳基金桑梓、世纪证券自营唐芳、深圳创富兆业金融管理有限公司吴贇宇、东吴证券(经纪)田华、中信期货魏巍、进门王福斌、华泰柏瑞李雨嘉、东吴证券研究所张文佳、上海禧弘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谢宁宁、华夏财富刘春胜、健顺投资邵伟、Manulife李文琳、RedCotton朱宏达、睿银投资李强、明世伙伴基金孙勇、稳拓资产徐伟、鹏华基金李韵怡、中信保诚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孙浩中、易川资产冯强、广发基金姜冬青、华商基金高兵、融通基金张鹏、泰信基金吴秉韬、平安基金季清斌、三井住友Alan、招银理财周迪、睿远基金刘欣凝参与。
具体内容如下:问:本次蚂蚁数科选择高伟达作为合作伙伴,能否具体说明双方各自的核心优势是什么?这种优势互补将产生怎样的协同效应?蚂蚁数科核心优势:作为蚂蚁集团科技商业化板块,聚焦区块链、隐私计算等前沿科技,拥有蚂蚁链、蚁盾等成熟技术产品,在人工智能大数据、风控算法等领域具备深厚技术积累与行业实践经验,是金融行业 AI 技术核心服务商。答:高伟达核心优势 股上市的金融科技龙头企业,深耕金融信息化领域多年,拥有广泛的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机构服务网络,积累了丰富的行业落地经验与客户服务能力。协同效应蚂蚁数科的技术优势与高伟达的渠道、服务优势深度叠加,既能让前沿 I 技术快速渗透至金融业务全场景,又能通过成熟服务网络实现技术解决方案的规模化落地,形成 "技术 + 渠道" 的双向赋能闭环。问:当前金融科技行业竞争激烈,尤其在 AI 与大数据领域玩家众多,蚂蚁数科为什么选择高伟达作为合作伙伴?答:行业趋势判断I 大数据是金融科技未来核心赛道,IDC预测 2025年全球金融科技市场规模将破 4500亿美元,中国增速达 18.7%,市场空间庞大但需技术与场景深度融合。业务契合点蚂蚁数科需高效触达金融机构终端场景,高伟达需前沿技术升级服务能力,双方需求高度匹配,可共同抢占行业发展窗口期。差异化竞争考量通过合作构建技术+渠道壁垒,避免同质化竞争,快速整合市场资源,确立在金融 I 应用领域的领先地位。蚂蚁数科非常看好银行科技领域的人工智能应用前景,也需要高伟达这样的合作伙伴的共同发力,把市场做大做好。问:合作内容到五大核心合作方向,包括信贷反欺诈、风控智能体等,这些合作内容是如何精准匹配当前金融机构的痛点?能否举例说明具体解决方案的落地路径?答:痛点匹配逻辑当前金融机构面临反欺诈难度升级、风控效率低、流量与资金匹配失衡、营销投放成本高等核心痛点,五大合作方向均针对性应。典型场景落地路径以信贷业务反欺诈为例,基于蚂蚁数科技术能力共建包含反欺诈、贷中监控、贷后管理的全流程方案,先在区域头部银行试点验证,再通过高伟达渠道复制推广;风控智能体则整合蚂蚁算法专家经验,先完成特征挖掘、模型训练等模块开发,再对接金融客户实际风控场景迭代优化。产品支撑I 流量运营依托蚂蚁 "银河" 产品体系,gent智能体开发基于全栈 I 产品矩阵,确保解决方案技术扎实、落地性强。问:合作及高伟达预计采购甲方技术服务或产品目标是怎样的,这一采购计划将如何具体推进?双方在合作项目的盈利模式与利益分配上是否有初步约定?答:采购推进计划采购将与合作项目落地进度同步,优先投入信贷反欺诈、I 流量运营等重点模块的技术产品与服务,分阶段根据项目实施需求完成采购,确保资金使用与价值产出匹配。盈利模式框架双方将围绕联合解决方案的销售、技术服务收费等构建盈利体系,针对不同合作场景(如风控智能体、I 投放)制定差异化定价策略。利益分配原则基于 "优势贡献匹配" 原则,结合双方在技术研发、渠道推广、客户服务等环节的投入比例进行分配,具体细节将在后续业务协议中明确,核心是保障双方互惠共赢。
高伟达(300465)主营业务:金融信息服务业务。
高伟达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2亿元,同比上升2.74%;归母净利润1382.63万元,同比上升60.35%;扣非净利润1181.14万元,同比上升50.04%;其中2025年第二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3.84亿元,同比上升24.71%;单季度归母净利润2436.51万元,同比上升269.61%;单季度扣非净利润2281.01万元,同比上升251.26%;负债率46.51%,投资收益42.88万元,财务费用513.49万元,毛利率20.52%。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2家,增持评级1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41.1。
以下是详细的盈利预测信息:
以上内容为证券之星据公开信息整理,由AI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