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动力行业在 “新能源深化、传统转型” 的浪潮中分化明显。$东安动力(SH600178)$ 凭借业务优化与资产处置实现扭亏,而 $新晨动力(01148)$ 虽靠增程发动机拉动营收,但利润下滑且暴露单一大客户理想汽车依赖的核心风险,两家企业的半年报折射出传统动力企业转型的不同境遇。
作为深耕发动机与变速器领域的企业,东安动力 2025H1 的核心突破在于 “营收高增” 与 “扭亏为盈”,财务数据与业务动作均围绕这一目标展开。
据财报数据,公司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 24.79 亿元,同比大幅增长 25.72%;归母净利润 392.12 万元,较上年同期的 - 678.98 万元成功扭亏,终结亏损态势。细分来看,增长动能主要来自两大板块:
AT 变速器业务爆发:上半年 AT 变速器订单显著增加,带动相关营收及毛利大幅增长,成为传统动力业务的核心支撑。叠加整机产量达 33.07 万台(同比 + 33.95%),公司在汽油发动机行业的市场占有率提升至 2.39%(同比 + 0.38 个百分点),进一步巩固 1.5L-2.5L 商用车动力总成市场的主力地位。
资产处置贡献非经常性收益:公司加速推进整体搬迁后的资产交接,本期确认固定资产处置收益 7647.5 万元,直接推动归母净利润转正。不过需注意,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公司净利润仍为 - 6113.4 万元,反映主营业务盈利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在新能源与产业升级趋势下,东安动力的中长期布局聚焦 “多元化” 与 “高端化”:
押注低空经济新赛道:聚焦低空经济的转子发动机平台已正式立项,并与 AVL(全球汽车工程技术龙头)达成合作,将动力技术从地面延伸至空域,试图开辟第二增长曲线。
深化新能源与高端动力研发:与长安汽车联合开发的全新 2.0L 增压直喷高热效率发动机于 5 月 20 日点火成功,瞄准高端乘用车市场;DASP1200 大扭矩变速器平台完成性能验证,为混动车型提供更优解决方案。
数字化转型提效:完成 ERP 系统整合、搭建数据中台,加速 MES 系统建设,以数字化支撑 “多品种、小批量” 的精益生产优势,提升运营效率。
尽管短期业绩改善,公司仍面临两大挑战:一是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为 - 4.92 亿元(上年同期 - 1.86 亿元),主要因变速器销售规模扩大导致存货储备增加(存货余额 10.12 亿元,同比 + 50.88%),资金占用压力上升;二是面临采埃孚亚太集团的专利诉讼,涉及 A8R50/A8R30 自动变速器,涉案金额合计 5400 万元,目前案件处于一审审理阶段,结果存在不确定性。
新晨动力 2025H1 呈现 “营收增长、利润下滑” 的分化态势,增程发动机虽为核心亮点,但传统零部件业务拖累与单一大客户依赖问题显著,盈利质量待提升。
据财报,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 28.04 亿元,同比增长 7.06%;但归母溢利 1649 万元,同比下滑 25.49%;毛利率微升至 4.72%(2024H1 为 4.19%),整体盈利水平承压。具体来看:
增程发动机成增长唯一引擎:上半年发动机销量达 23.6 万台,同比增长 12.38%,核心驱动力是增程汽油发动机交易额增加 —— 这一业务的增长高度依赖单一大客户理想汽车。作为理想汽车增程器的主要供应商,新晨动力的增程业务订单与理想车型(如 L 系列)的产销节奏深度绑定,2025H1 增程发动机销量增长本质是理想汽车终端需求传导的结果,客户集中度极高。
传统零部件业务持续拖累:发动机零部件分部收入 3.62 亿元,同比下降 9.23%,主要因下游客户需求从传统发动机转向纯电车型,导致 Bx8 曲轴、连杆等核心零部件销量分别减少 15.85%、17.31%(其中供宝马车型的 Bx8 连杆下滑明显),传统业务收缩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
费用与联营亏损加剧压力:行政开支同比增加 9.84% 至 8986 万元,主要因研发投入与办公开支上升;应占联营公司亏损 790 万元(虽较 2024H1 的 2015 万元改善,但仍为负贡献),双重因素导致利润下滑。
从业务结构来看,新晨动力对理想汽车的依赖已成为突出隐忧:
客户集中度过高:增程业务作为公司唯一增长极,其订单几乎全部来自理想汽车,若未来理想汽车调整增程车型规划、切换供应商或终端销量波动,将直接导致新晨动力增程业务营收下滑,对整体业绩造成重大冲击。
议价能力受限:单一大客户依赖下,公司在定价、付款周期等合作条款上议价空间有限,可能面临毛利率被压缩的风险;同时,为满足理想汽车的产能与技术要求,公司需持续投入研发与产能建设,进一步增加资金压力。
截至 2025 年 6 月末,公司流动负债达 29.20 亿元(其中一年内到期借贷 4.84 亿元、贸易及其他应付款 5.85 亿元),流动资产 29.30 亿元,流动比率 1.00,短期偿债压力较高。不过,公司银行结余及现金较年初增至 9245 万元,且享受西部大开发政策与高新技术企业资质带来的 15% 企业所得税优惠,短期流动性风险暂可控。
2025H1 的财报清晰展现了两家动力企业的转型差异:东安动力通过 “传统业务提效 + 新赛道布局” 实现扭亏;新晨动力虽抓住增程细分机遇,但单一大客户理想汽车依赖与传统业务拖累,使其增长缺乏 “安全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