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隆科技 25H1 解读:智能化业务高增扛旗

用户头像
找钥匙
 · 上海  

2025 年上半年,全球汽车产业在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浪潮中加速转型,却也遭遇 “转型阵痛”—— 中国市场价格战加剧、欧洲需求疲软、美国关税政策波动,成为车企与零部件企业共同面临的挑战。在此背景下,上海保隆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保隆科技(SH603197)$ )交出了一份 “营收高增、新业务亮眼” 的半年答卷,其 2025 年半年度报告不仅展现了企业在行业波动中的韧性,更凸显了智能化、轻量化战略的前瞻性布局。

一、核心财务:营收增势强劲,现金流健康,股东回报稳定

翻开财报,保隆科技上半年的财务表现呈现 “营收高增、利润承压、现金流改善” 的特点,背后是行业环境与公司战略的共同作用。

1. 营收与利润:增长与挑战并存

营收突破 38 亿,增速 24%:2025 年 1-6 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39.50 亿元,同比增长 24.06%,远超全球车市 2.13% 的销量增速(据 Marklines 数据)。这一增长主要来自智能悬架、TPMS(轮胎压力监测系统)、传感器等核心产品线的发力,尤其是智能悬架业务同比激增 50.22%,成为最强增长引擎。

利润短期承压,非经常性损益提供缓冲: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1.35 亿元,同比下降 9.15%;扣非后净利润 0.98 亿元,同比下降 17.01%。利润下滑主要受两大因素影响:一是国内汽车市场价格战传导至零部件环节,挤压盈利空间;二是美国关税政策变动增加出口成本。不过,非经常性损益(如政府补助 2.42 亿元、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收益 2.18 亿元)合计 3.63 亿元,一定程度对冲了主营业务的利润压力。

2. 现金流与股东回报:财务健康度拉满

经营现金流大增 70%:上半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61 亿元,同比增长 70.97%,主要得益于货款回收加快、非付现成本增加,体现出公司 “营收增长” 向 “现金回款” 的有效转化,财务造血能力持续增强。

高比例分红回馈股东:公司拟以 2.11 亿股为基数,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0.32 元(含税),合计派现 6.76 亿元,占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 50.14%。这一分红比例远超行业平均水平,彰显了公司对股东的长期回报承诺 —— 自上市以来,保隆科技始终保持稳健的现金分红策略,2024 年现金分红占净利润比例已达 50.87%。

二、业务拆解:智能化 + 轻量化双轮驱动,新业务成增长主力

保隆科技的核心逻辑是 “聚焦汽车智能化与轻量化”,半年报数据显示,这一战略正逐步落地,各产品线呈现 “老业务稳基、新业务高增” 的格局。

1. 产品线:智能悬架领跑,TPMS 与传感器稳步增长

从营收结构看,2025 年上半年各核心产品表现分化明显,智能化产品成为增长核心:

智能悬架:同比增 50%,渗透率提升打开空间:实现收入 6.37 亿元,同比增长 50.22%,营收占比从 2024 年同期的 13.56% 提升至 16.50%。随着空气悬架向新能源中端车型渗透(2025 年 5 月中国乘用车空气悬架渗透率已达 5.7%,据盖世研究院),公司空气弹簧、电控减振器、悬架控制器等产品持续受益,合肥、上海临港新厂区的产能释放更将支撑业务持续高增。

2023-2025 年中国乘用车空气悬架月度渗透率

TPMS:全球龙头地位稳固:实现收入 12.09 亿元,同比增长 22.69%,营收占比 31.33%,仍是第一大收入来源。子公司保富电子作为全球 TPMS 细分市场领导者,受益于全球汽车安全标准升级(直接式 TPMS 配置率提升)和售后替换市场需求(北美、欧盟进入更换高峰期),业务基本盘持续稳固。

传感器:智能化红利下加速渗透:实现收入 3.68 亿元,同比增长 18.71%。随着汽车电子化进程加速,公司压力、光雨量、加速度等传感器产品持续导入比亚迪蔚来新能源车企供应链,未来有望随辅助驾驶渗透率提升进一步放量(2025Q1 中国乘用车辅助驾驶渗透率已达 65.19%)。

2023-2025 年中国乘用车不同智驾等级的渗透率

2. 市场与区域:境内外协同增长,OEM 仍是基本盘

OEM 与 AM 市场双增长:OEM 市场(整车配套)实现收入 30.65 亿元,同比增长 23.05%,占总营收 79.43%,仍是核心收入来源;AM 市场(售后维修)实现收入 7.50 亿元,同比增长 29.11%,增速高于 OEM,体现售后市场的高弹性。

境内市场成增长引擎:境内收入 21.05 亿元,同比增长 33.07%,营收占比从 50.61% 提升至 54.55%,主要因国内智能悬架、ADAS(辅助驾驶)业务快速落地;境外收入 17.54 亿元,同比增长 13.62%,虽受美国关税影响增速放缓,但全球化产能布局(美国 DILL、德国 PEX、匈牙利园区)正逐步对冲政策风险。

三、核心竞争力:研发、全球化、客户资源构筑护城河

在汽车零部件行业竞争加剧的背景下,保隆科技的长期竞争力源于四大核心优势:

1. 研发投入 “舍得花钱”,技术壁垒持续筑牢

2025 年上半年,公司研发投入达 2.92 亿元,占营业收入的 7.39%,远超行业平均水平。截至 6 月末,公司及子公司在全球共拥有有效授权专利 743 项,核心产品如胎压监测传感器、智能悬架控制器通过 ASPICE-CL2 评估认可,技术实力获行业认可。研发方向精准聚焦智能化(摄像头、毫米波雷达)与轻量化(液压成型结构件),与行业趋势高度契合。

2. 全球化布局完善,本地化供应能力突出

公司在中国(上海、安徽、江苏等地)、北美(美国 DILL)、欧洲(德国、匈牙利)拥有多个生产园区与研发中心,可实现全球主要汽车市场的本地化供应 —— 例如,匈牙利园区加速建设,将支撑传感器、空气悬架业务的欧洲市场拓展;美国 DILL 工厂则保障北美售后市场的快速交付。这种布局不仅降低关税与物流成本,更能快速响应丰田、大众、通用等全球车企客户的需求。

3. 客户资源 “豪华”,绑定全球头部车企

公司客户覆盖全球主流整车厂与一级供应商:

整车厂:丰田、大众、宝马、奔驰、通用等国际巨头,以及比亚迪蔚来理想等国内新能源头部车企;

一级供应商:佛瑞亚、博格华纳、大陆、采埃孚等全球 Tier 1;

售后市场:Discount Tire、伍尔特等北美、欧洲知名流通商。深度绑定优质客户,不仅保障了收入稳定性,更为新业务(如智能悬架)的导入提供了渠道优势。

四、风险与展望:正视挑战,聚焦 “提质增效”

半年报也客观披露了公司面临的风险:国内价格战加剧的市场竞争风险、美国关税政策变动的贸易风险、芯片等原材料价格波动风险,以及智能悬架等新业务的产能爬坡风险。对此,公司已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 —— 例如通过全球化产能布局对冲关税风险、与核心供应商签订长期协议稳定原材料供应。

展望下半年,保隆科技的核心看点集中在三方面:

产能释放:合肥园区二期、上海临港新厂区逐步投产,将新增空气悬架、传感器产能,支撑新业务增长;

新业务落地:ADAS 域控制器等新能源专属产品有望持续获得客户定点;

“提质增效” 行动:公司正推进降本增效、规范治理、深化投资者沟通等举措,进一步提升经营质量与市场信心。

结语:智能化浪潮中的 “隐形冠军”

2025 年上半年,保隆科技在行业 “转型阵痛” 中交出了一份韧性十足的答卷 —— 营收高增彰显业务扩张能力,智能悬架等新业务打开增长空间,全球化与研发构筑长期护城河。尽管短期利润受行业环境影响承压,但随着智能化渗透率提升、全球化产能释放,这家汽车零部件 “隐形冠军” 有望在汽车产业变革中进一步巩固优势,为投资者创造长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