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看到段永平 Q2 逆势加仓 Google,会觉得这是一次“逆向价值投资”的典范操作。毕竟在他眼里,Google 的赚钱能力依旧强大,护城河依旧深不可测。
但我认为,这恰恰是段永平这几年少有的战略性误判之一。
⸻
一、用户习惯正在被 AI 快速改变
过去十几年,Google 是全球信息入口的绝对垄断者。但自从 ChatGPT 面世后,我自己打开 Google 搜索的次数骤降。
问问题、查资料、找代码、写邮件,我直接用 GPT,既快又精准,还能省去翻一堆广告垃圾网页的时间。
当搜索入口被替代,广告模式的根基就开始松动。
⸻
二、Gemini 技术落后,缺乏用户口碑
段永平或许相信 Google 在 AI 上也能复制搜索的成功,但事实是,Gemini 至今没能在用户心中建立技术领先的形象。
别说和 ChatGPT 比,就连 X(推特)的 Grok 在某些场景下都更好玩、更贴近用户需求。
对 Google 这样体量的公司来说,这不是“慢热”,而是市场认知上的掉队。
⸻
三、广告业务面临结构性风险
Google 的营收高度依赖广告,尤其是搜索广告。
可一旦用户习惯直接在 GPT、Claude、Grok 等 AI 平台获取答案,广告的投放链条就会被彻底截断。广告主会直接找 AI 平台合作,而不是给 Google 买搜索广告位。
这意味着,哪怕 Google 依旧有流量,它的商业化效率也会被侵蚀。
⸻
四、段永平低估了“入口迁移”的速度
历史上,诺基亚、雅虎、柯达的技术和品牌并没有一夜消失,但它们失去了用户入口,从此被市场淘汰。
AI 搜索带来的入口革命,比当年手机替代 PC、移动端替代门户的速度还要快。
段永平可能赌的是 Google 能顺利转型,但这次的挑战者,比以往任何一次都更强。
⸻
结论
段永平的逻辑或许在传统价值投资框架里没问题,但 AI 时代的入口之争,正在重写规则。
今天加仓 Google,不是买护城河,而是在赌它能在被 AI 包围之前成功转型。
这是一个风险远大于收益的赌局——而段永平,这次可能真的赌错了。
⸻#google #谷歌 #段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