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夺有色!

用户头像
科学躺赢
 · 广东  

假期回来第一天,有色就爆了。

榜一大哥、榜三、榜四、榜六、八、九的大哥全都是有色,排名第十是黄金珠宝。

很多人可能突然才顿悟,原来金属还分那么多种。

其实有色金属是和与黑色金属相对的一个概念,是指除铁、锰、铬3种黑色金属和铁基合金以及铀、钍等25种放射性金属之外的,包括铜、铝、铅、锌、镍、锡等59种金属,以及硅、砷、硒、碲、硼等5种半金属和放射性金属钍,合计65种元素。

我国有色金属中生产量大,应用比较广的十种有色金属包括:铜、铝、铅、锌、镍、锡、锑、镁、钛、工业硅。

假期的时候大家可能只听说金价涨得猛,但其实有色的价格也是上涨。

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在2025年9月30日至10月7日期间,铜、铝、铅、锌、锡的价格变化分别为4.2%、2.0%、1.0%、2.9%、2.7%。

而这背后有几个原因:

第一:从需求端看,新能源汽车、电网更新、算力中心建设等需求集中释放,需求快速回暖,开始抢"铜"等工业金属。

第二,从供给端看,印尼Grasberg铜矿事故导致2025Q4产量预期下调35%,全球铜矿供需缺口扩大。

第三,还有政策层面的影响。9月28日,工业和信息化部等八部门联合印发《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5-2026年)》。提出了2025-2026年的主要目标:有色金属行业增加值年均增长5%左右,十种有色金属产量年均增长1.5%左右。同天,中国电子材料行业协会发文指出,部分企业依然维持价格内卷的策略,导致铜箔加工费低于行业平均成本,与政策方向相悖。协会建议各铜企业将电子铜箔的加工费平均上调2元/公斤,以纠正行业亏损现状。

总而言之,受宏观宽松、供给收缩、需求回暖、资金流入等四重逻辑共振,有色实现强势上涨。

这里科代表分别以铜、钴、锂,稀土这几种比较热门的有色金属为案例来说说其中的逻辑。

铜:

首先,我们都知道,现在全球AI投资竞赛白热化进程中。

如果我们都认可AI是一场必须打的仗,那么铜在AI竞赛中不可或缺。因为从底层逻辑来说,电是AI的生产要素,而铜是电的载体。

但是,铜资源开发面临诸多困难,如矿石品位下行,成本上升,还有例如最近Grasberg、KK在内的矿山事故也导致了生产停滞,使得精炼铜逐渐短缺,且缺口数量日益扩大,供需失衡正在推动铜价重心不断上移。在过去的9月,沪铜加权合约的涨幅达11.34%。

所以从标的上说,云南铜业这类铜加工龙头就受益铜价上涨及库存重估近期暴涨。

钴、锂

首先,我们要认识一件事,就是新能源产业链核心原材料(如锂、钴、镍、铜、铝)与工业金属价格高度相关。

如果我们认可新能源的逻辑,那么我们要认可上游的有色金属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以动力电池为例,目前新能源汽车主流的动力电池仍以锂电池为主,其中三元锂电池与磷酸铁锂电池是两大核心技术路线。

三元锂电池采用镍钴锰酸锂正极材料,磷酸铁锂电池以磷酸铁锂为正极材料。一眼望过去都是有色金属,这是需求端的。而供给端之前刚果(金)钴出口禁令延长,而前几年因为锂价走弱,一些锂矿关停,导致现在供应紧张。

所以像赣锋锂业这种锂资源一体化布局的标的就蹭蹭上涨。

另外再说一个今天刚出的,商务部、海关总署也对锂电池和人造石墨负极材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也就是这个 重量能量密度大于等于300 Wh/kg的可充放电锂离子电池(包含电芯和电池组)和部分设备也变成出口管制物资了……

稀土

稀土只有一个逻辑,稀土是战略资源。

从2025年4月起,中国就对中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当时引发海外抢购,镝、铽价格月内涨超200%。10月9日,商务部、海关总署又发布对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相关物项实施出口管制的决定。

整体来说就是国内配额增速放缓,供给端持续受限。需求端,新能源汽车、风电、人形机器人等新兴应用快速扩张,磁材订单激增。叠加行业库存低位,补库需求强烈,稀土价格进入“易涨难跌”阶段。

所以市场上,配额占全国60%的轻稀土龙头北方稀土和,绑定特斯拉等客户的高性能钕铁硼磁材供应商金力永磁就比较抢手。

现在三季报业绩预告也出来一些了,大家可以看看

刚热乎的,10月9日,金力永磁发布2025年前三季度业绩预告,预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5亿元~5.50亿元,同比增长157%~179%。

金力永磁表示,截至目前,公司第四季度在手订单充足。且公司已成立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事业部,2025年前三季度具身机器人电机转子及磁材产品均有小批量交付;低空飞行器领域公司亦有小批量产品交付。

至于谁更强一些,谁更抢手,还要看你更认可哪个逻辑。

最后:照惯例还是要说一下,所有信息都来自公开披露,不构成投资建议哈。

@今日话题 #星计划创作者#

$金力永磁(SZ300748)$ $赣锋锂业(SZ002460)$ $云南铜业(SZ0008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