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推动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8年)》(以下简称《方案》)以“制造+服务”融合为核心,聚焦工业软件、智能制造、数据要素等关键领域,为相关上市公司带来政策红利。以下是受益上市公司;
一、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核心企业
工业互联网与智能制造是《方案》推动“制造+服务”融合的核心支撑,这类企业通过提供智能制造装备、工业机器人及系统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与服务化延伸。
博实股份(002698):公司以智能制造装备和工业服务为双核驱动,长期构建服务型制造产业体系。其技术产品在橡胶、化工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例如全球唯一具备橡胶后处理大系统成套能力的解决方案,可实现橡胶原料处理、包装码垛全流程自动化,无需人工干预。2025年上半年,公司智能制造装备营收占比超90%,工业服务业务稳健增长,受益于《方案》中“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工业服务延伸”等要求。
工业富联(601138):作为全球电子代工龙头,公司深度布局AI服务器及高端精密制造,受益于《方案》中“AI算力需求爆发”及“智能制造示范工厂”建设要求。其AI服务器产品覆盖英伟达、AMD等主流架构,为互联网、金融等行业客户提供算力支持,同时通过“硬件+软件+服务”模式,为制造业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整体解决方案。
二、算力基础设施与AI应用企业
《方案》强调“按需布局算力基础设施”“加速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算力基础设施与AI应用企业将为服务型制造提供底层技术支撑,推动“算力+制造”“AI+服务”融合。
铜牛信息(300895):作为北京市国资委下属唯一以IDC和云服务为主营的上市公司,公司是算力基建与数据要素双轮驱动的核心受益者。一方面,公司深度参与京津冀算力枢纽建设,密云智算中心项目预计新增算力近2倍,重点服务金融、科研领域的AI算力需求;另一方面,公司承担整合区域国资数据资源的重任,其国资云平台已服务首开集团、同仁堂等超百家市属国企,形成“数据运营+算力服务”的复合收入模式,受益于《方案》中“提升工业数据要素供给”“推动数据资源化与资产化”等要求。
中际旭创(300308):公司作为全球光模块龙头,800G产品市占率高,是算力网络升级的核心受益者。其光模块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5G等领域,技术壁垒高,受益于《方案》中“新型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算力与行业融合应用”等要求。
浪潮信息(000977):公司作为全球AI服务器市占率领先的企业,自研智算中心方案,液冷技术有布局。其AI服务器产品为互联网、制造业等行业客户提供算力支持,受益于《方案》中“AI+制造”“算力基础设施”等要求。
三、工业软件与AI应用企业
工业软件是服务型制造的“大脑”,AI应用则推动制造服务向智能化、个性化延伸,这类企业通过提供工业软件、AI算法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产品+服务”的智能化升级。
汉得信息(300170):公司提供扫描加工等服务外包,同时通过工业软件产品(如ERP、MES)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受益于《方案》中“工业软件攻关”“服务型制造模式创新”等要求。
远光软件(002063):作为“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公司深耕集团企业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领域近40年,凭借深厚的技术积淀与对业务的深刻理解,打造了一站式数据智能产品与解决方案,破除了企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的堵点难点问题,推动了数据加快由资源向资产转化,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远光软件的大数据技术与产品已在多家央国企、世界500强企业实现规模化应用。通过构建高效的数据治理体系和智能分析平台,有效赋能企业数据资产的价值挖掘与业务洞察,为智慧决策提供精准支撑。未来,远光软件将深度融合AI技术,打造新一代企业级智能数据中台,赋能企业从流程驱动走向数据驱动、AI驱动,更好支撑企业数智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
作为AI引领的企业数智化管理专家,远光软件深刻洞察大数据智能应用趋势,基于Realinsight 平台,融合检索增强生成(RAG)、大语言模型(LLM)、智能体(Agent)等技术,推出“智能问数”解决方案,为企业提供专业、好用的数据智能分析服务,降低企业的技术门槛和运维成本,实现数据查询、分析及报告生成的自动化、智能化,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其核心产品远光达普(YG-DAP)入选工信部“2022年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并在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国家能源集团等大型集团企业广泛应用,受益于《方案》中“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水平”“工业软件升级”等要求。
四、专业服务外包企业
《方案》鼓励“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专业服务外包企业通过提供研发设计、检验检测、供应链管理等外包服务,助力制造业企业聚焦核心业务,提升服务化水平。
康龙化成(300759):公司所处行业为服务外包行业中的新药研发服务细分行业,秉承“优质的CDMO服务+核心技术产品”两大发展思路,为制药企业提供从药物发现到生产的全流程服务,受益于《方案》中“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等要求。
凯莱英(002821):公司系中国医药研发生产服务外包企业,专注于新药研发生产外包服务,受益于《方案》中“发展科技服务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专业化”等要求。
五、绿色制造与新能源装备企业
《方案》强调“推动制造业绿色转型”“发展绿色制造服务”,绿色制造与新能源装备企业通过提供节能设备、新能源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低碳转型,提升服务化水平。
阳光电源(300274):公司作为光伏逆变器全球市占率第一的企业,其“光储充”一体化解决方案契合《方案》中“新型工业化绿色转型”需求。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预增120%-150%,受益于《方案》中“绿色制造服务”“新能源装备制造”等要求。
金博股份(688598):公司作为碳基复合材料龙头,产品应用于光伏热场、半导体单晶炉。其第三代碳碳坩埚成本较进口产品低30%,已获隆基、中环长单锁定,受益于《方案》中“绿色制造服务”“新材料研发”等要求。
六、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企业
《方案》鼓励“发展智能装备”“推动机器人+制造”,智能装备与机器人企业通过提供工业机器人、智能生产线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自动化、智能化生产,提升服务化水平。
埃斯顿(002747):公司作为国产工业机器人领军企业,其六轴机器人精度达0.02mm,应用于特斯拉、比亚迪生产线。2025年上半年,公司净利预增80%,受益于《方案》中“智能制造装备升级”“工业机器人应用”等要求。
拓斯达(300607):公司作为工业机器人集成服务商,其智能工厂解决方案可降低企业人工成本40%。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新增订单超12亿元,同比增长75%,受益于《方案》中“智能制造装备升级”“智能工厂建设”等要求。
七、数字基建与通信服务企业
《方案》强调“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数字基建与通信服务企业通过提供5G基站、工业互联网平台及解决方案,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5G+制造”融合,提升服务化水平。
中兴通讯(000063):公司作为5G+工业互联网核心设备商,其工业级5G模组已应用于三一重工、海尔智家产线。2025年上半年,公司国内市场份额达38%,受益于《方案》中“深化‘5G+工业互联网’融合创新”“数字融合服务”等要求。
八、新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企业
《方案》鼓励“加强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提升核心零部件国产化水平”,新材料与核心零部件企业通过提供高端材料、核心零部件,助力制造业企业实现关键环节自主可控,提升服务化水平。
沪硅产业(688126):公司作为半导体大硅片国产化核心企业,其300mm硅片已通过中芯国际、华虹验证,2025年产能将达60万片/月,市占率提升至15%,受益于《方案》中“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半导体设备研发”等要求。
国茂股份(603915):公司作为国产通用减速机龙头,产品广泛应用于新能源锂电设备、光伏、工程机械等领域。公司通过“机械工业质量诚信企业”“工信部绿色工厂”等认证,受益于《方案》中“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等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