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电池技术上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相关标的

用户头像
血继乾坤
 · 湖北  

$巨化股份(SH600160)$ 清华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策略,开发出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使电池能量密度达到604 Wh/kg,远超商业化磷酸铁锂电池(约150-190 Wh/kg)和镍钴锰酸锂电池(240-320 Wh/kg)。

安全性能

新型电池在满电状态下通过针刺测试和120℃高温静置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其热失控起始温度较高,安全性显著优于传统液态电池。

应用前景

该技术突破为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的商业化提供了重要支撑,尤其适用于电动汽车、电动飞行器等对动力系统有高要求的领域。研究成果已于2025年9月24日发表在《自然》期刊,标志着我国在固态电池研发领域取得国际领先地位。

核心受益名单

1.电解质与氟材料核心玩家(“氟化铠甲”的锻造者)

新宙邦(300037):公司拥有现成的2500吨全氟聚醚产能,其产品与本次突破所需的含氟聚醚电解质高度契合。 作为国内高端电子化学品的领军企业,其技术积累和产能布局使其成为最直接的受益标的。

天赐材料(002709):全球电解液绝对龙头,其核心产品LiFSI(新型锂盐)是提升电池性能的关键添加剂,在新型电解质体系中不可或缺。

巨化股份(600160):氟化工领域的国家队。其全氟聚醚产品不仅可用于高端冷却液,解决高能量密度电池的散热难题,更是合成新型氟化电解质的关键原料。

赣锋锂业(002460):全球唯一覆盖氧化物、硫化物、聚合物三条技术路线的锂企,已实现500Wh/kg级电池小批量生产,技术布局全面。

上海洗霸(603200):与中科院合作研发氧化物电解质,建成50吨级固态电解质粉体产线,并完成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设计。

$三美股份(SH603379)$

$东阳光(SH6006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