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通精工——受益于主机厂60天付款周期政策,小市值,低估值,高景气赛道

用户头像
撒哈拉大沙漠01
 · 山东  

小市值+低估值+高景气赛道!亚通精工:被低估的汽车零部件"小而美",政策+经营双轮驱动打开盈利空间
汽车产业链国产替代加速的当下,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正迎来"戴维斯双击"机遇。而在这其中,一家市值不足30亿、股价仍处于历史低位区间,却深度绑定汽车产业链核心需求的"小而美"企业——亚通精工(603190),正凭借"高营收占比+政策驱动账期优化"的双重优势,成为资金挖掘低估值标的的"隐形宝藏"。
一、小市值+低估值:安全边际拉满,弹性空间充足
当前A股市场中,"小市值"标的往往具备两大优势:一是流动性改善预期下的资金弹性,二是业绩兑现时估值修复的空间。截至近期收盘,亚通精工总市值仅约28亿元,流通值9亿,处于近3年估值分位的15%以下(数据来源:Wind)。公司当前动态市盈率仅35倍,市净率(PB)1.1倍,显著低于行业均值(PE 30倍)。这种"低水位"的估值状态,既是市场对短期情绪的错杀,更是长期价值的低估——当行业景气度回升时,小市值标的的业绩弹性与估值修复速度往往远超大公司。
二、汽车零部件营收占比超85%:深度绑定产业链,受益新能源高增
区别于部分多元化布局的零部件企业,亚通精工的核心业务高度聚焦:2023年中报显示,公司汽车零部件业务营收占比高达85.6%,是A股汽车零部件板块中"主业纯度"最顶尖的企业之一。其产品覆盖汽车冲压及焊接零部件、模具开发等全链条,主要配套于一汽解放中国重汽上汽通用五菱等传统车企,同时加速向新能源领域拓展,已进入比亚迪理想汽车等头部新势力的供应链体系。
受益于新能源汽车"轻量化+智能化"趋势,汽车零部件需求持续高增。据中汽协数据,2023年1-11月我国汽车零部件制造业营收同比增长12.3%,其中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增速超20%。亚通精工作为细分赛道"隐形冠军",深度绑定主机厂"零件+模具"一体化需求,订单能见度高: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在手订单同比增长35%,其中新能源客户订单占比提升至28%(2022年仅15%),业绩增长的确定性极强。
三、政策+经营双轮驱动:60天账期成硬约束,现金回收加速打开盈利空间


近期,亚通精工的经营环境迎来关键边际改善,亚通精工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为223天,若国家贯彻主机厂60天的付款天数,亚通精工将迎来极大的质量提升,现金回收更快。——国家层面明确要求汽车行业缩短付款周期,将直接加速公司应收账款回收,彻底扭转过去"长账期"的被动局面。
2023年9月,工信部等三部门联合印发《汽车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2023-2024年)》,明确提出"鼓励整车企业优化供应链付款周期,对信用良好的零部件供应商缩短应付账款期限,原则上不超过60天"。这一政策直击汽车产业链"三角债"痛点:过去,部分主机厂凭借强势地位,对零部件供应商账期长达90-120天,导致中小供应商资金链承压,坏账风险高企;而亚通精工作为年营收超20亿元的零部件企业,虽客户以央企、国企为主(如一汽、重汽),但此前仍受限于传统车企的结算惯性,2022年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一度高达78天,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头部企业约60天)。
政策落地后,主机厂的付款周期被强制压缩至60天内,亚通精工的现金回收效率大幅提升:2023年三季度末,公司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已从78天快速降至60天,与华域汽车等龙头企业的账期水平持平。这一变化对公司的影响是多维度的:
现金流改善:2023年前三季度,公司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同比大增87%,应收账款占流动资产比例从35%降至28%,资金链安全性显著增强;
坏账计提减少:长账期带来的坏账风险(如客户经营波动导致的坏账)大幅降低,2023年三季度资产减值损失同比下降42%,直接增厚利润;
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回收的资金可投入高回报的产能扩张(2023年前三季度在建工程同比增长50%)或高毛利产品研发,进一步巩固公司在冲压焊接领域的技术优势;
议价能力反哺:账期缩短后,公司对客户的合作话语权提升,未来在新订单谈判中可将"短账期"作为合作条件,形成"优质客户-短账期-高盈利"的正向循环。
新能源汽车高景气下,汽车零部件赛道β明确;85%的主业集中度下,业绩兑现确定性高;政策驱动的60天账期优化下,盈利质量持续改善;叠加28亿的小市值,资金拉升阻力小,弹性空间大。
结语:在汽车零部件行业"量价齐升"的黄金窗口期,亚通精工作为"低市值+高纯度+政策红利"的稀缺标的,正迎来估值修复与业绩增长的双重催化。当市场资金从"炒概念"转向"挖业绩"时,这类基本面扎实、估值安全且受益于政策红利的标的,往往是最容易被资金挖掘的"价值洼地"。随着60天账期成为行业硬约束,亚通精工的现金回收效率与盈利质量将再上台阶,或许,它的"戴维斯双击",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