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公众号:体外诊断观察
迪安可以做什么呢?
为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国家卫生健康委于今年3月底发布推荐性卫生行业标准《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配置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对乡镇卫生院的硬件设施提出明确要求。
标准规定了乡镇卫生院医用装备(不含中医药服务装备)配置的基本原则、分类品目及数量。适用于所有乡镇卫生院配置医用装备,街道卫生院配置医用装备可参照执行。该《标准》自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
值得注意的是,该《标准》包含了核酸提取仪、PCR扩增仪、血气分析仪、血型分析仪、微生物鉴定仪、粪便分析仪、免疫分析仪等在二三级医院检验科常用的设备。
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2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末,全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104万个,其中乡镇卫生院约3.3万个。
由此可见,乡镇卫生院基数庞大,若按《标准》所列清单执行设备配置,任一品类产品的潜在需求量或将达数万台之多,再加上后续的耗材、培训、维护等需求,未来市场整体潜力巨大!
此外,提升基层医疗能力一直是国家的长期战略。
例如,国家卫生健康委、财政部、国家医保局等13部委在今年4月公开的《关于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布局建设的指导意见》中就要求:到2027年,要“力争居民15分钟可达最近的医疗服务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
国务院也在今年9月初批复的《医疗卫生强基工程实施方案》中明确要求,要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完善设施装备水平。
政策端的持续发力,标志着基层医疗机构在设备配置上正在步入标准化建设新阶段。这对于行业内的各位合作伙伴而言,无疑是一次重要的发展机遇!
另外,不只是乡镇卫生院检验科会迎来发展,诊所检验也将迎来新的爆发。
今年9月30日国家卫健委放出重磅信号,明确放宽诊所检验业务约束,从设备配置到合作模式全放开,还叠加医保倾斜,据诊锁界统计24年年底,中国诊所的数量已经达到了39.8万家(包含门诊部),困扰众多诊所已久的经营困境,这次终于有了精准解法!
这份政策回应虽非独立出台的全新法规,却以明确态度放宽了诊所检验业务约束,为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升级提供了关键指引。
此前多数诊所因缺乏检验设备,对感染性疾病、慢性病等常见病的诊断依赖经验判断,难以精准区分细菌 / 病毒感染、明确病情严重程度等关键信息,检验能力不足已成为制约基层诊疗水平的核心瓶颈。但小型POCT设备的普及让诊所实现 “即到即检、即检即出”,缩短诊疗周期;与ICL合作则能覆盖生化、免疫等复杂检测项目,避免患者转诊流失。
这次诊所检验业务的政策松绑,本质是为基层医疗减负赋能。既让诊所摆脱 “无检验难接诊” 的困境,能用更低成本提升诊疗能力;也让基层医疗真正接住常见病首诊的责任,成为分级诊疗体系里更稳固的 “网底”。
对无数扎根基层的诊所而言,这不仅是一次政策红利,更是一次发展机遇。无需再为昂贵的检验设备发愁,凭借灵活的设备配置和开放的合作模式,就能为患者提供精准诊断 + 便捷治疗的全流程服务,真正实现 “小病不出社区” 的民生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