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中报出来了,永新总的来说是 "营收利润双增与经营现金流为负" 的格局:营收 17.46 亿元同比增长 5.78%,归母净利润 1.83 亿元同比增长 1.72%,但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却为 - 1.10 亿元。看着矛盾,我仔细看才发现,这种背离并非业绩质量问题,通过对比 2024 年上半年 1.23 亿元的经营现金流净额可知,本次异动主要源于上年信用证付款基数较低导致的集中到期支付,属于非经常性因素。
营收增长 5.78%,可喜的是高附加值业务的突破,塑料软包装薄膜收入 3.69 亿元同比增长 20.34%,镀铝包装材料 3530 万元同比增长 22.33%,两类产品毛利率分别达到 18.7% 和2.61%,较核心彩印业务高出 1-3 个百分点。
区域结构优化更值得关注,国际市场收入 3.03 亿元同比激增 39.67%,且 24.24% 的毛利率较国内市场高出 5.22 个百分点,这种 "增量 + 增利" 模式有效对冲了成本压力。
成本端 7.41% 的增速虽高于营收增幅。软包装行业原材料占成本比重通常超 60%,参照同类企业敏感性分析,若石油基原料价格上涨 5% 将导致毛利率下降约 3.6 个百分点,而公司通过关联交易锁定 1.19 亿元原材料采购(占营业成本 8.6%),实际毛利率仅微降 0.76 个百分点,成本控制能力显著优于同行。费用端优化成效显著,销售费用率从 2024 年的 2.45% 降至 1.63%,管理费用率从 3.89% 降至 3.30%,推动净利率维持在 10.48% 的行业高位。
总资产 38.16 亿元同比下降 11.56%(总资产同比减少额= 货币资金缩减额(49,807.15 万元,主要是分红和 福费廷业务融资减少) + 固定资产缩减额(6,792.41 万元 折旧) + 其他流动资产缩减额(1,789.36 万元) - 负债收缩对冲额(2,498.53 万元)),看着是规模收缩,细究发现战略重心转向存量资产盘活。货币资金 6.14 亿元同比减少 44.79% ,主要是 3.80 亿元现金分红所致,而非经营恶化,这与 36.11% 的资产负债率(低于行业均值 9 个百分点)形成安全边际。应收账款 6.70 亿元仅增长 1.09%,且 99.1% 为 1 年以内账款,结合区块链应收账款融资趋势,其资产质量显著优于同行平均水平。
存货 3.85 亿元增长 5.53% ,这个主要考虑行业周期:在预制菜包装需求年增 15% 的背景下,旺季备货导致的周转效率暂时下降具有合理性,且环保薄膜等高端产品占比已提升至 35%,与 350 亿元可降解塑料市场需求形成精准匹配。固定资产 10.58 亿元的小幅下降,对应 1.65 次 / 年的固定资产周转率(高出同行 20%),反映公司在行业产能利用率仅 78.5% 的背景下,通过技术改造而非盲目扩产实现资产效益最大化。
经营现金流净额 - 1.10 亿元的表象下存在三重积极因素:
一是海外业务预收款项同比增长 25% 预示未来流入;
二是绿色包装生产线技改投入的资本化处理延迟了现金流出;
三是购买商品支付现金激增 33.9% 包含战略备货成分。从动态视角看,2025Q1 净利润 8891.87 万元同比增长 2.89%,显示经营活动的持续盈利能力未受根本影响。
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 2452.86 万元由负转正,标志战略从 "规模扩张" 转向 "价值深耕"。购建固定资产支付现金同比减少 79.5%,与行业设备数字化改造趋势一致,而 19.89 亿元理财产品的滚动操作则维持了资金收益性。筹资活动 4.08 亿元净流出主要用于分红,3.96 亿元股利支付对应 14% 的 ROIC 水平,
结语:短期看,三季度旺季回款与信用证结算周期结束后,经营现金流有望转正至 1.5-2 亿元,修复市场担忧;长期看,环保薄膜业务单独估值可达 15-20 亿元,海外收入突破 20% 后估值体系将向国际同行靠拢。
后续跟踪指标:
1. 三季度经营现金流净额能否转正至 1.5 亿元以上;
2. 海外收入占比突破进度;
3. 来自紫江和安姆科的价格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