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预计到2028年底,我国支持北斗的终端及设备新增总量将突破4.2亿台套。A股市场上,北斗概念股群星闪耀,多家湘企成绩亮眼。
来源:摄图网
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
9月24日至25日,第四届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将在湖南株洲举行。在该峰会成果发布会上,中国信通院发布了《北斗产业发展蓝皮书(2025)》(以下简称:《蓝皮书》)。其中指出,北斗服务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其中140余个国家和地区提供北斗系统相关服务及产品,已构建上中下游完整产业链。
据悉,2024年,我国北斗产业总体产值达5758亿元,同比增长7.39%,展现出稳健的发展态势。在企业方面,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领域的企事业单位总数量接近2万家,从业人员总数近百万人。
《蓝皮书》显示,北斗卫星导航定位技术加速融入普通民众生活,在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共享出行等领域落地产品日益丰富,在各类终端中占比超七成,是北斗规模应用的关键。
具体来看,2024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2.94亿部,同比增长6.5%,其中约2.88亿部智能手机支持北斗定位功能,北斗安装率接近98%。
《蓝皮书》预测,我国智能手机出货量及北斗安装率将平稳增长,2025—2028年,我国支持北斗的智能手机出货量预计分别达到2.97亿部、3.04亿部、3.11亿部、3.18亿部,北斗安装率将增长到99%左右。
可穿戴设备是北斗应用第二大市场。据预测,2028年,全国支持北斗的可穿戴设备年出货量将从2024年的4236万台增长到4795万台,可穿戴设备北斗安装率将从接近70%逐步增长至74%以上。
《蓝皮书》还指出,交通领域北斗已成行业标配,北斗安装率持续上升;农业北斗终端应用将破500万台套,自动驾驶将重塑现代农业;北斗在低空领域安装近九成,未来将新增超200万台套。
预计到2028年底,我国支持北斗的终端及设备新增总量将突破4.2亿台套。
海通国际研报指出,近年来,以北斗为核心的卫星导航产业规模稳步扩张,核心产值与关联产值结构持续优化,在全球市场的技术领先性与生态完善性日益凸显。当前北斗规模应用已进入市场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的关键阶段,下游应用场景爆发已成为驱动产业链发展的核心因素,北斗融合应用的渗透率有望进一步提高。
6成概念股中报盈利,多家公司围绕车联网布局
根据Choice金融终端,北斗导航概念股共包括80家公司。从经营情况来看,在共有48家公司今年上半年实现盈利,占比为60%。其中,启明信息(002232.SZ)、航天科技(000901.SZ)、创远信科(831961.BJ)归母净利润同比增幅位居前三,且增幅最高超2500%。同时,三家公司北斗应用都围绕车联网相关领域展开布局。
具体而言,启明信息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3.30亿元,同比增长6.51%;实现归母净利润1418.81万元,同比增长2568.50%。
启明信息面向大型企业集团提供网络安全管理与运维保障一体化建设方案,研发态势感知、车联网安全等安全产品,打造大模型下的智能化、自动化攻防渗透工具和车联网关键环节的安全工具。公司去年新增一项“基于高精度北斗定位的远程导航控制引导方法及系统”发明专利。
航天科技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29.51亿元,同比下滑11.04%;实现归母净利润8896.67万元,同比增长2161.91%。
航天科技车联网业务在综合性智能化的“航天智慧车联网综合服务云平台”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北斗重点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网络货运(无车承运人)智慧物流等车联网服务软件。基于北斗大数据研发的“危险化学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监管平台”,实现了山东省多部门对危化品道路运输全过程的“联网监管、精准监管、高效监管、协同监管”的大监管格局。公司车联网业务在山东、贵州、江西、宁夏市场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在云南、四川、新疆、湖北等省份进行布局。
创远信科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11亿元,同比增长18.44%;实现归母净利润631.53万元,同比增长354.24%。
创远信科上半年加大市场开拓,聚焦核心市场,重点关注以5G/6G通信、北斗导航、半导体射频为主的无线通信测试业务、以C-V2X、汽车电子为主的车联网通信测试业务、以卫星互联网和低空经济为主的通信测试业务三大业务板块,积极参加国内外展会,拓展销售渠道,通过产业协同,不断发展新的战略合作伙伴,争取到了更多市场机会,促使公司上半年销售收入实现增长。
另外,创远信科9月23日表示,公司近期主要中标项目包括中国兵器工业集团航空弹药研究院有限公司“北斗三号实时推演卫星信号模拟系统”项目。
“湘”拥北斗,群星闪耀
湖南是北斗核心技术策源地和北斗技术创新引领区,聚集国内北斗产业80%以上的核心技术资源。作为北斗规模应用国际峰会的持续承办地,湖南株洲北斗产业聚势成链,2024年其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过40亿元。今年上半年,株洲北斗核心产业产值同比增长34.37%。
企业方面,湖南多家上市公司正积极布局北斗相关领域,成绩亮眼。
国科微(300672.SZ)在定位导航方面已有两款芯片均通过了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第五研究所的单北斗产品认证。另外,公司的北斗芯片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且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
湘邮科技(600476.SH)自主研发了“单北斗车载系列定位智能终端”,并成功落地了“北斗邮政物流领域应用示范项目”。公司《基于北斗位置服务的快递末端电动车管控平台》获评2022-2023年度“中国数字新基建优秀解决方案”。
亚光科技(300123.SZ)主要产品为半导体元器件、微波电路及组件,其产品作为雷达、精确制导、航天通信和电子对抗的配套组件,长期应用于各类航天器材等平台。其航天通信配套产品主要针对卫星、飞船、空间站等,包括北斗系列、天宫系列、神州系列等众多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