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一晃从A股4月7日大跌开始至今,完成了完美反转,这也是我意料之内的事情,自去年开始全面做多A股和港股便是我的主线。期间还多次在微信朋友圈唱多A股,希望大家能尽早进入到这火热的牛市中来。
按照我们牛市的传统,一向是证券保险银行三兄弟吹响号角,权重开场,然后六大板块(有色、水泥、钢铁、煤炭、电力、军工)跟上,再是题材股(科技,中小盘题材),最后拉低价股和小盘股,期间三兄弟轮番穿插,最后….最后等待下一次重新来过。历史从来如此,太阳底下没有新事。
这周在 A 股市场梳理标的时,意外发掘到一只基本面与技术面兼具潜力的个股。虽说今年斩获的收益,和论坛里各位投资前辈的战绩相比还有不小差距,但也已超过普通打工人一年的薪资。借着这份实操收获,想系统梳理下自己的研究逻辑,我的分享既是想把自己的研究心得和投资逻辑做个梳理复盘,更期待能和平台上的各位前辈交流探讨,在成为优秀投资者的路上多学多悟。
没耐心的朋友们可以直接看结论,本文全文5876字,需要花费大概30分钟时间阅读。先说结论:
芯碁微装拥有直写光刻领先技术,当前买入点125-130元之间,短期支撑位121元。第一目标价151.52元(对应200亿市值),第二目标价378.79元(对应500亿市值)。买不了科创板的朋友,可以考虑购买持仓此股的基金。文末有写代码。
正文部分:
******
芯碁微装以微纳直写光刻技术为核心,基于此进行技术拓展和平台化延伸,专注于光刻环节相关技术研发。现如今在板级封装及高端IC载板(Substrate)制造领域,激光直写光刻已经全面取代了传统掩模板光刻。在泛半导体领域,光刻技术依据是否使用掩模版,主要划分为掩模光刻与直写光刻两大技术路径。其中,掩模光刻可进一步细分为接近 / 接触式光刻与投影式光刻;直写光刻则又称无掩模光刻,其核心原理是通过计算机控制高精度光束聚焦投影,在涂覆有感光材料的基材表面直接完成扫描曝光,全程无需依赖掩模。芯碁微装专注于直写光刻这一细分领域,主要产品为 PCB 直接成像设备及自动线系统、泛半导体直写光刻设备及自动线系统等,主要应用于 PCB 制造商和特定的半导体制造场景。是目前头部客户(胜宏科技,沪电股份,景旺电子)等的关键供应商(可以看看这些股票过去一年里的涨幅)。
过去较长时期内,掩模光刻技术凭借成熟性,一直是光刻工艺路线中的主流选择;但随着掩模制备、维护等成本持续攀升,无掩模直写光刻技术的成本优势逐渐凸显,叠加行业对其技术布局的不断深化,未来有望获得更多行业关注。尤其在先进封装领域,直写光刻技术凭借独特的技术特性与广阔的市场潜力,正逐步成长为驱动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的关键力量。
公司上市初期市值约 18.4 亿元,经过仅四年发展,截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收盘,市值已增长至 169.94 亿元。增长背后是其在微纳直写光刻领域的技术突破和市场拓展:
公司标杆产品:2024 年 5 月 推出的新一代 IC 载板解决方案 MAS 6P (二次成像技术)与 NEX 30 (卷对卷曝光机)持续迭代升级,MAS 6P 系列搭 载业内领先的二次成像技术,已成功应用于高阶 HDI(含 mSAP)及 ICS 封装载板的严苛要求。在头部客户处,该设备线宽线距解析能力达到6/6μm 水平,生产效率较国际主流同类设备提升 50%以上。该设备在精度、良率、产能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高端市场突破:进入台积电 CoWoS-L 封装供应链,订单金额达 1.8 亿元,并与胜宏科技等龙头企业签订 HDI 产线订单。这里解释一下台积电CoWoS,是一种2.5D封装技术,由CoW和oS组合而来。先将芯片通过Chip on Wafer(CoW)的封装制程连接至硅晶圆,再把CoW芯片与基板(Substrate)连接,整合成CoWoS。该技术的核心是将不同的芯片堆叠在同一片硅中介层,以实现多颗芯片互联。在硅中介层中,台积电使用微凸块(μBmps)、硅通孔(TSV)等技术,代替传统引线键合,用于裸片间连接,大大提高了互联密度和数据传输带宽。根据采用的中介层不同,台积电把CoWoS封装技术分为3种类型:CoWoS-S(Silicon Interposer)、CoWoS-R(RDL Interposer)和CoWoS-L(Local Silicon Interconnect and RDL Interposer)。虽然当前台积电主要使用的是CoWoS-S,但随着大面积芯片设计越来越多,中介层越来越多,掩模尺寸越来越大,当中介层达到台积电最大reticle的四倍以上(1X reticle≈830mm²),高于其当前中介层的3.3倍,就将转向CoWoS-L。(源引自芯碁微装泛半导体销售总监潘昌隆,具体可见应对先进封装挑战,芯碁微装直写光刻技术助力本土创新突破|芯片_新浪财经_新浪网)
一、公司估值对比与行业地位
1、估值对比
截至 2025 年 8 月 22 日,芯碁微装当前市值达 169.94 亿元,以市场普遍预期的 2025 年盈利数据进行测算,其对应市盈率(PE)仅为 20.1 倍 ,而同期半导体设备板块市盈率均值为 47 倍,相比之下,芯碁微装估值明显偏低。从动态估值角度,若依据 2025 年预计净利润 8.5 亿元来计算,其市盈率将进一步下探至 20 倍以下,这表明芯碁微装处于行业估值洼地,在当前资本市场环境下,具有较高的估值性价比。与自身历史估值相比,目前 TTM 市盈率为 81.91 倍,较历史均值亦处于合理区间,在行业整体估值调整的背景下,芯碁微装展现出较强的估值安全边际。
以下是芯碁微装部分竞争对手的市值如下:
国际:
*尼康: 垄断了显示面板光刻设备市场,且已计划推出直写光刻设备,在先进封装领域与芯碁微装形成直接竞争。其 ArF 液浸式光刻机支持 3D NAND 芯片和图像传感器制造,与芯碁微装的先进封装设备形成技术重叠。公司目前市值4796.96亿日元,约合234亿人民币。目前全球光刻机市场中,尼康占比约 7.7%,主要聚焦中低端市场。
* Disco Corporation迪思科(Screen):Disco Corp是全球半导体切割、研磨设备龙头,虽未直接涉足直写光刻,但在晶圆减薄、切割等封装环节与芯碁微装的先进封装设备形成间接竞争。其激光隐形切割技术可用于 3D 封装,适配芯碁微装的工艺场景。目前市值为 4.19 万亿日元,约合2044.9亿元人民币,是市值规模较大的半导体设备企业。Disco 在半导体切割设备市场全球市占率超 50% 。
*海德堡仪器Heidelberg Instruments:海德堡集团主营建筑材料,市值约 366.7 亿欧元,约合3068.76亿元人民币,其光刻设备业务是其一部分业务。其直写光刻设备领域技术领先,尤其在科研和高端制造场景中占据优势,从市场份额来看,海德堡仪器在 0.3 微米 - 1 微米无掩膜光刻机行业约占 50% 的市场份额,处于领先地位。在2024全球 DMD 无掩模光刻机市场2.14亿美元的销售份额中,海德堡仪器、芯碁微装、Nano System Solutions这前三家企业占有约 88% 的市场份额(基于2023年数据)。
国内:
*大族数控:市值375亿元人民币,作为亚洲最大的激光加工设备生产商,全球 PCB 专用设备领域的龙头企业,专注于 PCB 制造全流程设备的研发与生产,产品覆盖钻孔、曝光(LDI 激光直接成像)、成型、检测等关键工序。其 LDI 激光直接成像系统(如 LDI-BM40)与芯碁微装的 PCB 直接成像设备形成直接竞争,且在技术参数(如解析度、产能)上具备可比性。大族数控以 6.5% 的全球市场占有率位居全球 PCB 设备厂商首位,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达 10.1%,并连续 16 年蝉联中国电子电路行业协会(CPCA)专用设备榜单榜首。其客户覆盖全球 PCB 百强企业中的 80%,包括深南电路、沪电股份等头部厂商。大族数控在机械钻孔机、激光钻孔机等领域拥有多项核心技术,例如全线性电机驱动的六轴机械钻机(HANS-F6M)和双光束双台面激光钻孔机(HD600F2),技术实力与芯碁微装在 PCB 领域的技术路线高度重叠。
*张江高科:市值541.42亿。张江高科投资的上海微电子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SMEE),初始持股比例为 10.779%。是国内唯一具备制造多领域、多品种产线应用的高端光刻机供应商。其光刻机产品涵盖了从几微米到 28 纳米的多种技术节点,先进封装光刻机在全球市场的市占率为 37%,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占有率高达 85%,LED 系列光刻机全球市占率 55%,还可量产 90nm 的前道光刻机。
2、技术壁垒
公司在直写光刻领域构建起了深厚的技术护城河,掌握八大核心技术,覆盖光刻紫外光学及光源、高精度自动对焦、多层套刻、高速图形处理等关键技术环节。在先进封装前沿领域,如类 CoWoS - L 技术路线,芯碁微装率先实现设备导入与量产应用,凭借其先进的智能纠偏技术,有效提升整体封装良率,满足大尺寸芯片封装的高精度需求。在 AI 服务器 PCB 制造方面,芯碁微装设备能够实现 2μm 线宽的精细加工,达到行业领先水平,满足高端 PCB 对于线路精度、可靠性的严苛要求。与之相比,日本 Screen 虽也推出同类设备,价格较芯碁微装低约 10%,但在光刻精度、产能效率等关键技术参数上仍存在一定差距,芯碁微装凭借技术优势在高端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3、行业前景
随着 AI 算力需求爆发式增长,以及先进封装技术不断迭代升级,2025 年中国先进封装市场规模预计将突破千亿元大关。直写光刻设备作为先进封装制程中的关键环节,在晶圆级封装、2.5D/3D 封装等领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市场空间极为广阔。在先进封装技术演进过程中,对高精度、高分辨率光刻设备需求持续攀升,芯碁微装凭借在直写光刻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与市场先发优势,有望充分受益于行业增长红利,进一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行业地位,在推动行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进程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 。
二、公司核心优势:
芯碁微装的 MAS 系列 LDI 解析度达 4μm,处于全球第一梯队,支持 24-40 层 AI 服务器 PCB 及 IC 载板,无需掩膜版可降本 30%;其晶圆级封装设备可实现 2μm 线宽,应用于台积电 CoWoS 工艺。
要理解LDI 设备和IC 载板,需要结合 PCB(印制电路板)与半导体封装的核心环节来拆解,二者是电子制造中 “连接芯片与终端产品” 的关键载体和生产工具,以下用通俗语言详细解释:
1、LDI 设备:PCB 光刻的 “高精度打印机”
LDI 的全称是Laser Direct Imaging(激光直接成像),是 PCB 制造中 “曝光工序” 的核心设备,相当于给 PCB “绘制电路图案” 的高精度工具。LDI 设备主要用于 “高精度 PCB” 生产,主要包括:
* AI 服务器 / 数据中心用 PCB(需承载高算力芯片,线路密度极高);
* 智能手机射频 PCB(信号传输要求高,线路精度直接影响信号质量);
* IC 载板(下文会讲,是连接芯片与 PCB 的 “桥梁”,对线路精度要求最高)。
1)LDI 核心作用:替代传统 “菲林光”,实现更精细的电路绘制
PCB 的核心是 “在绝缘基板上刻蚀出导电线路”,而 “曝光” 是线路图案成型的关键步骤。传统曝光依赖 “菲林胶片”(类似老式相机胶卷)作为图案载体,而 LDI 设备直接用激光束在 PCB 基板上 “打印” 电路图案,无需菲林,具体流程如下:
步骤 1:PCB 基板表面涂覆 “光刻胶”(类似感光材料,遇特定激光会发生化学变化);
步骤 2:LDI 设备根据设计好的电路图纸,控制激光束在光刻胶上 “扫描绘图”,形成可显影的图案;
步骤 3:通过显影、蚀刻等后续工序,将未被激光照射的光刻胶去除,最终在基板上留下精准的导电线路。
2. IC 载板:芯片与 PCB 之间的 “微型桥梁”
IC 载板的全称是Integrated Circuit Carrier(集成电路载板),是一种 “微型化、高精度的特殊 PCB”,核心作用是 “连接芯片(IC)与传统 PCB”,相当于芯片的 “专属插座 + 信号中转站”。
使用IC载板的原因是为了解决芯片表面的 “引脚”(用于与外部电路连接的金属触点)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小的问题。随着芯片集成度提升(如 CPU、GPU、AI 芯片),早期芯片只有几十根引脚,可直接通过 “导线焊接” 到 PCB 上。但现在高端芯片(如台积电 CoWoS 封装芯片)有上千甚至上万根引脚,引脚间距仅 20-50 微米(比头发丝还细),无法直接焊接到普通 PCB 上,此时就需要 IC 载板作为 “中间过渡层”。
IC 载板是 PCB 领域的 “高端细分品类”,技术难度远高于普通 PCB,核心差异如下:
总结:LDI 设备与 IC 载板的关系
LDI 设备是生产 IC 载板的核心工具。 由于 IC 载板的线路精度要求极高(2-10 微米),必须依赖 LDI 设备实现激光直接成像,传统曝光设备无法满足需求。简单来说:
没有 LDI 设备,就无法量产高精度 IC 载板;
没有 IC 载板,高端芯片(如 AI 芯片、手机 SoC)就无法与 PCB 连接,无法应用到终端产品中。二者共同支撑了 “高端电子制造” 的产业链,是 AI、5G、汽车电子等领域发展的关键基础。
而芯碁微装 LDI 设备价格仅为进口的 60%,中国大陆市占率 25%,在 IC 载板领域占国内 60% 份额,在光刻领域竞争力较强。
三、买股票就是买公司,从公司的产品定价、毛利润及净利润分析
1. LDI 设备价格:分层定价显著,高端设备突破 2000 万元。毛利率:高端设备毛利率超 50%,显著高于行业均值
2025 年 Q1 公司整体毛利率为41.25%,同比提升 3.17 个百分点,主要受益于高毛利产品占比增加。2024 年全年毛利率为 36.98%,受产能瓶颈和研发投入影响有所下滑,但仍高于半导体设备板块均值(约 30%)。其中各等级产品毛利率:
-普通 PCB 设备:毛利率约35%-40%,与大族数控等竞争对手持平,但低于日本 Screen(约 45%)。
-高多层板设备:针对 AI 服务器和 IC 载板的设备毛利率提升至45% 以上,因技术壁垒高且客户支付意愿强。
-泛半导体设备:如 CoWoS 光刻机、晶圆级封装设备毛利率达58%,显著高于行业平均水平,成为利润增长引擎。
行业同向对比来看,公司高端 LDI 设备毛利率(50%+)显著高于传统 PCB 设备(30%-40%),且接近半导体级设备(60%+)。例,日本 Screen 的高端设备毛利率约 55%,而芯碁微装的 CoWoS 光刻机毛利率已接近这一水平。
2. 净利润:设备盈利驱动,高毛利率41.25%
公司最新ROE为7.79%。最新存货周转率为1.36次。根据芯碁微装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2.42亿元,同比上升22.31%;归母净利润5186.68万元,同比上升30.45%;扣非净利润5158.73万元,同比上升40.23%;负债率25.37%,投资收益25.27万元,财务费用-565.46万元,毛利率41.25%。芯碁微装(688630)在中国大陆 LDI 设备市占率达 25%(全球 13%),IC 载板领域市占率 60%,凭借技术溢价和国产替代红利,盈利能力持续领先国内同行。
四、股价技术面简析
1. 换手率:近一个月股价换手率日均6%,成交量211.62万,成交额260.11亿,资金博弈加剧,市场热度较高。高换手率反映筹码流动性增强,可能为机构调仓或游资博弈所致。当前股价处于支撑位附近,若放量突破压力位,可能打开上行空间。
2. RSI 值1-3,短中长期均处于 30-70 的中性区间,表明当前股价多空力量相对均衡,无明显超买或超卖信号。
3.日线黄金分割:回调已触及 “弱支撑位(0.236 位)”,中期趋势未破,中期压力位明确:前高(138.3 元)+ 0.236 位反弹确认
首先看: 趋势起点(中期低点):2025 年 5 月 28 日的 89.5 元(近 3 个月日线阶段低点,也是本轮中期上涨的启动点,后续股价依托 50 日均线持续上行);
趋势高点(阶段高点):2025 年 8 月 15 日的 138.3 元(近 3 个月日线阶段高点,也是当前回调的起始点,当日放量滞涨后进入回调周期);
当前回调位置:2025 年 8 月 22 日的 129.0 元(处于从 138.3 元向 89.5 元回调的中期过程中,尚未脱离上涨趋势框架)。
故此,判断股价第一压力位(短期反弹目标):133.0-135.0 元区间(对应 8 月 19 日 - 20 日的套牢盘密集区),此区间是从 0.236 位反弹的 “第一目标”,若反弹时日线成交量能持续放大至 12 亿元以上(较当前均值增长 11%),可确认修复趋势延续;
第二压力位(中期趋势关键):138.3 元(前期高点),此点位是中期上涨趋势的 “突破确认点”—— 若股价能放量突破 138.3 元(日线成交量>15 亿元,且收盘价站稳该位),则中期上涨趋势将延续,下一目标可看 145-150 元(基于前期涨幅的延伸);若多次冲击 138.3 元未果,可能进入 128-138 元的中期震荡区间。
虽然当前 0.236 位支撑有效,但需明确中期趋势的风险阈值:若日线股价跌破 0.382 位(121.6 元),且连续 3 个交易日无法收复,同时60 日均线开始走平或拐头,说明中期趋势从 “强势上行” 转为 “震荡整理”,需减仓规避回调风险。
3. 资金动向:截至8月22日获得5.95亿融资买入,创历史新高,代表了长期信心支撑。8月22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入1.3亿元,占总成交额11.98%,游资资金净流出1750.11万元,占总成交额1.62%,散户资金净流出1.12亿元,占总成交额10.36%。
结论
全球供应链正经历深层次结构性变革,区域化布局已成为半导体设备产业不可逆转的主流趋势。在国际贸易环境波动加剧与地缘政治风险交织的双重驱动下,各国对半导体供应链安全韧性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直接推动半导体设备本地化进程驶入“快车道”。
芯碁微装作为微纳直写光刻领域的国产龙头,正深度受益于这一历史性产业机遇:短期维度下,公司管理层稳定为发展筑牢根基,充足的订单储备与饱和的产能利用率形成业绩支撑,增长确定性显著高于同业;叠加当前市值相较行业均值仍处低估区间,其价值修复潜力值得重点关注。
$芯碁微装(SH688630)$ $兴银科技增长1个月滚动持有混合A(F010925)$ $兴银策略智选混合A(F0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