兆驰股份:传统业务筑底,光模块业务或将打开千亿估值空间

用户头像
月小小
 · 上海  

特别声明:本文仅为本人对兆驰股份的业务逻辑梳理与估值测算,所有分析基于公开信息与个人判断,不构成任何投资推荐或交易建议。本人不推荐任何股票,投资者据此做出的任何投资决策,风险自担,盈亏自负。

截至 2025 年 9 月 26 日收盘,兆驰股份股价为 6.73 元,总市值 304.66 亿元。作为横跨电视 ODM、LED 全产业链及光模块三大赛道的制造业龙头,公司当前估值尚未充分反映其业务布局的深度与增长潜力。结合各业务板块的行业地位、财务数据及发展前景,其合理目标价可看至:

11.04 元(对应 500 亿市值),

乐观情况下(光模块业务超预期放量)有望触及 22.09 元(对应 1000 亿市值)。

一、现有业务估值逻辑——三大业务板块的价值重构:

估值需基于 "传统业务定基 + 成长业务溢价" 的逻辑,拆分电视 ODM、LED 全产业链及光模块业务分别测算,最终汇总形成整体估值判断。

电视 ODM*领域:

*ODM, 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er(原始设计制造商),主要负责“客户贴品牌,厂商设计 + 生产”,品牌方无需投入大量资源研发产品,只需负责市场推广、渠道销售和品牌运营。

兆驰股份现有业务主要包括电视 ODM 和 LED 全产业链。其电视 ODM 出货量全球第二,2024 年出货 1250 万台,75 英寸以上大屏占比超 60%,Mini LED 电视出货 820 万台,若按电视 ODM 平均 PE 9倍计算,电视ODM行业平均净利润5%-8%,从财务数据看,2024 年公司总营收 203.26 亿元,结合电视 ODM 业务营收占比(约70%测算),对应营收约 142.28亿元。参考电视 ODM 行业 5%-8% 的平均净利润率及9倍 PE估值中枢,取行业中值 6.5% 净利润率计算:

电视 ODM 业务净利润≈142.28 亿元 ×6.5%≈9.25 亿元

对应业务估值≈9.25 亿元 ×9 倍 PE≈83.25 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越南生产基地产能已从 2025 年 Q1 的 200 万台 / 年提升至 1100 万台 / 年,可满足沃尔玛等北美客户规避关税的需求,预计 2025 年起该业务利润率将逐步恢复至正常水平,收入年增速有望维持 10%。

竞品公司:

TCL 智家:市值106.24亿,是兆驰股份在电视 ODM 领域的强劲对手。TCL 智家在智能家电领域布局广泛,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其在产品研发、生产制造和销售渠道等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与兆驰股份在电视 ODM 市场存在直接竞争。

海信家电:市值 376.13亿,海信家电前身最早可追溯为 1984 年创立的广东珠江冰箱厂,在白电和黑电领域都有较高的知名度,其电视产品在市场上也有一定的份额。

长虹美菱:市值73.12亿,长虹美菱是家电行业领军品牌,从安徽省第一台冰箱到中国第一台大冷冻室冰箱等,拥有众多创新成果,其在电视等家电产品的生产制造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和技术实力。

兆驰在该领域的优势在于,大屏与 Mini LED 产品的结构优势及越南产能带来的关税规避能力,有望在全球电视代工市场持续提升份额。

LED 领域:

公司是行业稀缺的具备 "芯片 - 封装 - 应用" 全产业链能力的龙头,2024 年 LED 业务实现收入 53.3 亿元,同比增长 18.3%,且利润贡献占比已超 60%,成为公司盈利核心支柱。细分领域优势显著:

芯片端:4 吋片月产能 110 万片,Mini RGB 芯片市占率超 50%,2024 年兆驰半导体创收 26.3 亿元,净利率高达 22%;

封装端:兆驰光元拥有 50 条 COB 线体,是全球最大 Mini COB 背光模组厂商,为三星、索尼等头部品牌核心供应商;

应用端:兆驰晶显 COB 直显面板市占率超 50%,Micro LED 产品已获得某大厂唯一外部供应资格并大规模出货。

参考 LED 产业链 23 倍 PE 的合理估值(结合行业成长性与公司龙头地位),按 2024年 LED 业务净利润 8.5亿元(以16%净利润率测算)计算:

LED 业务估值≈8.5 亿元 ×23 倍 PE≈195.5 亿元

拥有全球最大的 LED 数字智能生产基地,LED 封装发展成熟。目前产销量达 110 万片 / 月(以 4 吋片计),其中 Mini RGB 芯片的市占率高达 50% 以上。在Micro LED显示性能和成本优势显著,目前覆盖108/135/162吋等主流大尺寸,并在国际市场上过的Google TV 和Roku 流媒体TV正版授权。支持2K/4K 分辨率,适配家庭和商务多重需求,2024年以获得某大厂唯一外部Micro LED电视供应商,并大规模出货。

竞品公司:

洲明科技:市值85.54亿,在 LED 显示领域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和市场份额,其在 LED 显示屏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方面都有出色的表现。

雷曼光电:市值30.88亿,专注于 LED 显示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其在 Mini/Micro LED 等高端显示领域有一定的技术优势和市场份额。

相较于竞品,兆驰的优势在于从芯片到应用的全链条掌控力,既能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又能快速响应下游技术迭代需求,Mini/Micro LED 的先发优势已转化为市场份额。

光模块领域:

公司在光模块和光通信领域持续布局投入,希望把握AI算力发展时代,进行产业升级。这一发展方向是正确的。

结合目前市场环境看,近期 A 股 CPO 及光模块板块出现显著调整,自 2025 年 9 月以来震荡下行,部分龙头个股单周跌幅超 6%。此次调整本质是短期涨幅过大后的获利回吐(板块自 4 月以来累计涨幅超 100%,动态市盈率中位数曾达 45 倍)、技术商业化担忧及外部市场扰动共振的结果,而非行业基本面逻辑逆转。

从长期视角,科技牛市的核心驱动力并未改变:AI 算力需求每 3-4 个月翻一番,推动数据中心向 800G/1.6T 时代迈进,CPO 技术作为突破传输瓶颈的关键,2025 年全球市场规模预计达 86 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 137%,且政策支持与资本配置形成双重加持。这种 “短期调整与长期趋势” 的背离,恰好为布局优质标的提供了窗口。

具体到兆驰股份,其光通信业务正处于价值重估的起点:

产能布局:南昌基地光器件月产能 900 万片,低速光模块月产能 60-70 万片(规划 100 万片),高速光模块(400G/800G)规划月产能 20 万片,深圳研发总部专项服务华为订单,越南工厂预留海外产能;

市场进展:100G 以下产品已向华为、中兴等头部客户批量供货,2025 年上半年收入突破 3 亿元,预计全年达 4-5 亿元,2026 年营收有望超 15 亿元(低速 10 亿元 + 高速 5 亿元);

技术储备:2025 年底将推出 1.6T OSFP DR8光模块样品,并在2026年实现商业化,同时 2.5G 光通芯片年内量产,计划 2026 年推出 50G/100G 芯片瞄准数据中心市场。

按 2026 年光模块业务净利润 2 亿元(15% 净利润率)、光模块行业 20-25 倍 PE 估值计算:

光模块业务估值≈2 亿元 ×22.5 倍 PE≈45 亿元

竞品公司:

中际旭创:市值4596.7亿,是全球光模块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尤其在高速光模块领域具有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市场份额,其产品广泛应用于数据中心、通信。

光迅科技:市值546亿,是国内光通信领域的知名企业,具备从芯片到模块的全产业链生产能力,其光模块产品在性能和成本方面都具有一定的竞争力。

低速产品 30% 的毛利率高于行业平均(低速光模块(如 100G 及以下)的毛利率行业平均水平大致在 15%-20%,高速光模块(如 400G、800G、1.6T)毛利率可达 30%-40% ),依托电视、LED 业务积累的供应链管理与自动化量产能力,以及覆盖全球的业务网络,可快速实现成本控制与规模扩张,在中低速市场站稳脚跟后向高速市场渗透。

二、财务状况:短期承压下的结构优化与韧性凸显

从收入端看,公司营收保持稳健增长态势。2024 年实现营业收入 203.26 亿元,同比增长 18.4%,主要得益于电视 ODM 业务出货量的持续提升(全年 1250 万台,同比增长 14%)及 LED 高端产品的结构升级。2025 年上半年虽受行业季节性因素及需求端短期承压影响,营收同比下滑 10.9% 至 84.83 亿元,但分季度看,Q2 营收 47.60 亿元已较 Q1 的 37.23 亿元实现环比改善,显示业务韧性仍在。

利润端则呈现短期调整,2024 年归母净利润 16.02 亿元,同比仅微增 0.89%,扣非归母净利润 15.85 亿元,同比增长 3.71%,利润增速显著低于营收增速,核心原因在于电视 ODM 业务受海外关税政策调整、越南产能爬坡初期成本较高等因素拖累,叠加光模块新业务布局期的研发、财务成本、管理费与产能投入增加。2025 年上半年这一趋势延续,归母净利润 6.61 亿元(同比 -27.4%),扣非归母净利润 5.78 亿元(同比 -32.7%),但值得注意的是,LED 业务作为盈利核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其利润贡献占比已超 60%,成为对冲 ODM 业务波动的 “稳定器”。

三、综合估值测算

叠加三大业务板块估值,不考虑协同效应情况下,公司合理估值约为 83.25 亿元(ODM)+195.5 亿元(LED)+45 亿元(光模块)=323.75 亿元,与当前 304.66 亿元市值基本持平,处于估值洼地。兆驰股份当前市值,尚未充分反映其三大业务板块的内在价值:电视 ODM 业务提供稳定现金流,LED 业务作为利润核心支撑估值底线,光模块业务则打开未来增长空间。

若考虑光模块业务 2026-2027 年进一步放量及传统业务协同效应,从业绩预测看,2026 年公司总净利润有望突破 20 亿元(传统业务 17-18 亿元 + 光模块 2 -3亿元),按 25-50 倍 PE 估值(对应成长预期差异),合理市值区间恰好覆盖 500-1000 亿元。

短期看,越南产能释放推动 ODM 业务利润率修复、LED 高端产品持续放量将支撑估值回升;长期看,光模块业务在 AI 算力需求驱动下的爆发性增长,有望成为公司突破千亿市值的关键动力。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当前价位正是布局这一 "传统龙头 + 成长新星"标的的窗口期。

$兆驰股份(SZ002429)$ $中际旭创(SZ300308)$ $TCL智家(SZ002668)$